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04 12:25彭旻珏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高职公共英语实施的目的,分析课程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托《新视野英语-读写教程》,设计以弘扬湖湘精神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立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湖湘精神

【作者简介】彭旻珏,女,江苏南京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文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0年度立项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JGB20203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前言

習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不单单是思政课的任务,每门课程都应具备育人功能和承担育人职责。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功能上与其他课程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等形式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包容互鉴。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目的

1.种好责任田,提升课程文化内涵。“课程思政”提出后,各高校竭尽全力,积极应对。以弘扬湖湘精神为导向的教育资源对于本土学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结合英语教学,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传播途径,增强特色,提升课程文化内涵。

2.强化民族意识,树立本土文化自信。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有传:“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等诠释出湖湘精神的精髓,这也正是当代大学生值得学习的,以弘扬湖湘精神为契合点,强化民族意识,树立本土文化自信。

3.领会湖湘精神,助力职业素养养成。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方式要求与之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在应对时代的变化时,培养未来职业者追寻更高的人生境界,提升更有意义的价值,实现更伟大的梦想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项挑战,所以职业素质是其培养的根本,领会湖湘精神,势必对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英语的背景分析

1.课程分析。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本课程以人文性的课程特点,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为载体,建设以弘扬湖湘精神为主的课程思政教学项目,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力。

2.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学院汽车营销专业19级学生。

(1)该专业班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口语和听力能力好于其他专业;但是有部分学生目标不明确,不了解工作的意义。

(2)80%的学生英语学习停留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状态,不明确英语对专业的帮助;更不了解英语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底蕴有待提高,但是他们表示对本土化的知识比较感兴趣。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实施

1.课程思政整体运行思路。

(1)课程思政理念。建设一个课程思政案例库,设计包含湖湘精神内涵的课程思政路线,教学分三步骤:课前引导、课中运用、课后拓展,注重三融合:植入文化、配合专业、校企合作,挖掘出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课程思政过程。课程基于“云上湖汽 ”, 依托“智课堂”智慧平台,将课程思政理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三可视一精准” 大数据平台作用,分析教学活动,以教师教学运用成效可视化数据、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可视化数据、专业就业质量比例可视化数据,对标行政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形成以教师教学引导为方向,学生情感发展为根本,达到德育目标为目的整体过程。

2.课程思政整体实施设计。

课程思政项目。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凝结成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财富的充裕决定着物质财富的价值,依托湖湘精神给予精神食粮,通过思政元素挖掘,提炼出“霸气”“灵气”“匪气”的思政主题,使学生明白我们既要做文化命脉的维系者,又要做文化发展的推动者。

(1)湖湘精神——霸气。“撸起袖子加油干”告诉我们要有一种拼命干的精神,而湖南人“恰得苦,霸得蛮,不怕死”的顽强拼搏奋斗精神正是给予当代大学生最好的借鉴,于是结合教材“ Going to college”单元教学,依托“how to be cool at college” 和“Registration”内容,融入湖南“霸气”代表(如曾国藩、袁隆平、文花枝等)事迹的阅读,学习课文中映射拼搏奋斗含义的词、句,在线观看我校“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新闻报道等,升级写作以“梦想卡”为依托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计划,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大学三年想要be cool(酷), 就得树立目标,为之奋斗。

(2)湖湘精神——灵气。《史记·屈原列传》的精髓 “圣人不凝滞于物”(遇事不蛮干,开动脑筋想点子)无疑是湖南人“灵泛”的写照,大学是大学生三观的养成阶段,思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国互联网2.0时代飞速发展,网络资讯五花八门,教材中“Learning a lesson from Unusual stories”和“Social Activities on Campus”两单元依托“wealth 、success or love ?”和“Meeting New people on campus”两大思政元素给教学提供了思路,利用不同故事、不同校园活动作为背景,以辩论、讲故事、校园文化志愿者的形式,讨论恰当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辩证关系。

(3)湖湘精神——匪气。史书赞誉湖南人“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正是湖南人敢任大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王者之气, 教材中“ I love This Game! ”单元以运动为话题,依托“a winning personality”和 “Michael Jordan and me”中李娜的网球精神和乔丹精神,结合单词、句型、文章大意将勇于担当的大将风度、永不言败的领袖作为贯穿于教学,融入我校师生抗疫期间的典型案例、湖南名人精神范文赏析、《湖南少年歌》歌曲欣赏等,从而勉励新时代新青年,唤醒当代大学生身肩重任的意识。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

1.关注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能力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掌握多少语言知识和培养什么语言技能,课程思政的提出无疑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依托思政案例库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教学资源的收集,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加工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素材,设计和制作课程思政案例资源,最终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在教学模式上,不能单一地利用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及混合式教学将会更有效地提升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的效果,建设相关课程思政案例库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3.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硬核指标。课程思政工作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各部门应该协同配合,各学科之间,特别是公共基础和专业课之间应该保持长期沟通及联动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体系建设并整体规划,优化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建立学校——系部——教师的三层工作体系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核心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晶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与实施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78-81.

[2]张东云,李娜,王瑞波.从《中国地理》课程思政设计窥探高师地理课程思政建设[J].地理教学,2021(4):60-64.

[3]陈钢涛,朱丽娜,彭兴艳,宋颖.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 (36):99-100.

[4]刘霞.文化自信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2):9-10.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翻译工作坊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高职公共英语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之研究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