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2021-01-15 15:11冯永坡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冯永坡

摘要: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推动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绿色发展趋势,并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运用电力工程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并且充分发挥相关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现阶段电力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文章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相关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高智能电网的整体运行水平。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弥补能源供给带来的缺陷,避免造成能源威胁,应当注重智能电网的建设。通过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能够缓解能源紧张,也能够帮助其他产业完善相应的机制,推动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研究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要求,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

1 智能电网概述

一般而言,智能电网主要将网络通信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由此构建兼具双向、高速等特征的电力网络。在此过程中,将运用到电网管控技术、测定技术、传感技术等,使智能电网的建设管理得以有序进行,并有助于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使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变得更加高效。通常情况下,智能电网包括信息流、电力流、业务流等不同类型的信息。此外,智能电网拥有灵活的支撑体系,一方面其具备良好的电网建设基础,另一方面其能够依靠相关不同类型的技术,这有利于抵抗各类攻击、干扰等情况,提高了对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其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

2.1 推进节能环保,促进资源整合

当下电网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每年的供电量也在不断上升。然而,我国仍然存在电力短缺这一问题,当下我国主要的发展形势仍然是运用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这不仅难以满足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会增加资源的消耗率。为此,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国的能源供给分为分布式和可再生式。通过开展分布式能源供应能够创新我国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煤炭资源燃烧提供能源這种方式虽然应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难以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可再生能源供应,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从而为电网建设提供能源,这种发展观念与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同时,能够提高我国的能源包容性,降低能源损耗控制成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电网建设中,能够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最优的电流模式,电力技术能够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电力技术质量。其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2.2 牢固电网结构,保障输电稳定

输电作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电力的输送需要满足电能要求,同时应提高电力运输的稳定性、可靠性。电网作为电力资源运输的载体,这一项目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加强技术支持。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输电工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一些设备长期处于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设备受到损伤,进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时,应当提升对输电过程应用的重视程度,通过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克服外界因素对于设备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输电效率。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情况来看,智能电网系统具备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不仅能够强化电网结构,保障输电稳定性,还能够保护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促进整个行业的长久发展。

2.3 强化资源利用,改善通信服务

与传统电网系统相比,现代化电力工程技术构建的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较高的资源利用率,智能电网系统能够自动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调整生产维护周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

3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3.1 加大对电能质量优化技术的运用力度

一般而言,在建设智能电网时,需要加大对电能质量优化技术的运用力度,对于相关技术体系而言,则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连续调谐滤波器技术;直流有源滤波器技术。因此,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以便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从而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增强了电网输电的质量,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实际运用时,应密切联系电能质量的等级划分规定、电能质量的评估制度等,再据此科学分析广大用户的用电情况。同时,需要在参考用户经济性情况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制度,以便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要,使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得以提升,有利于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快速开展。

3.2 确保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通常情况下,在加大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运用力度的过程中,需要使其能够在交流输电网络中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一般而言,该技术涵盖了诸多不同类型的技术,比如电力自动化技术、中央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结构技术等。在建设智能电网时,一般会以提高该项技术的利用效率作为目标,需要加强对电网系统、自身构造的管控工作,从而完成智能电网中电能的隔离与清除任务,使相应的输电工作能够正常落实。在应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快电力通信技术、电力输电技术之间的融合速度,同时科学加工并处理相关电网系统内的电力信息,让智能电网结合不同的状况加以科学应对,再借助柔性操控方式规避电网发生过大的波动、改变情况,从而保障输电工作的质量。同时,为了达到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工作速度的目的,应该促进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与智能电网之间的融合,增强智能电网系统运用的功效,使电网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3 做好变配电中的利用工作

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变电与配电使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供电企业在此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具体的情况,编制合理的实施管理方案。将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到智能电网中,对于变电环节而言,可以及时采集与整理有关数据信息,通过科学运用相关对策,能够促进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进行智能变电工作时,加大对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力度,可以确保变电、配电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在变电与配电工作中,科学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提升对相关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工作的效率,以帮助供电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让变电、配电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增强了变电、配电工作的质量。

3.4 注重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科学利用

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时,需要合理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尽管现阶段国内的电能仍然以交流电作为首选,但是当电网系统中实施电能传输时,应该采用直流电传输的形式。因此,需要提高对逆变技术的利用率,从而增强直流、交流电相互转换的成效。为了增强换流操作的效果,需要加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运用力度。从当前国内发展的状况而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适用于容量较大、距离较长的电网系统,应用空间广阔,因此有必要加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工作。

结束语:

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通过将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实现能源开发生产以及输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经济性,避免受到自然因素以及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故障事故。此外,运用电力工程技术还能够提高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防御能力以及自愈能力,确保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 电子测试, 2020(14):3.

[2]李石磊.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践探究[J]. 电子乐园, 2021(7):1.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