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的过程性评教机制研究

2020-09-10 13:32郭好翠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过程评价学生参与

郭好翠

摘 要:学生评教机制是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数据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构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对促进高校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参与的过程性评教机制,促进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效融合,使评教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和客观,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参与;过程评价;评教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127-02

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学评价有多种方式,包括教学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老师评价、学校领导评价等,而学生评价是高校教师评价方式中最广泛、最直观、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1]。

目前各高校在管理学生评教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将教学评教看作一个终结性评价,“一评定终身”,没有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空间,也没有给老师多方面、过程性的评价,导致评教主体和客体对评教过程都存在着偏见和看法。所以,引入过程性评教机制,增加评教的过程性和多维性,将更加客观地评价教师的上课过程,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教学的意见;同时,学生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真正参与其中,并给出教学评价的意见,增强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一、学生评教总体现状分析

(一)评教时间单一、时间短,评教指标固定

学生评教是教学评价的常用手段。每学期末,教务处会组织学生在网上为教师打分,各高校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教,这些指标体系的设计既包括课程评价也包括教师评价,一般不进行区分,导致课程性质对老师的评分影响很大。目前,各高校评教时间多集中在期末,学生针对各项评价指标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教,评教题目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评教指标比较固定,各项指标“形式大于内容”,评教方式和内容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导致评教的效度、信度以及区分度都不高。

(二)作为评教主体的学生普遍认为评教是学习任务,参与评教的积极性不强

学生评教是一个常规性教学评价手段,评价主体是学生,学生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以及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但是因为评价结果与学生关系不大,所以每年都会出现部分学生不参评的现象,尽管为了增强评教的普及率和公平性,学校会采取一些手段,比如未参评学生不能选公选课、不能查成绩等来限制那些不参评的学生,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参评或者参评过程随意。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教学评价认识不到位,认为评教事不关己,在评教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闭着眼睛瞎评”;二是学生对老师存在敬畏心理,不敢真评,不敢提意见,导致评价结果出来后所有老师的评价都为优秀,没有了区分度,造成了评教结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现象。

(三)作为被评价的教师,其认为评教是一个负担而非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

因为评教结果影响到教师的评优和评职称等切身利益,许多老师认为评教其实无形当中给自己增加了一些压力和负担,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畏首畏尾的现象,觉得学生掌握着自己的评优大权,一方面讨好学生,考试前划重点,打分时给高平时分;另一方面在课堂不敢管学生,任由学生在课堂玩手机、打瞌睡,反而最终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失去了教学评价的意义[2]。

二、学生参与过程性评教的意义

(一)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学生评教机制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是直接的体验者和受用者,学生的评价数据能够比较准确和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目前,各高校的评教办法是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即根据各项指标对任课老师评分的方式进行,每个学期实施一次,因为学生主体差异、评教态度不一、评教认知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这种结果性评价弊端比较多[3],过程性评教机制的制定和使用,能够促进教學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效融合,有效地规避了学生个人学识、经验和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更加关注教师教学的过程,使评教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和客观。

(二)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教学过程的参与性

学生评教历史由来已久,但原有的评教模式是由教学行政管理者来主导的,评教时间固定、评教方式和内容单一,学生可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强,学生的意见不能很好地得到反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导致评教的效度、信度以及区分度都不高。过程性评教机制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将学生放在与老师平等的地位,在教学评价形式和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直接的参与者而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对老师的教学做出反应,评教工作更加积极有效地进行。

(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过程性评教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老师,而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和保障专业教学质量。传统的评教机制反馈给老师的只是学生的评教成绩和对教师分数的排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并不明确,这样的评教意义并不大。通过制定有效的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和帮助老师认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三、过程性评教体系的构建

(一)改进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是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条件。目前,各高校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教,这些指标体系的设计既包括课程评价也包括教师评价,一般不进行区分,导致课程性质对老师的评分影响很大,有的课程本身好学又有趣,授课老师很容易就得高分,有的课程很难或枯燥,授课老师虽然投入很大精力得分却不高,而且这些指标的设计理念完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降低教师的“教”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为了更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应该将课程评价(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等)和教师通用素质(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分开制定考核评价指标。这样做不仅可以准确地了解教师的表现,而且还可以了解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教学管理部门调整课程体系提供信息。

(二)增加學生评价频次

按照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师评价可以分为多个时间维度进行,包括学期开始学生对教师及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行初次评价、期中阶段课程进行到一半学生对课程和教师有更深地了解后进行的二次评价、期末阶段学生对教师进行的最终评价。课程评价和教师通用素质评价比重设置为40%和60%。教学主管部门按照前三次的成绩来综合评分,前三次评分的权重各占20%、30%和50%。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师排名、分出优良等次,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发展才是进行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分阶段、多层次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自身的变化,激发教师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动力,满足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高层次需求。

(三)强化学生评价反馈

信息工程学表明,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来调节行为,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目标。以往的学生评价结果反馈的途径是:教务处-教学院长-教务员-任课教师,反馈的内容是评教成绩,至于具体评价指标的详细得分情况教师是不知道的,导致教师不知道改进的方向。而过程性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途径是:教务处-教学院长-教师-学生再评-教务处-教学院长-教师,这是一个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教师在每个评价阶段结束后都能获取教学评价的结果,学校教务处会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教师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学反馈总结教学经验,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组织中的某些不足,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自己下一阶段的教学制定发展目标[4]。

(四)评价过程动态调整

学生参与的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是动态和发展的,一次教学评价过程完成后,学校要从评价体系规划(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体系执行(评价过程)-评价反馈这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最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并投入到下一次的教学评价中,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教学评价的目标不是为教师进行排名,而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学生参与的过程性评教机制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评价的主体,其评价的结果是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进步与否的关键,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势必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教学评价的权利,行使好教学评价的义务;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允许教师存在问题,不再是“一评定性”,反馈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对教学评价的看法也变得积极,充分理解了教学评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岩.高校过程性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9.

[2]王品品.对“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思想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1(3):96-99+115.

[3]周新宇,张静,孙晓楠,蔡红星.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教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J].医学教育管理,2019,5(3):206-209.

[4]梁洁.基于过程的教师评价研究[J].福建电脑,2018,34(6):10-11.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过程评价学生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技巧的探究
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的导入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基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四点五步教学模式研究
谈如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