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

2021-10-11 16:48陈阳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公共英语实践途径

【摘要】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实现从思政课程育人到课程思政育人这一模式的转变,不能仅仅采取过去简单利用思政课程的方式来对学生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是其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本文将会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探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作者简介】陈阳(1994.10-),女, 汉族,江西赣州人,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2019年2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高职院校要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其中就涵盖了对教师、教材以及教法这三方面的改革,简称三教改革。公共英语课作为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在公共英语课程中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新的手段,充分发挥各种课程以及各类教师的积极作用,形成三全育人的思政大格局,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院校英语公共课程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由于党和国家加强了对课程思政这一方面的重视,所以高职院校有关课程思政的问题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热度,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公共英语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众多的教师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公共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现阶段,对于如何开展好课程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够清晰。对于公共英语课教师而言,他们很容易会进入到两个误区当中,首先就是他们很容易在公共英语课中出现只教授学生们语言的情况,其次就是教师很容易就会凭借着自己的本能来解读课程思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師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把自己的职能定义为给学生们传授知识,没有树立以德化人的意识,不注重价值引领的作用,那么他们的工作很容易就会背离教育工作的本质。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师缺乏对于我国在新时期下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的正确认识,只是为了教学成绩而追求思政教育,那么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想教学效果,很难能够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

2.课程的设计缺乏协作。要想在公共英语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实践,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地挖掘各种英语课程中所涵盖的思想政治元素,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向学生们传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思想政治能够与英语课程实现有机地融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师必须要在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和设计。公共英语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结合社会上的一些思政热点,英语教师要对英语课程中所涵盖的思想政治元素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公共英语课程的相关内容往往不能够对社会的实际问题表达地精确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就要充分地发挥他们自身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协同工作来弥补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3.评价的体系缺乏优化。一般来说,要对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就必须要对这一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评价。鉴于公共英语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是隐形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状态就是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或许不难体现,但是怎样评价公共英语课程中思想政治的渗透程度就比较复杂了,因此针对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还需要得到更多的优化。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1.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三全育人的能力。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办的一门基础性公共课程,公共英语课程不仅要能够提高学生们英语读写能力以及学生们英语运用能力,还要能引导学生们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来实现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进而树立思政育人的理念。其次就是要加快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转变过去过分强调英语成绩的教育方式,转为现在重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以及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通过这些举措来实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价值。

2.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建设。近些年来,我国提出要充分地重视学生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体系格局,将传统的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充分地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其他课程共同构建一个全程育人的格局。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针对高职院校全体在校学生的一门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它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地认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思政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地将其优势发挥出来,确保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能够发挥更好地示范作用。

四、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三教改革

1.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当着引领学生们开展学习的角色,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质量。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的教师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有相当多数量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存在着与普通教育同化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让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们能力提升的引导者,从各个方面来对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进行改革。

2.立足于高职院校实际的校本教材研发。在2020年1月,教育部就下发了教材的相关管理办法,推进大中小学的教材建设,高职院校的教材必须要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保证教材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改革,教材在编写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实用性问题。高职院校的教材必须要体现出“新”和“实”这两个特点,而公共英语教材则必须要融入一些专业知识,确保其既能反映一些新内容,又不会脱离其作为公共课程应该发挥的作用,要具有能够提高学生们人文素养以及提高学生们职业能力的特点。

3.多元混合式教学。要评价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要评价其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评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这一方面来讲,教法能够充分地展现教师以及教材的改革成果,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教法改革将会直接影响到三教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法的研究中,能够适应学生们的职业特点、满足学生们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在这一过程中,混合式教学以及翻转课程等教学模式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丰富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朝着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

五、“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1.转变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直接引导者,公共英语教师所坚持的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程度。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将教书与育人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但需要具備扎实的英语基础、娴熟的教学能力,更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要求。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了思想政治内容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公共英语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将育人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将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2.构建公共英语课程的教研协作团队。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思想都在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中,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作为支撑。在这一团队中,既要有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师,还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两类教师之间的要加强协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教研备课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构建,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师就可以充分地运用思想政治教师所提供的帮助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公共英语课程中存在的思想政治内容,在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的过程中找准时机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渗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想教育协同效应。

3.推进公共英语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纲要,教法是关键。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三教改革,教师要时刻坚持师德,选择一些有正确价值引导的公共英语教材,充分地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新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对公共英语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促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三教改革的最终目的。

六、结语

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课程,实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对这一方面产生足够的重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促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1(4):51-52.

[2]刘爽.高职公共英语课课程思政优化建设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21(2):212.

[3]张晶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与实施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78-81.

[4]刘倩.基于POA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海外英语(下),2021(2):252-253.

[5]苏娜.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1(1):105-110.

[6]廖瑞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21(1):174-176.

[7]千红,宁静,张鑫,等.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J].卷宗,2021(4):294.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高职公共英语实践途径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