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法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2019-09-10 15:13曾广正
高考·中 2019年1期

曾广正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中职教育体系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类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德育教育领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中职学校还普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就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职班主任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研究探讨了“约定”法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约定”法;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应用探讨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种特殊教育类型,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但同时德育教育也是中职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信念[1]。“约定”法具体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商约定来进行日常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随着我国各阶段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约定”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中职班主任的重视和亲睐,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约定”法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德育课任课教师,德育教师一般是由班主任兼任,因此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方法就将直接决定德育教育工作能否切实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德育教育与文化课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其缺乏固定化、公式化、条理化的知识内容,大多数教学活动都要依靠学生的内心感悟和情感体验来完成,而“约定”法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德育教学方法,虽然应用历史不算悠久,却可以实现对传统德育教育工作形式的解构和重塑,使德育教育突破德育课堂和德育教材的限制与禁锢,开辟更加广阔的教学天地。在当前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用“约定”法一方面可以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强班主任的教学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在约定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中职学生的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养得到切实提高;同时通过学生的融会贯通,“约定”法也可以对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产生有益的帮助,促进学生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二、当前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在教学目的上虽然与普通高中一样都是教书育人,但在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却始终处于落后地位。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场地等各项教学条件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与高中学校的差距也有所缩短,只是在德育教育方面,中职学校却一直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果。德育教育是一项由中职班主任和中职学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其实际效果与中职班主任和中职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从中职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观念和方法等方面来阐述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较低

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中职学生基本是十六七岁的00后独生子女一代,受到家长的过度呵护与溺爱,同时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阶段,心理状态比较不稳定,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在中职学校中很容易产生叛逆和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大多是由于初中成绩差考不上高中才来中职学校学习,这类学生总体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道德素质相比于高中生来说也不高,常常有打架闹事的行为发生[2]。这些都给中职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学生往往不服从教师的管理甚至对教师进行顶撞和辱骂,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

2.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观念不正确

中职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德育教育的观念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水平高低。然而在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实际工作中,部分班主任自身的教学综合素质比较低下,在班级中比较自由散漫,缺乏足够的教学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德育教育也不够重视,认为有学生家长进行管教就已经足够;同时也有部分班主任重管轻育,在德育教育中盲目地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3]。这些都会导致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陷入误区,无法完全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德育教育也就沦为空洞的口号。

3.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法较落后

近年来随着各大中职学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职班主任也朝著年轻化的趋势发展,然而这些班主任的教学经验一般并不充足,对德育教育工作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德育教育方法也比较落后。在德育课中,班主任往往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整体规划,课堂秩序比较混乱沉闷,只是按照德育课本上的固定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大大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班主任的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自然也得不到显著提高[4]。

三、“约定”法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中职学生的生活大多是教室与寝室“两点一线”的状态,而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的管理者和监护者,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自然就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约定法”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直接而深远的,因此班主任就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从当前教学实际、学生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发展趋势等角度来制定对应的实践应用策略,从而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下面就从提高班主任素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差异性、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入互联网以及组织德育活动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探讨。

1.注重提高中职班主任的教学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教师自身拥有过硬的素质,才能使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不断循序渐进[5]。因此要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用“约定”法首先就要注重提高班主任的教学综合素质,强化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观念,使班主任能够深刻了解到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特点以及“约定”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从而为“约定”法的教学实践建立起完善的平台。比如中职学校可以建立长期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举办德育教育专项讲座或者组织班主任到其他学校进行调研学习,扩大班主任的教学视野;同时中职班主任自身也要积极对“约定”法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使“约定”法能够得到更好的改进和调整。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约定”法能够得到有效应用的重要基础,只有教师与学生互相信任、互相依赖,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约定真正落到实处并切实得到执行[6]。因此要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用“约定”法班主任就要着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变以往在学生中威严刻板的固有形象,而是以亲切平等的态度尝试与学生交朋友,从而为师生之间的约定提供必要的依据。比如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多对学生进行微笑等激励式教育,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每周通过周记的方式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建立起直接的沟通渠道,使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状况,进而与学生达成适当的约定。

3.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中职学校的生源复杂,每个学生在基础素质、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要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用“约定”法班主任就不能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而要尊重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与不同学生达成不同的约定[7]。比如针对学习态度懒散敷衍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与其约定每天背诵积累一首简短古诗,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针对时间观念不强,上课容易迟到早退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与其约定比一比每天谁更准时到学校,通过班主任的身体力行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自觉改正不良品质。

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其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互联网等新型教学手段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从而将“约定”法合理融入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切实得到提高,幫助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崇兰.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实践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46(36):137-138.

[2]王励思.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处理[J].现代职业教育,2017,56(24):154-155.

[3]白孝敏.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点滴谈——以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科学咨询,2017,32(5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