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如梦鸟空啼

2019-12-02 04:27莲莲
看历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安陵丹阳石刻

莲莲

母天禄,永安陵石刻

总喜欢缱绻在流年的记忆里,这一次,从寒冷的北京走进入冬的江南,寻访南朝陵寝石刻,在夕发朝至的夜行列车上,我已经忍不住怀想起1500年前的南朝时光。一夜无眠,抵达南京时,是朋友热情的迎候。时隔6年再次来到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感到这座城市有些陌生,但不变的仍然是千年岁月与文化的积淀。

从魏晋开始,南京这座城市几乎就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六朝古都,成王败寇,多少荣辱兴衰的故事曾经在这里上演,这是历史赋予它的厚重,也是它的使命所在。时光回到1500年前,回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建筑的精华,最为耀眼与传世的,便是北朝的石窟与南朝的陵墓了,它们一南一北遥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而比起北朝石窟的浩浩荡荡,南朝的陵墓石刻可谓是寥若晨星,散落在如今的城市和田野间。城市的王侯陵寝石刻遗存主要看南京,而田间乡野的帝陵石刻,就要看丹阳了。

公麒麟,头部已丢失,永安陵石刻

华表底座浮雕螭龙,建陵石刻

这一次寻访,我们的重点正是丹阳。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丹阳古称曲阿,丹阳萧氏家族先后成就了南朝齐梁两代王朝,出了十余位皇帝。萧氏家族原居山东兰陵,晋室南迁之后,居于丹阳。依南朝旧制,皇帝死后,要归葬故里,所以丹阳多帝陵,两朝帝陵选址于此,也算是落叶归根吧。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但奇怪的是又孕育出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与学术,造就了一个精神活跃、思想解放、尊重个性、丰富多彩的文化腾飞期。在江南的苍茫烟水下,美与丑、进步与倒退、哲理与愚昧、科学探索与宗教迷狂纠缠交合,组成了这一段富有魅力的历史。所以诗人只能一声叹息:“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从南京到丹阳,高铁飞驰,河水静默,流过江南的秀山与池塘,冷烟撩起,弥漫在田园与庭院间。出丹阳站,安排好当晚的住宿,我们就直接赶往齐宣帝萧承永安陵,开始了丹阳南朝石刻夜拍之旅。之所以选择夜拍,是为了获得和平时不一样的视角,捕捉它们不被大众察觉的一面。

于我这样一个怀旧情结甚浓的人,曾经从无数的古诗里领略过南北朝风韵。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当我真的置身于齐宣帝的陵寝前,眼前浮现出的是远古的荣华,历史的长啸。莺歌燕舞的檀板金樽走不出岁月的樊篱,月光啊,你可曾知晓这世事更替、风云变幻的愁苦,遥想那些家国破碎之人的心扉?

拍完永安陵石刻,天已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徒步前往修安陵。正遇上丹阳境内大修路,去往修安陵的路胡乱交错,岔口一个接一个,又是在夜晚,辨认起来实在是费力。彼时四野旷下,只有我们的谈笑声飘荡在黑夜之中。就这样徒步了3公里,我们才抵达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

繁华如梦而逝,只有无知的鸟儿虫儿还在唱着不知名的曲调。面对修安陵的夜色山岚,听来却像是一曲凄凉的哀歌。

六朝如梦,这是一个很好的词语,谁能说得清楚,会有多少人在这场荒诞的梦中灰飞烟灭,会有多少灵魂在国破家亡的浩劫中流离失所呢?

夜已深,从修安陵到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石刻,是七公里的距离。我们不知疲倦,继续向前。行走在月影下,旷野陵前肃穆无声,兴安陵神道上的神兽与望柱是这般的完美,还一如千年前的模样,然而在时间的夹缝里,向左走或向右走,都已经是白驹过隙,斗转轮回千年。光阴的故事里,空唱着过往的光影。一年又一年,一朝又一朝,了无痕,复难寻。

水经山村陵墓石刻,墓主人是齐朝第三代皇帝萧昭业。

石辟邪,水经山村陵墓程刻

提到南齐,人们往往更多想起的是钱塘小城里的名妓苏小小,而非巍巍建康城中的高、武诸帝。就像提起南明,人们更多会想起李香君、柳如是,而非抗清名将李定国、张煌言。在我看来,金戈铁马和儿女情长同样不可或缺,他们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风流惊艳的多彩画卷。

遥想齐明帝建武五年,世祖武皇帝景安陵前人山人海、肅穆异常。数十万军士白衣素甲,默然举哀。只见众将士簇拥着一位年逾七旬、白须白发的老将,踉跄着穿过陵前那高大威武的石兽,在陵前伏地长跪、嚎啕大哭:“想太祖皇帝靖乱平虏,奠定大齐基业,世祖皇帝治国十年,海内清平、百姓安居乐业。世祖崩前托付萧鸾辅佐嗣君,不想贼鸾忘恩负义、窃据神器,其罪罄竹难书,人神共愤。”众人触景伤情,无不悲凄落泪。“今举义兵,奉太祖孙南康侯萧子恪为尊,平灭鸾贼,复高帝天下,为武帝报仇。”诸将士庄严誓师,无不举臂高呼,声震远近。

此白发老将即大司马王敬则,此前在会稽举旗造反,兴兵北上,太子随时准备弃病父出逃……

刘宋后期,宗室手足相残,子杀父、兄杀弟、叔杀侄,政局混乱,淮北四州又被北魏夺去,宋武帝刘裕建立的黄河、淮河、长江三道防线只剩下了淮河、长江两道。如果南朝政局继续这样乱下去,势必有被北魏攻灭的危险。而萧道成横空出现,以萧齐取代了刘宋,局势转危为安,为保存江东汉文明作出了贡献。

在位十余年的萧赜,又是一个出色的守成之主。南朝的经济愈加发展起来,百姓安居乐业,可与“元嘉之治”媲美。在齐朝的天空下,不乏良将谋臣。文化更是开始繁盛起来,有书法家王僧虔、文学家谢眺等,出现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永明文学集团,后来的梁武帝萧衍也是“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时代文化的发展为后来梁朝的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南朝文人在诗词上的摸爬探索,唐代诗歌的繁荣或许还要推迟很多年。

个性率真、优雅洒脱的士族,还有骁勇擅战的军队和孔武有力的军人,南齐包括整个南朝绝非南宋繁华掩藏之下的那般脆弱不堪,他们在和鲜卑人的战争中从未屈服过。

但齐朝稳定的局势并没有维持多久,自萧鸾政变夺位后,大开杀戒,皇族宗室血流成河,政变叛乱如家常便饭,最后终于走上了刘宋的老路。萧宝卷又把屠刀挥向了无辜的大臣和百姓,人人自危,天下终于被雍州刺史萧衍夺去。

历史的天空下风云变幻,那些高大威武的天禄、麒麟,目睹了曾经隆重的祭祀,也目睹了小昏君萧昭业在陵前的庄严之地飞鹰走狗、淫乱纵欲,它们见证了王朝的盛衰,也见证了历史长河中的悲悲喜喜。

齐朝短暂的国祚如同苏小小那如花似锦的青春,刚刚开始就已经要凋谢。它们像流星一样划过长空,却仍然在史书中写下了闪亮的一页。我们来到这里,与屹立千年的历史遗存相对,那些时光留存的痕迹和雕刻的极致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神兽们曼妙的姿态,极尽优雅线条的雕琢,让我不禁赞叹,古老的匠人,是用了多少时间,才练就这登峰造极的手艺呢?

石頭冰冷无语,那光阴里远去的依依魏晋风流,恰如夜色笼罩在荒烟蔓草的历史深处,而这一刻的我们,也许仍然只能叹息一句“六朝如梦鸟空啼”吧?

建陵石刻是南朝石刻中存留最多的。

金王陈失考墓石刻是南朝石刻中最难寻访的一处。

猜你喜欢
安陵丹阳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Fabrication of High-Efficiency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Air Filtration Based on Principle of Stable Electrospinning
攻 城
西狭颂摩崖石刻
攻城
李丹阳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友谊的小船为何而翻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唐雎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