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关键技术

2021-01-15 15:11刘佳鹏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防水防渗建筑施工

刘佳鹏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做好相关施工工作,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是后续建筑工程项目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论文分析和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实际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防水防渗;施工运用;建筑施工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中,保证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实现对各类渗水与漏水问题的控制,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对后续工程项目的施工和使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造成建筑渗漏问题的原因较多,应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技术应用策略和方案。

1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建筑物的渗漏,轻则对使用者的生活造成困扰,重则对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制约建筑物有效使用寿命。渗漏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内部的很多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出现渗水、渗漏问题会导致内部环境潮湿,进而室内材料逐渐发生发霉、变形、脱落等现象,对整体质量效果产生不利,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要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必要、合理的应用。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避免建筑使用过程中渗漏导致的大量维护成本,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2 建筑工程渗漏情况分析

2.1 外墙和屋面渗漏

比较容易、普遍的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是外墙及屋面,外墙长时间处于暴露环境中,外界温湿度的影响,造成缺陷位置的防水材料不能持续发挥积极的防水作用,引发防水性能下降、功能降低的问题。针对外墙渗漏,主要是装饰面层受损后外门窗和四周渗水、外立面细节部位渗漏、屋面保护层防水性能老化而渗漏、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交界部位渗水等等。

2.2 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的构造具有复杂性,相应的施工工序也较为繁杂。混凝土连续墙是主要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形式,混凝土凝结时的体积收缩现象会导致墙体出现一些竖向裂纹现象,造成结构自防水存在质量隐患。针对施工缝留置位置,二次浇注过程中没有严格根据标准合理处理界面施工,导致封内存在渣杂物质,以及出现胶凝材料失散、干缩裂纹等问题,防水能力下降而发生渗水、漏水。

2.3 厨卫渗漏

厨卫渗漏问题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厨卫区域的装修施工,多专业交叉作业,且厨卫是用水较多的区域。在施工阶段,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使用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卫生间的墙体渗漏,直接导致墙面起泡、脱皮、掉灰,砌体结构自身的开裂是墙体渗漏的直接原因,防水层上翻高度以及防水层的厚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卫生间墙体渗漏。

3 建筑防水防渗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要切实有效地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和效果,应针对项目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和管控。

3.1 材料方面的問题

防水防渗施工中,材料问题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相关材料不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不符合施工中一些防水标准,导致后续施工中出现一系列的渗漏问题。

3.2 施工过程中的监管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落实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导致一些技术细节方面存在瑕疵,影响了整体防水防渗施工的效果。

3.3 养护方面的问题

防水防渗施工中,做好养护尤为关键。很多渗漏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后续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产生的。

4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对施工中选用的防水施工材料进行规范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应首先做好材料管理,加强材料质量的检查力度,确保施工中选用的材料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符合具体防水防渗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材料的相关质量合格证明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还要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用于施工。

4.2 了解防水施工现场的情况

防水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围绕具体环境做好施工技术的调整和优化,提升防水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实现对外界影响因素的规避,达到提升防水防渗效果的目的。

4.3 记录防水防渗施工过程

在防水防渗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做好记录,结合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内容的推进情况,规范地进行管控,提升各个施工细节的处理效果。从技术的角度做好管理,并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使其对各项技术标准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严格执行。针对实际施工的情况,做好相应的检查和记录,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为后续工程的验收等工作提供依据和基础。

4.4 补救措施

对已出现的各类漏水和渗漏问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补救。一般来说,在具体施工中,可以利用抹面堵漏、注浆堵漏2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快凝止水材料的使用,使面漏变成线漏、线漏变为点漏,找到漏水点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封堵,之后通过防水砂浆材料的使用进行抹面处理,也可以对水泥基结晶性涂料进行涂抹。注浆堵漏则是利用化学、水泥材料进行注浆,施工过程相对便捷,施工成本具有较好的优势。

4.5 提升养护水平

防水防渗施工中,合理的养护是提升防水防渗施工效果,防治各类质量通病的必要措施和手段。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结合本工程项目防水防渗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养护工作计划的安排,突出养护重点,做好对各类常见质量通病的有效防范。定期展开检查,及时发现防水防渗施工方面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是其中的重要施工环节。做好这一阶段的施工,可以提升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充分提升建筑的防水性能。在具体的施工中,应意识到防水防渗施工的专业性特点,从科学的角度做好管理和控制,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施工中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岩. 试论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 建筑与装饰, 2021(1):2.

[2]刘元超.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13):2.

猜你喜欢
防水防渗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思考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