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结合本地饮食特色进行营养学渗透

2019-09-10 05:36孙林海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高中生物

摘 要: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特点,本文着重举例体现教学中结合地方饮食特点,进行渗透营养知识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营养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学生的个人以及家庭的健康营养观念的建立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甚至社会都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渗透;营养学知识;结合地方饮食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地方饮食习惯的特点,有针对的渗透营养知识,为学生构建起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每个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当前中学生不良的饮食现象严重,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同时普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营养知识的匮乏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高中生的营养知识普遍较低,其主要来源于父母,而父母的营养知识也是传统的家庭代代相传,并不一定就有科学性,往往一个错误的饮食习惯也能一直流传。

例1:在笔者所在的福建省宁德地区,很多家庭和饭店喜欢做捞饭(先将米用水煮后过滤再上锅蒸)。这样的米饭经过煮后再过滤,虽然口感不错,但是已经将精米中本就不多的维生素几乎去除干净了,剩下的也就只有淀粉的成分了,长期食用不但不营养,容易造成血糖不稳。尤其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食物相对的缺乏,主要靠主米饭来获得维生素B族,就很容易得脚气病、口角炎等。进行营养干预,使这一做法改变后就很快痊愈。学生在了解了这种陋习之后,非常惊讶,因为有的家庭就是天天吃捞饭。同时学了有关维生素的知识后,学生不但自己获得了营养知识,而且还能对其家庭成员也作了一番营养学方面的教育。这种教学渗透的效果对其本人和亲属健康的积极意义都将是极其深远的。

除此课堂上,讲到各种营养知识时,除了课本的内容:营养素的功能。还可以将各种营养素在食物中的含量及其吸收特点一并传授,并参考高中生生理特点提出膳食摄入量的建议。

例2: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对热、酸和碱稳定一般烹调和罐头不易引起破坏,但易被氧化破坏,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更甚,紫外线也促使其氧化破坏。食物中含有磷脂、维生素E和抗坏血酸或其他抗氧化剂时,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非常稳定。维生素A主要食物来源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全奶、蛋黄等。胡萝卜素只有植物含有,最好来源为有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韭菜,水果中的杏、香蕉、柿子等。[1]再根據食物含量表来推荐每日摄入量。这样学生能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所学营养学知识指导以当地较常见的食物尤其丰富的水果进行搭配,以获得更科学的营养。这样学生获得充足的视黄醇当量,长期如此对视力有很大的好处。

例3:当地学生的早餐往往以一盘拌面或者馒头、豆浆等简单的解决。营养不均衡,能量不够,蛋白质欠缺,而维生素C几乎没有。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早餐的是否足够营养,学生和家长也都没有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三餐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其中早餐要获取足够热能以满足上午学习的消耗。以及充足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蔬菜或水果以补充维生素。这些都大大影响着学生的早晨的精力、记忆力、和注意力。长此以往的不注重早餐营养,会与注重早餐的学生产生明显差别。午餐要更加丰富,供热应为全日总热能的35%一40%。而晚餐则要避免过度饱食。尤其在当地人们普遍习惯深夜吃宵夜,大部分学生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学会了吃宵夜,而且量多且过于荤腻,这对脏器带来了过多的负担。所以在营养渗透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其不科学之处,如有需要也要适量,而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学生的考试期间则需要适当提高膳食水平,更多供的给优质蛋白质及类脂,特别是卵磷脂及维生素A、B及C以补充神经系统在紧张活动下的特殊消耗。在运动锻炼较强时也要加强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的供给。

例4:数据显示当今世界各地现在仍有青春期学生出现缺碘、铁、钙、锌、维生素A等的报道,所以饮食仍要强调多样化、不偏食、不择食以获得全价营养。但是当地属于沿海城市,海产品较多。如食用海带、紫菜等较多,碘的缺乏一般不会发生。

以上的例子,仅仅是高中学校的学科教学渗透的一部分例子,高中生物学知识中很多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于生活中,就能让我们的高中生物学回归生活,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做了几点尝试。

一、共同关注,讨论当前社会的健康热点问题。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报纸,网络等等铺天盖地热点讨论的就是健康问题,这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同时,随时出现的生活、社会共同关注的与健康有关的热点问题,也可适时地引入课堂,以发挥生物科学教育的营养健康教育功能,使生物科学教育内容和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起来,既使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的很好,又在联系和参与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健康观念。[2]

二、学以致用,制定适合自己的家庭营养食谱。

教学中首先详细的向学生介绍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内容,以此为参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平台,来让高中生学会设计自己的家庭营养食谱,并且是有针对性的适合自己的食谱。

三、思维转变,学会用生物学的视野观察生活。

生物学教师要改变思路,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全面调动学生个体体验,让学生学会用生物学的视野观察生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去了解营养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为生活服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学不单纯是为了高考,还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从而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并更加愿意学习生物学。

当然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年龄段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联手、共同普及营养学知识,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的提高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葛可佑等.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15-116

[2]孙荑茜,吕梅林,刘利巧.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学教育[J].2007.11:114-115

作者简介:

孙林海(1983.5-);性别:男;籍贯:吉林省安图县;学历:本科;单位:福安市高级中学;职称:中学二级生物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高中生物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对话理念
联系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