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0-07-09 09:04韦正春
新纪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实践活动实践能力

韦正春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地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少做题,多读书”。要明确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备课和教学中,应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要大胆地解放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实践活动;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不够,缺乏对现实生活必要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完全禁锢在薄薄的几本教材和教辅书上,生活经验完全局限在家庭和學校之间。面对小学生在语文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积极转变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去努力:

一、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学生每天把自己所见、所闻、所读、所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活日历,也是学生的自传小说。我们让学生所记的内容很广,有观察日记,如天气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周边环境的变化等;有读书笔记,如学习方法的总结,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对课外读物的学习心得等;有生活琐事,如自己所做的家务事,参加的活动、游戏,与同学的相处等。这样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变课堂教学为课堂实践

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模式也随着改变。以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模式,转变成学生的学习交流会,教师只是活动的主持人,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情况下,教学前,我们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询问、质疑等手段对课文内容做一个比较深入的课前预习。课堂上,主要采用“读——议——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读”就是读课文里面的生字新词、含义较深的句子或写得比较优美的句子。“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对这些字词、句子进行讨论,谈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看法,有时,学生之间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能说出理由,就给予肯定,不要寻求唯一标准的答案。“写”就是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或文章的结构组成,进行写作,不一定是写成篇的文章,有时也写一些段落或细节描写。这样的读书交流会,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更大,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动口、动手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更加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学是自己的学习伙伴,教师是组织者和引路人,学习过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过程。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结合课程安排,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标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每一册都安排有很多的说话与写话训练,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这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性学习是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所安排的一次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把握和组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就安排了一个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我们是这样设计的:1.布置预习,熟读课文内容。2.分组搜集资料,可以通过询问、查找书籍、上网等途径去完成。我们把学生分成四组:A.字谜组——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寻找字谜或自编字谜。B.汉字起源组——搜集有关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和汉字书法的特点及代表作品。C.谐音组——搜集有关谐音的歇后语、故事、笑话等资料。D.错别字组——搜集自己、他人或广告招牌出现的错别字和有关错别字的故事。3.整理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归类,写上标题。4.展示——把整理好的资料张贴上墙,让全班同学观赏、阅读,小组成员可在旁作介绍说明。5.交流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搜集资料的,在搜集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趣事,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次活动有什么收获等等。如此的语文实践活动虽颇费工夫,但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他们对汉字的理解更深了,同学之间更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学习也是可以这样生动有趣。

(二)充分挖掘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资源如同一泓清泉,源源不断,开放、丰富而有活力。从宏观上说,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即“生活即语文”。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都可以请进课堂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农村、厂矿、军营、大自然都可以成为生动的课堂和语文教科书。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语文教育资源,结合班队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内容有:1.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到学校开办讲座,谈自己成功的历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2.举办各种竞赛,如书法比赛、作文比赛、古诗比赛等。3.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读书汇报会”“祖国名胜知多少”“新世纪,我能行”“我与奥运同行”等。4.组织社会调查,如“母亲河的变化”“家乡名木古树访查”“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等。

总之,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积累了语文信息,丰富了感知,使语文教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实践活动实践能力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