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猪肚”意自显

2021-06-28 00:44赵桂珠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猪肚点题行文

赵桂珠

【开栏语】

内容指写进文章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数据资料等。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猪肚”指的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文的内容要像猪的肚子那样丰厚,有分量。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作文内容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第4条要求“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第5条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这方面要求也很明确,一类文要求是“内容生动具体”,二类文要求是“内容具体”,三类文要求是“内容较为具体,有可读处”。这里的“丰富”“具体”就是我们所说的“充实”。

【技法解说】

内容是否充实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成败,也关系到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何做到作文内容充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如果缺乏材料或者材料不充分,纵有天大的写作本领,也难以施展出来。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成功的基础。

积累材料重在平时,大脑里的仓库是在平时一点一滴中逐渐丰富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只有平时在积累材料上下足工夫,写作时材料库才会瞬间激活,写作材料才会“信手拈来”,写出来的作文也才能内容充实。

1.利用生活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要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要能够从极普通、极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我们要用明亮的眼睛观察这精彩的世界,要善于观察,勤于采撷,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将生活中的精彩融于笔端,才能领略写作的乐趣,才能品尝生活的甜美,才能生动地表现生活。

2.利用课本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学习的课本(包括语文、历史、政治等)是我们作文的重要素材宝库。就语文来说,初中3年有6册语文书、6册课外读本,其中的名家名篇、凡人美文不下数百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和独到的见解。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材料,无疑是作文选材的一条捷径。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同学们要做有心人,特别是早读课、阅读课,除了要求背诵的文章之外,要有意识地将这些文章的全篇、精彩段落、佳句反复诵读,储存在自己的素材宝库里。

3.利用报刊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中学生喜爱读的报刊,有大量短小精悍的美文、时文,文笔优美,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其中新鲜时尚的内容,特别是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叙事类散文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时的素材。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看课外书。”的确如此,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超乎个人生命体验,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世界,在无形之中获得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从这一层面而言,阅读是不亚于生活本身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素材来源,是最佳的辅助素材。

(二)学习巧妙的写作技法

俗话说:“把戏人人会玩,各有巧妙不同。”这里的“巧妙”即技法。写作文提倡用心去写,提倡真情流露,但技法也很重要。要使作文的内容具体充实,技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同学可以认真揣摩并学以致用。

1.貼近生活,精选素材

作文前要认真思考:我了解的是什么,我熟悉的是什么,我感兴趣的是什么,我关心的是什么;我有怎样的生活,我有怎样的心理,我有怎样的情感,我有怎样的思想等。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关注生活,调动生活情感,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作进一步的思考,力求从平凡的生活中引发一些比较独特的思索,抓住心灵的触发点,进而精选写作素材,要尽可能地写出我们生活中生动的场景、真情的话语、善意的微笑等。一位考生在《那一刻,我们毕业了》一文中将喧闹的操场、温馨的教室、曾经厌恶的食堂,还有那饭堂的阿姨叔伯等鲜活的画面“拍摄”下来,以情感的线索连贯成活动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将对母校生活的留恋与怀念书写得淋漓尽致。熟悉的事、真实的情,行文是一气呵成,抒情是一泻千里。真实而熟悉的生活,有利于激发我们写作的冲动,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容易写出内容具体、感情充沛的文章来。

2.曲折行文,细致描绘

有句评文的老话叫:“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文时要尽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清楚,叙事要力求曲折,忌平铺直叙,这样不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也可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同学们可以采用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的方法,也可以变换叙述的顺序,变常用的顺叙为倒叙等,来描绘出事情的变化发展。例如《笑容也是一种美》,文章开头首先叙述“胖妞”的外貌没有一样是讨人喜欢的,特别是那张脸,但是“她那灿烂可爱的笑脸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此处就是一曲。每当别人用她的容貌来攻击她的时候,“胖妞”并不怕,也不生气,而是以“咧开大嘴”的笑容,弄得那些男生无言以对,此处为二曲。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体育课,“胖妞”跑起来“表情最痛苦”,同学们要替她向体育老师求情,可她一挥手“笑嘻嘻”地说“老师看到我这张不可爱的脸也不会心软”,她的自嘲让大家都“笑弯了腰”,“胖妞”笑得更“灿烂”了,此为三曲。“胖妞”还会以她那“特有”的笑容关心安慰人,让伤心的同学“破涕为笑”,她的笑更“灿烂”到顶峰了,此为四曲。由于文中的笑写得曲折多姿,“胖妞”的形象就活脱脱地站在读者面前了,这样的文章就内容具体,有血有肉了。

3.分层叙述,立体展现

把一篇文章划分为两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各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同学们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根据作文题拟订三个左右的小标题,然后围绕小标题去写作,加上开头和结尾,一篇作文很快就会完成。拟定小标题要注意以下几点:围绕中心,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的内在联系,格式一致或相仿。有位同学写“——的滋味”作文时,围绕文题“生活的滋味”,从“酸的感觉”“甜的感觉”“苦的感觉”“辣的感觉”这四个角度来表达自己深切的生活体验,化整为零,写作难度大为降低,而内容却非常具体。有位同学以“有时,我也想写本书”为题写道:“有时,我也想学着鲁迅,写一本像《朝花夕拾》一样的书。”“有时,我也想学着川端康成,写一本像《伊豆的舞女》一样的书。” “有时,我也想学着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一本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的书。”这位考生紧扣题目,从三个角度来写,等于写三个小片段,不仅易写,而且内容厚实。

4.引用经典,丰富内涵

如果学生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知识较为广博,在写作时能够旁征博引,不仅能够充实文章的内容,而且能丰富文章的内涵。引用经典主要是名人名言的引用,以及典型事例的运用。建议同学们平时将一些名言、佳句、典型事例分类记录,或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积累一些,最好把它们背下来。写作运用时,记得清楚的就直接引用,记得不那么清楚的就间接引用。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一位学生引用了“失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等等。在《心灵的选择》这篇作文中,有一学生运用名人名言写了这样一段文字: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涌浪漫漫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这些灵活、巧妙的引用使作文有了文化底蕴,也大大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典型事例的运用也有相同的效果,例如下面这段文字: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喀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乐·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

5.巧用修辞,增添文采

在写作文时要灵活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这样不仅使文章富有文采,而且把一些难以表达出来的内容表达得形象生动,显得材料丰富而具体。同学们平时语文课上或阅读课上要留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运用修辞应依据所表达的内容需要决定,运用自如才是极致,切忌滥用,否则会适得其反。一位学生在《追梦无悔》中这样写道:“鲁迅不安于救治国民的身体疾患,弃医从文,从而铸就了伟大的民族魂;袁隆平置身千里沃野,潜心研究,从而博得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赞誉;‘超级女声李宇春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却敢于挑战舞台,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想唱就唱的狂澜。”这段排比的运用,通过列举大量的材料,不仅可以使作文内容集中,而且彰显了作文的气势。又如一位学生在《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这样写道:“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我觉得我面对的不单单是一本书,而是滚滚的长江,浩瀚的大海,有气魄的大厦……”這些比喻的运用,使文章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

6.反复点题,突出中心

在写作文时,对于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要紧抓不放,在文章的开头、中间、过渡、结尾等主要位置,不断地陈述这个关键词。同学们可以尝试学习、运用下面两种方法:一是重复点题法,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不断重现,反复点题。二是相似点题法,在行文过程中,用相似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断强化主题,在变化中给人丰富生动的感受。一位学生的《你在我心里》是这样反复点题的:开篇是“红了希望,绿了梦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语文”,下面接着以“那是你吗?语文。……只因你在我心里……”相同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结尾是“语文,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希望让你染红,我的梦想让你沾绿”。正是这样的反复点题,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而且最大限度地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7.联想想象,充实内容

联想和想象是丰富作文内容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想象则是对大脑中已有形象进行分解、组合,经过再创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与想象在作文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作文有时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的虚构。这里的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建议同学们平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想象时,可以从时间角度进行想象,可以从空间角度想象,可从事件角度想象;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可以由点到面地畅想,可以由果到因地推想,也可以移花接木地创想。但联想和想象再神奇、大胆,一定要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人由眼前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实情实景,联想到“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虚情虚景,委婉道出游子思归的真实感情。又如巴金的《繁星》,巴金紧紧围绕“繁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似的”“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等等,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

【强化训练】

请以“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题眼为“心中”,心底之歌是无声的,它不是唱给别人听的,而是唱给自己听的。难点在于它必须具有感人的真情与引发人们良知产生共鸣的事。不管写哪些歌,构成歌的人或事都必须具备三方面特点:值得珍藏,真实感人,有一定震撼力。

1.分层叙述,立体展现。可写如歌的昨天、如歌的今天、如歌的明天;也可以写往事的悲歌、往事的欢歌。通过小片段来运思行文。

2.引用古今诗歌,经典事例。可引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爱拼才会赢……”“成功的花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等歌词或诗歌,海伦·凯勒唱响勇敢求知,战胜自我的信念之歌,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深思之歌等具体的事例。

3.采用排比的手法。“……是我心中一首……的歌,……是我心中一首……的歌,……是我心中一首……的歌。”可以用在文首点题,引入正文,可以用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可全文就以此结构,以散文或诗歌的格式来行文。

4.具体叙事,曲折行文。如“团结就是力量”……为什么会成为你心中的歌,实际上也就是写你是怎么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的,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行文时尽量避免平铺直叙,要恰当使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和设置悬念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如歌般优美动人。

猜你喜欢
猪肚点题行文
猪肚鸡要上市
猪肚鸡
莲子猪肚
老人说,多吃猪肚可以养胃有道理吗? 辟谣:油腻的动物内脏才伤胃
文末点题太直接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