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视角下班级组织管理模式的新变化

2021-01-21 06:02李春雨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要素线上教育班级管理

李春雨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常规学校教育的补充。未来线上教育与学校教育将趋于融合,班级组织管理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具体体现在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思想文化建设和班级作风建设等方面。班级组织管理要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运用新的管理元素,如扁平化管理、家校协作、团队建设、网络课堂的学风建设等,致力于学生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和工作自治,不断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关键词:线上教育;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三要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质量、方式和灵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补充,应运而生的线上教育方式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完善,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对教育的要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常规教学带来不利影响,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和居家网课学习的号召,线上学习模式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继而引发了社会、学校和教师群体对线上教育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思考。

线上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硬件设备,以及信息网络和相关的软件开发;基本实现了教育远距离和互联零距离;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需求;依托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教育评价更具及时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当然,从疫情期间的网课学习情况来看,线上学习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律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学习体验感和互动性方面也明显弱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因此,线上教育模式主要适合于知识的获取,在综合素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是取代不了常规的学校教育教学的。那么,如何处理好线下学校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关系呢?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模式也会实现更新和完善,未来学校教育和线上教育将趋于融合,相互补充,成为一体。既实现了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常态化、正规化、系统化培养,又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个性化设计的空间。在两者的关系中,学校教育依旧处于主导地位,班级组织管理将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线上教育有别于常规的班级管理,对班主任工作增设了新情境,对学生主体的要求也出现了新变化。

班级管理的关键是处理好三个组成要素:一是人员要素,包括班主任、学生和其他参与者(如科任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其中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需要遵守规矩、参与管理、接受教育、发展自己。二是目标要素,包括班级管理的共同愿景和不同个体的具体目标。三是资源要素,学校层面如校规校纪、管理制度、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学生发展水平等;此外,社会力量和家庭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优势。班级的组织管理主要是围绕以上三大要素展开的,体现在班级的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为实现班级管理由线下向线上的迁移,顺利实现学校教育和线上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线上教育对班级组织管理的新变化、新要求。

一、班级组织建设的变化

班级组织建设是对班级人员要素的实践和定位,体现了班主任的工作理念和教育理想,包括班主任角色定位、班委和团委的职能和选拔等。线上教学中班主任由“台前”走向“幕后”,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新的定位和挑战。如何实现班级由集约管理到分散管理,重塑有效的班级管理新模式,需要班主任重新审视班级管理职能和学生团队建设。

(一)基于线上教育实际,调整管理模式

线上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居家”,这为班级的常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常规管理是指教育组织者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对受教育者进行管理、控制和教育的模式。线上教育不利于班主任及时而直接掌握学生的真实动态,导致常规管理的滞后和失真。因此,管理模式要多元化,实现与线上教育的统一。要充分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变班主任一对多的管理方式为班主任、班团委干部、任课教师多对多的管理方式。在班级民主共治的氛围下,实现班集体与个体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学生积极向班集体靠拢,实现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从而促成班级成员的紧密联系,有利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基于共同目标,形成扁平化组织

扁平化管理模式是与班级的民主管理和平行管理相适应的一种班级组织形式。有利于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实现学生主体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以班团委干部为核心成立自我管理的团队,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加强学生对集体的认识和培养三个意识,即合作意识、自主管理意识、自我监督意识,从而有效避免线上教育个体与集体的脱离。扁平化组织中的团队要进行合适的目标建设,要在班级总体目标的背景下,制定团队共同目标,并实现对团队成员个人目标的确立和过程监督。扁平化组织分工明确、目标统一,在线上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班级管理的活力,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激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自我提高。

(三)基于家校协作机制,有效监督学习

青少年阶段学生的教育任务主要是由学校教育完成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线上教育背景下,尤其是疫情期间学生较长时间居家学习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对家庭教育质量和时间的需求也迅速提升。班主任有必要与学生家长做好交流,共享信息,家校协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督。在线上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明确家长的主要责任是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如监督学生按时认真完成线上学习课程,及时客观向班主任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学习信息。班主任结合双边信息,协调配合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线上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实效。

(四)基于合作理念,做好团队分工

基于扁平化理論的线上教育组织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提高学生班级管理的参与度,需要做好学生团队的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和组内监督任务,所以合理创设班级自我管理的团队是必然需要。以班团委成员为核心,设立多个平行关系的学习共同体,进行目标教育、合作教育,并做好团队组织者的培养。线上教育阶段学生团队基于网络进行互助互督式学习和有效性沟通,便于团队工作中的组织者唤醒分散状态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在团队协作中积极表现自己,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既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又愿意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而奋斗,最终班级的总体目标的实现也将水到渠成。

二、班级思想文化建设的变化

班级的思想文化建设是对目标要素的一种演绎。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思想文化建设要涉及价值观的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提升等多方面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践。线上教学中,班主任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国际国内大事件等外部要素,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需求,合理组织相关素材,借助网络和媒体形式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一)基于国情、社会和个体需要,进行价值引领

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班级组织管理主要致力于学生价值观、道德素质和理想目标三个方面的建设。体现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班级思想文化建设要结合国情实际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契合。疫情期间班主任可以有效利用社会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进行正向的价值引导和生命教育,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做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涌现出很多抗疫英雄人物,从钟南山院士到支援武汉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用深厚的学识和从医经验实践着仁心仁术,是一个时代的楷模。班主任可以借用此类深具教育意义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中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觉醒期,未来选择的专业、从事的职业以及人生发展的方向基本是由这一阶段不断思考和探索形成的。将个人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

(二)基于线上学习新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式。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居家学习,线上教育的学习模式和管理方式与自身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之间的不协调,容易造成身心疲惫和不良情绪的滋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线上教育背景下,要重视家校合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家庭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奠基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与平衡才能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平稳发展。这个过程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的积极沟通。班主任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掌握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例如,居家学习期间家长要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培养高尚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定期组织主题班会等活动,调动和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

三、班级作风建设的变化

班级的作风建设是对资源要素的利用和开发,如班级制度的建立、奖惩措施、班风的建设以及学风的塑造。线上教学中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重视规划促进班级发展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适应线上学习和班级组织管理。

(一)基于学生自主发展,规范班级教育行为

相较于在校期间的现场式集体学习活动,线上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班级中部分学生尚未养成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习惯,加之线上教育管理的间接性和分散性,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心理的懈怠和学习行为的停滞。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班主任在线上教育管理期间要经常性地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教育行为。例如,设置班级小干部岗位,提升这部分同学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定期开展阶段学习交流会,锻炼自我反省能力;指导确立阶段性小目标,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管理评价体系,制定班级发展规划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实现班级发展的有序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班主任需要结合班情学情引入恰当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以此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发展,规划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的蓝图。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既体现了班级发展的规划,又体现了一个班集体班风、学风的建设思路,同时也对班级发展起到目标引领的作用,更是班级特色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经常注意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如网课学习中课堂参与是否及时和完整,居家学习习惯是否保持良好,团队管理是否高效统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等等。如果出现漏洞和阻滞,就需要班主任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改进;一旦出现影响严重的问题或现象,则需要运用适当的策略重点治理,从而保障班级事务平稳有序开展。

(三)基于网络课堂,加强学风建设

线上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生正常的网课学习,班级管理手段的运用是对学生学习的制度保障。为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班主任要研究和做好班级线上教育的学风建设。

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团队目标和班级总体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将班级总体目标分解为团队目标,进而细化为个人目标,从而明确了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总体方向。目标的确立需要在班主任、学生家长和小组成员的辅助下完成,以增加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和可监督性。

其次,学习纪律是监督和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途径。班级成员要自觉遵守班级纪律,尤其是自律性和自主性意识薄弱的学生,要将学习纪律作为参与班级事务的底线。例如,网课期间的出勤率、作业提交情况、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课堂学习的有效时长,以及是否存在边玩边学、边睡边学等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为保障纪律的制约性和实效性,班级管理要引进适合的奖惩手段,包括物质奖励、公开表彰、口头警告、书面惩罚等,如实记录在班级学生个人成长档案里。

最后,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班主任要协调配合授课教师对班级优秀学生给予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高的学习要求,不断激励有主观学习愿望的学生;同时对学困生要进行归因分析,找到学习失败的原因,解锁学习发展的线索,辅助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并监督其学习过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相关“培优补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微课制作、课堂实录的形式,给予有需要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补充资源,增加学生居家学习的适切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强化线上学习的问答机制,明确问答的时间、任务和形式,确保师生学习交流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减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分离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教师对学情掌控不佳和学生对学习的敷衍塞责。

班级组织管理是教育者对学生实施的系统、全面而多角度的教育影响过程,往往需要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多方教育合力,其目的在于实现班级的整体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同时处理好人际交往,最终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线上抑或线下,班级管理的职能和目标是不变的,变化的是管理的模式和策略。未来线上教育将逐渐实现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成为班级组织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管理者,需要在工作中勤思考、重实践、多调研,使线上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背景下的班级组织管理真正交融为一体,落实好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

参考文献:

[1]杨晓猛.疫情下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影响[N].大连日报,2020-04-27(006).

[2]刘明清.线上线下精准对接:信息化时代教育应灾能力提升的关键[J].课程教学研究,2020(3).

[3]章志仪.学校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初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2(18).

[4]孙海燕.班级学习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三要素线上教育班级管理
翻转课堂在水利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线上教育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广府艺术在线上教育的传播与探讨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三要素”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