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评价新模式的构建

2020-10-09 10:59羊海棠宋艳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工程认证过程评价指标

羊海棠 宋艳江

[摘 要] 在工程认证的背景下,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评价方式对照毕业要求的8大指标进行细化分析,构建了一种S.M.A.R.T的综合评分体系。该体系旨在通过强化过程评价,落实过程评价实现依据和计算方法,综合反映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参与过程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工程认证;综合评分法;过程评价;材料科学与工程;指标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杭州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考核体系设计”(2018-10)

[作者简介] 羊海棠(1980—),男,浙江磐安人,理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材化学院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讲师,主要从事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研究和高分子专业教学与改革研究;宋艳江(1979—),男,江苏靖江人,杭州师范大学材化学院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博士,讲师(通信作者),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与高分子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232-02    [收稿日期] 2020-03-18

一、工程认证对本课程的新要求

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后,我国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工程认证是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1]。工程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我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申请认证,修订了培养方案与大纲,具体设置了8项毕业要求的指标,以期达成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2],本文面向工程认证的思路,对教学过程深入思考,对毕业要求各指标进行了系统分解,重构了课程评价体系。

二、新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新体系据毕业要求指标构建,以实现过程评价为重点的综合评分法。以第2章材料结构基础的教学评价为例,该章是重要核心章,占分40%。综合评分的计算公式如下:S=∑SiXi+∑MiXi+∑AiXi+∑RiXi+∑TiX式中S为本章节学生综合得分SCORE;Si(i=1~4)为学生通过课堂学习S1、课堂推导S2、网络提交作业S3、课后作业S4的得分,S意为Study;Mi(i=1~2)为学生软件模拟或开放性课题所获得的评分,M意为Modelling and Simulation;Ai(i=1~2)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所获得的评分,A意为Argument and Additional Performance;Ri(i=1~6)为学生提交6份读书报告所获得的评分,R意为Reports Evaluation;Ti(i=1)为学生期末考试中对应本章节知识点所获得的评分,T意为Test Score;Xi为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各項指标首字母缩写为S.M.A.R.T,寓意能高效地实现对学生学习课程所使用的聪明才智。

三、新评价体系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分析。本体系优势在于:①通过重构课程评价体系,过程评价规则化,明确实现方式和评分依据(见表1)。②与工程认证要求直接对应,有利于学生毕业达成度计算。③评价形式多样化,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2.劣势分析与规避措施。新体系相对复杂,计分方式细化,评价工作量大大增加。规避措施:①建立Excel文档,预设公式自动计算。评分表设计与分析见图1所示。②规范评分标准。通过规范化保障公正性和客观性。

3.S.M.A.R.T体系对学生的多方面评价。运用设计的S.M.A.R.T体系不仅可记录各类学习过程,方便完成对学生的评价,也可实现对特定学生的学情动态掌握,便于进行有效反馈与针对性的后续教学激发。

四、结束语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丰富评价模式,构建了通过学习过程S、计算模拟M、附加评价A、读书报告R和期末考试T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评分规则的制订使该体系能与工程认证所需的毕业要求指标相对应,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过程细化评价和课程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讨论了该评价体系的优势与劣势,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期望有更多课程可以在工程论证背景下进行相应设计,适用该评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燕,陈智栋,刘春林,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教学模式探讨[J].高分子通报,2016(11):88-91.

[2]顾宜,赵长生,谢邦互,等.在学科发展和教改中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建设[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3,4):52-55.

猜你喜欢
工程认证过程评价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基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四点五步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现代加工技术的冷挤压技术教学大纲
中级数控车工职业资格过程评价的探讨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