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探讨

2021-01-15 16:12王志立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王志立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为现代化社会提供完善的服务,市政工程的质量情况不仅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制约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加强对施工阶段各个方面的技术管理,在市政工程项目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前言

在施工中进行技术管理已经成为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市政工程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也关系到城市的长久建设。因为施工各阶段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与重点都不同,所以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施工技术管理和各管理部门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实施技术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工作。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分析

市政工程项目具有涉及难度大,施工质量高,安全影响大,以及工作环境复杂等特点,其中,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影响因素,对整个工程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施工技术和重型设备的高度参与,使得市政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来说有着更多的潜在危险,并且施工工程中存在着多个部门的协同作业,使得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表面所体现出的是施工环节多,人员设备流动大,跨度长范围广,受环境和突发事件影响大,所以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高且类型复杂,并且在大多数的案例中,二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市政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高,涉及范围广,伤害大。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策略

2.1积极引入新型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阶段,还可从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方面,确保工程质量有所提升。一方面,需紧跟时代潮流,筛选陈旧施工技术,以免出现低效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经验总结,不断从施工问题中反思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便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比如在以往工程建筑垃圾处理上,部分建筑单位常存在肆意丢弃建筑垃圾问题,而今可从集中掩埋、机械处理方法中予以优化,选用反击式移动破碎机、履带式移动破碎站等设备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妥善处理,由此削弱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以BIM技术为例,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对施工信息进行模拟操作,而BIM技术可通过建模的方式对工程施工现象加以仿真操作,甚至可在其竣工后仿照早高峰车流运行特征对道路的荷载力、工期计划进行调整,最终可凭借BIM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因此,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施工技术优化的关键步骤,可以此促进市政工程的高品质发展。同时,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优化阶段,因考虑到城市道路受人流车流量的影响要求道路路基具备突出的稳固度与抗压强度。此时,可从振捣力度的方面予以优化,保证道路路基在遭遇极冷或高温天气时,也能具有良好的密实度,由此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充分借助优化后的新型施工技术,为市政道路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保障。

2.2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效果

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也是施工技术优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还应加强工程管理效果,针对材料与设备管理事项提出可行性改进建议,以此确保市政工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下落实各项施工内容。在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设备型号不匹配、租赁时间不适合等条件下,施工技术很难发挥出真正效用,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管理者应在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其质量进行精细化检测,包括可在施工场地建设实验室等,尤其对于混凝土、钢板、沥青等材料,可通过开展针对性检测试验,验证其质量,待其达标后方可应用于施工流程中,便于为施工技术提供可靠的保障。如对于混凝土强度,可利用耐久性试验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要求。至于沥青材料,既可选用改性沥青等优质材料,又可运用软化点试验等方式分析沥青材料的各项指标与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实践性,以免受施工材料质量的干扰,致使工程质量有所下降。另外,在市政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空压机、推土机、平地机、洒水车、装载机、挖掘机等,这些设备的载重与容量都应根据具体的工况确定,在施工技术优化阶段,则应借助适合的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技术拥有良好的施工条件。一般而言,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常需要借助文中提到的材料设备展现出实践价值。所以,务必实现材料设备的最优化管理,促使市政工程具备突出的科学性。

2.3培养施工人員责任意识

其一,对施工资料进行细致分析与有效整理,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参照施工资料落实施工内容。比如在管道开槽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需要事先了解含水层点位以及管道组成结构,便于精准实现管道沟槽开挖作业。其中所选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明沟排水技术与地下水位技术,施工人员需在收集好深井井点、喷射井点等资料后对管道沟槽进行建设。其二,对施工人员设立激励制,从目前部分市政工程施工结果中可发现,部分施工人员常存在懈怠情绪,导致他们无法产生强烈的工作热情。此时,施工单位可从发放奖励等方式唤起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施工人员在应用施工技术完成市政工程建设任务时,具备突出的责任感,防止因人力影响造成工程质量脱离原有目标,必要时还可搭配处罚制。在施工人员发生严重的工作失误或者责任意识淡薄时,需对其进行批评处罚,使之认识到市政工程施工事项的重要性。其三,开展培训活动,施工技术优化还可借助培训活动,对新型施工技术与关键点加以学习,防止施工人员出现认知错误,无法体现出施工技术的优势。比如在混凝土养护技术中,需将其养护周期确定在14d,并运用洒水养护等形式巩固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在施工人员的参与下改善施工质量。

2.4规范市政工程施工流程

在市政工程中每一项施工技术都需要设置对应的施工规划,促使在规范化施工工序中提升施工质量。因此,工程负责人需联合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共同完成对施工方案的制定任务,并考虑到各项施工技术的施工时间,以免出现施工交叉问题,延缓施工进度。比如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按照钢筋制作与安装、砼浇筑、振捣压实、养护拆模等环节逐步落实施工内容。其中在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前,需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在对钢筋进行拉力试验时,其总力度不宜高于200KN,样品数量可保持在9根钢筋,之后利用钢筋弯曲部位与弯曲角度的要求设置弯曲长度,好比在末端弯钩处弯曲180°,应以Ⅰ型钢筋为主,弯曲长度应为2.5倍钢筋直径以上,由此确保钢筋质量满足施工需求。而在混凝土配制期间,需选择适合的配合比,并且细骨料中的砂细度应在2.5到3.5范围内。粗骨料粒径应低于100mm,拌和水酸碱值也不宜高于4。对于外加剂的掺入量,也应控制在5%水泥用量。待确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内容后,还应在工期要求内规范施工流程,以免过多耽误工期,造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投入的成本有所增加。为了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获得较高的施工质量,还需做好施工方案备份工作,便于施工技术能够按照一定顺序高效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而言有着重要影响。对此,应从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管理、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培养、规范施工流程等方面着手,实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化优化,确保市政工程在良好的施工条件下取得可靠的建设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浩.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效优化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15):124-125.

[2]龙安严.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效优化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0):143-144.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