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实践

2021-10-19 10:48赵琰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大思政课程思政

【摘要】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公共英语应该要“种好责任田”,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作为一门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的课程,高职英语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范围跨度较大,学时较长。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以公共英语的一个章节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和英语课堂特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作用。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设计;旅游管理專业

【作者简介】赵琰(1986-),女,湖南株洲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教学法。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思政格局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JGB202007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院级课题“新时代高职英语践行课程思政有效路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YX12)。

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人有责、课课有责。教育部 2017年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职英语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因为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范围跨度较大,学时较长,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高职英语丰富的教学内容就包括知识和人文的双重性,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文化价值观、人文知识素养的关键任务。其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将思政教育和德育融入英语课程中,在注重以英语技能知识为载体的同时开展育人工作,多途径挖掘高职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帮助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落实每一个英语教师的育人职责。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思政教育,对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及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高职英语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承担用英语讲好中国、阐释中国方案的、传播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高职英语改革具有引领作用,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

一、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中国文化认同缺失。当前环境下比较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应用,如西方的节日、西方的生活用语,西方的社会用语等,这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单向地沉浸在西方文化中,缺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缺少对本国语言的融合,虽然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要中西结合,了解西方文化,运用英语向外界阐述中国思想、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2.英语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目标隐形。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环节在于抓住英语教学和思政教学的重合区——即人文性教育目标。当前环境下英语教学比较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是对于语言教学所承载的人文性教育内容,如人格品质的培养、价值观的引领、职业素养的培养、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社会道德的培养等元素,还存在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实效的问题。

3.缺乏科学系统的内容和思政教学的方法。当前英语课程中没有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缺乏体系化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需要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梳理和设置。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1.课程分析。公共英语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其兼具语言文化学习的工具性,又具文化引领的人文性。受众面最广,教学计划时间最长,实际投入时间最长,它的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特点决定了公共英语是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目标的思政教育的重要责任田。公共英语的思政目标是将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与职业技能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共频共振。

2.课程思政项目。江苏大学梅强校长指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及积极补充语言教学素材(梅强,2018)。公共英语课程具体的思政项目如下:

(1)通过深度挖掘并灵活运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思政元素,结合旅游专业,从教学内容中深度挖掘出其所传达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提高思想觉悟,教育学生爱岗敬业,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学生文化和民族自信,树立健康的三观。

(2)积极补充语言教学素材。

结合时事动态、形势和政策,寻找德育典型,渗透思想教育。针对旅游行业热点话题进行有效的英语辩论或演讲;有关旅游服务礼仪、外宾服务、模拟导游英语情景剧等。

三、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依托Ismart配套学习APP,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将教学活动进行情境化、情感化、个性化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将“中国的人和事”作为教学设计主线,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体现了语言文化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向结合,能够有力支持立德树人最终目标的实现。特选取本课程第三单元“Travel”的听说课来设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课前任务。

(1)在云课堂观看描述景点名胜的词汇句子的微课。(2)赏析介绍景点名胜的简单实例。(3)思考总结作为导游和游客的对错行为的案例。(4)初步尝试用所学词汇和句子,结合专业岗位技能,用英文VLOG的形式介绍一个景点。其中任务3和4蕴含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思政元素。

2.课堂实施。

(1)观看教师精选的一个综合旅游景点的英文宣传视频,让学生回顾课前知识即旅游的种类,说出这个宣传片里有哪些观光种类。得出结论,国家湿地公园对应生态旅游,红军寨对应红色旅游,民俗村对应农家乐。

(2)在云课堂上测验课前有关旅游的词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讲解重点词汇。

(3)根据旅游景点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编写有关各个景点的对话并口语操练,融入思政元素。作为导游,要学会用熟练的英文介绍中国景点名胜,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掌握职业技能,传承工匠精神,从而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4)就作为导游角色和游客角色,讨论2019年破坏性攀登江西省三清山巨蟒峰的三位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昆明导游黄杨红在带团过程中辱骂游客、胁迫游客消费的两个典型案例。思政元素:作为导游,应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提高职业修养。作为游客,培养环保旅游和文明旅游意识,做文明公民。

(5)听力素材结合旅游相关专业知识和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实际情况以及英语运用能力。

3.课后任务。

(1)英语趣配音APP—玩英文介绍中国某一景点的配音,在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2)制作VLOG,在云课堂上传介绍自己家乡的英文VLOG,通过对家乡景点的拍摄和英文讲述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记下教师在课前精选的一个综合旅游景点的英文宣传视频的英文内容,回顾旅游种类,以此增强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

4.综合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占总评的60%)和终结性评价(占总评的40%)这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持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考核学生的思政化程度,即从认知、情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变化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教师可以创新考试内容,在笔试中对试题的素材选择上应结合旅游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口试则应主要考核学生的職业英语。

5.教学效果。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学习和讨论都涉及了与本次课相关的思政元素,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际遇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教与学的效果都有较大提升。英语语言技能,职业素养,思政教育,三者结合,共频共振。

四、结语

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挖掘的思政元素是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际遇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提升了对英语课堂的兴趣,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育了科学价值观,英语学习和思政教育共频共振;培养了职业素养,敬畏职业、坚守工作,传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爱家情感。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盛慧.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9):96-98.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沈艺.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卷宗, 2014(8):104.

[5]傅荣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才智,2018(4): 18+20.

[6]王飞.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9(17).

[7]曾武祈,郑翠红,朱扶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10):19-21.

[8]陈丽霞.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04-107.

[9]李梅兰.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探析——以“批判性阅读”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6-118,130.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大思政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