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探究

2019-09-10 20:26张淼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

张淼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不断变革,国家和政府对于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日益强化。职业院校作为国家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它的办学目标是向社会提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而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德育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专业性,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我们将围绕“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展开分析,通过对当前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的把握,提出有效提升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可行性途径,从而实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针对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薄弱环节的分析

(一)德育教学忽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职业学校和其他学校在招生要求和培养模式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在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一现实情况影响了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自我的客观认知,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自暴自弃以及厌学的心理,这些都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这时德育教学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完善和优化德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教学工作中却依然存在忽视学生特点的问题,很多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受到社会各界不良的影响和引导[1]。

(二)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的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德育教学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就是在实际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对德育教学工作的指导、管理、监督以及执行等不到位和不全面,甚至是重视程度的不足。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仍然认为当前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德育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在教学工作中德育教学的价值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会直接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职业学校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德育教学管理机制。

(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学生的成长需要契合度不高

新时期虽然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意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依然缺乏多样化和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的德育教学模式,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变得更加理论化和单一化,教学所追求的跟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很大出入。例如,在职业学校中德育教育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来开展的,其中都是包含大量的政治性理论,没有太多的层次性和专业性,并且也没有详细的了解一些学生的基本需求,大幅度的降低了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2]。

二、针对于提高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途径的分析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因地制宜地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职业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因地制宜的进行德育教育。注意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热爱,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身的价值和位置。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动手能力、表现欲望强烈的特征,教师可以组织和安排学生参与和德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活动,例如不定时地为学生们开展法制讲座和德育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一些德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强化对现实生活中做人做事道理的认知,促使以后再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以及关心学生的心理發展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其次,还要注重和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来提升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被很多教育工作者验证了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通过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树立宽容之心,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然后吸取经验来完善自己的能力,这种手段不仅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只有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3]。

(三)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制定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模式

最后,有效的结合学生的专业来为学生制定多样的德育教学模式到达实现实效性的目的。第一,要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对自身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就是当自己步入社会以后应当具备哪一种道德品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发展和表现自身的价值。例如,当护理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其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工作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热情服务,以诚待患,认真执行医嘱,细致观察病情,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以专业道德要求来规范言行,从而提升和保障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第二,教师还要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为当前社会中不仅仅需要知识性人才,还需要道德素养高的人才,所以说职业学校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和要求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来培养专业性人才,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目的[4]。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意识到在新时期中提升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新时期中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职业学校中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一定要了解和认清当前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学习特点、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德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学生的成长需要契合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及时在教学模式和理念上做出调整和更新。顺应新时期发展的潮流,职业学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因地制宜的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和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有效结合学生的专业制定多样化德育教学模式,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职业学校德育的格局创新[J].周清.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2]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形式创新的思考[J].孙开祥,孙月.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3]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之我见[J].杨敏,汤红日.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6(04)

[4]在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落实“三贴近”原则[J].冯冬梅.职业.2017(10)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基于“易班”平台中职德育情境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议小学德育之变
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