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鼠

2019-10-21 09:18贾平凹
初中生·作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锅盔松子书房

买了13楼的一个单元做书房,以为街道的灰尘不得上来,蚊子不得上来,却没想到上来了老鼠。老鼠是怎么上来的?或许是从楼梯,一层一层跑上来,或许沿着楼外的那些管道,很危险地爬上来。可以肯定的这是一只老鼠,因为我见过一次,是那天早上一开门,它正立在客厅,猛地门响,似乎吓了一跳,跌坐在地上,便立即翻起身钻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我的朋友来我处借书的时候也见过一次,它站在那个古董架上洗脸,一闪就不见了。它是一拃多长,皮毛淡黄,尖嘴长尾,眼睛漂亮。老鼠之所以叫老鼠,生下来就长了胡子,但它仍是个年幼的老鼠。书房里突然有了老鼠,我得赶紧检查房子的漏洞。我是从来不开窗子的,进门也是顺手关门。我发现柜式空调的下水管那儿有空隙,便把它堵严了。老鼠如同麻雀一样,离不开人,要在屋檐下筑窝,但又不亲近人,人一靠近就飞了。老鼠和我仅打过那一次照面,之后再没有见过,而我不愿意它留在书房,要把老鼠捉住或撵走。书房里到处都堆满了书籍报刊和收集来的古董玩物,清理起来十分困难,这就无法捉住和撵走。也买了鼠药放在墙角,它根本不吃;又买了好几块粘鼠板摆在各处,它仍不靠近。反倒是我有一次不经意踩上了一脚,鞋子半天拔不下来。书房唯一的出口就是大门,晚上开了门让它走吧。可在城市的公寓楼上,晚上怎敢大门不关呢?何况这还可能让另外的老鼠进来。那怎么办?既然无法捉它和撵它,它又无法自己出去,毕竟是一条生命,那就养吧。一养便养过了4年,我还在养着。

养老鼠其实不费劲,给它提供食物就是。我的书房离我居住的家较远。我是每天早上来到书房,晚上再回到家去。第一次我在晚上离开书房时,将一块馒头放在一块干净的秦砖上,第二天早上再来时,那馒头就不见了。但当天的晚上没有了馒头,便把剩下的石条放在那儿,早上再来时,石条竟然完好无缺。我以为它是从什么地方出去了,或者是死了,就又在离开时放上馒头,以测试我的猜想。可隔了一夜,却发现馒头又没了。我这才知道它是不吃石条的。它还是喜欢吃馒头和锅盔,我就笑了,陕西人爱吃这些,它也真是陕西的老鼠。有时也冒出一个想法,这老鼠咋和我的饮食习惯差不多:不要求多豪华,但一定要讲究,太软的馒头和锅盔不吃,太硬的馒头和锅盔不吃,锅盔不吃边楞儿,馒头不吃皮儿。

我的书房里拥挤不堪,但还乱中有序,除了几十个书架,这儿一摞书籍,那儿一堆报刊;再就是那些偶像,佛教的、道教的、儒教的;更多的是秦汉唐的陶器、木刻、石雕,石雕又是什么动物的人物的都有。我每次进去,肯定要焚香的,让诸神的法力充满;要离开了,就拍着那只大石狮,它是人头狮身的瑞兽,给咱守护好呀!然后再高声对老鼠说:馒头节省着吃,渴了不要喝佛前的净水,给你喝的在盒子里。我到了外边,尤其是晚上,想着那么大的房间里,堆放了那么多东西;那些东西都是不动的,只有老鼠在其中穿行,如同巡夜一般,心里便充满了乐意。

但我仍给老鼠发过两次火。一次我翻检那些汉唐石碑的拓片,发现有三四张被咬破了。我勃然大怒,骂道:老鼠,你听着,你竟敢咬我拓片?我警告你,如果再敢咬书咬纸,我彻底清理房间也要把你打死。从此,再没有发现它咬碎过什么。之后常在冰箱里备二三个馒头。数月后,到了秋天,楼下的馒头店搬走了,没有了馒头,我就放了花生,有生花生和油炸过的花生,但它好像仅吃个二三粒。以为松鼠是吃松子的,松鼠和老鼠应该是同一类,我在超市里发现了松子,买了一包,回书房放了,还说:给你过个生日!可它也不吃松子。我就有些生气了,什么嘴呀,这么挑食!朋友请吃饭,剩下的鱼呀,排骨呀,油饼、锅盔和饺子拿回来,全给它放了,它只吃锅盔。馒头和锅盔放得干了硬了,它也不吃。有一次我吃了晚饭,剩下一根火腿肠,晚上放给它了;那么长的一根火腿肠,它竟吃得一点渣屑都不剩。原来它是可以吃肉的,不要带骨头的那种。我每次外出吃饭,便给它带些剩肉,它却又不吃了。丸子不吃,糯米团不吃,方便面不吃,核桃仁、葡萄干不吃,豆腐吃过一次,再放就再不吃了。那它还吃什么呢?我想想有一首歌: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抓了一把米放在那里,结果它根本不吃。我看过漫画,老鼠是偷油的,也会抱着拿鸡蛋的,就在碟子里放菜油,它没有吃;放过一颗鸡蛋,它也没有动。而朋友送来的水果,它只吃香蕉和猕猴桃。另一次,我在擦拭客房中堂案桌,案桌上供奉着唐时的一尊铜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石像,竟然有了老鼠的屎粒和尿渍。我再一次火冒三丈,大声警告:你去死吧,老鼠!去死吧!明天我抱一只猫来!但我去市场买猫的时候,主意又变了,何必要它的性命呢?返回来给佛上了香,又供了水果和鲜花。我听见在什么地方响了一下,我猜想那肯定是老鼠在暗处耍我。我没有回头,只说了一句:你记着!

(本文选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游戏人间》一书)

写法探讨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绞尽脑汁,却依然觉得无话可说,仿佛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张白纸。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很丰富的,通常来说,不是没有好的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好素材的眼睛。屋子里进了老鼠,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能会被很多人忽略,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但当这只老鼠溜进了作家贾平凹的书房里,情形就大大不同了。他一直留心这位意外到访的“客人”,学着与其和谐共处,并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养鼠》。

创作既源于生活,又须高于生活。倘若只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一笔一画地如实记录下来,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多半是干巴巴的,不够鲜活。所以,还要对生活素材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在《养鼠》中,贾平凹运用高超的拟人手法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把那些原本平淡无奇的小事写得活泼生动,饶有趣味。自始至終,他并不觉得老鼠可厌,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可爱的生命看待,一本正经地喂它食物,还从超市买松子,隆重地给它“过生日”。当老鼠在书房里捣乱时,他又会火冒三丈地训斥它——“馒头节省着吃,渴了不要喝佛前的净水,给你喝的在盒子里”“老鼠,你听着,你竟敢咬我拓片?我警告你,如果再敢咬书咬纸,我彻底清理房间也要把你打死”“你去死吧,老鼠!去死吧!明天我抱一只猫来”……这些句子口语化十足,很接地气,又嬉笑怒骂,不拘一格,仿佛他真的是在和一个可爱的小人儿对话。他和老鼠之间那种亦敌亦友的特殊关系,由此也得到了完美展现。

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从平凡的生活里发现美;学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让普通的生活素材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如此,写作还难吗?

猜你喜欢
锅盔松子书房
把自己关进书房
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我的书房
锅盔凉粉
松子和小鸟
关中大锅盔
关中大锅盔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温馨家园之我的小书房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