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2021-11-30 01:01
云南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植保专业化农药

赵 艳

(景东县植保植检站,云南景东 676200)

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端,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北段,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北端、横断山脉南端,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境内最高海拔(笔架山)3371 m,最低海拔(澜沧江与文笑河主河道中心线交汇点)786 m,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9.6 ℃,年平均相对空气湿度77%,年均降雨量963.2 mm,年均日照时长1872.6 h,无霜期355 d。每年6 - 8月是气温最高、降雨最多的季节,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按照中央“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要求,景东县从2011年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1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1 专业化统防统治成效

1.1 建立发展服务组织

景东县于2011年建立1个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至2014年末已组建9个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其中工商注册2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以结合型为主,结合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结合工商注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从业人员960人,持证上岗250人,拥有防治机械550台,其中日作业能力达2 hm2以上的小型防治机械50台,主要以机动喷雾、喷粉机为主。

2019年,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6个,示范面积1900 hm2,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6.9万公顷次,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50.65%。

1.2 经济效益分析

1.2.1 降低防治成本

2011年统防统治试点实施680 公顷次,2012年起大面积推广实施6.93万公顷次,2013年实施6.8万公顷次,2014年实施7.1万公顷次,4年共实施20. 91万公顷次,主要在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上实施。据调查统计,专业化统防统治4年平均每亩次降低农药使用成本1.95元,4年共降低农药使用成本 611.5万元;专业化统防统治4年平均每亩防治成本为14.7元,农民自防成本18. 9元,亩降低防治成本4.2元,扣除降低农药使用成本,每亩降低防治成本2.25元,共降低防治成本705.58万元。2项共降低防治成本1317.08万元。

1.2.2 节约劳动力成本

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平均每亩减少施药1次,常规防治劳动力成本按每亩次计为2011年4元,2012年4.5元,2013年5元,2014年6元。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2011年节约劳动力成本4.08万元;2012年节约劳动力成本468万元;2013年节约劳动力成本510万元;2014年节约劳动力成本639.42万元;4年共节约劳动力成本1621.5万元。

1.2.3 粮食增收

经抽样调查,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2011年亩增收水稻30.1 kg、玉米25.4 kg、小麦20.3 kg; 2019年亩增收水稻32.1 kg、玉米39.8 kg、小麦29.7 kg。

1.3 生态效益分析

专业化统防统治严格按科学用药方案进行防病治虫,坚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与常规防治相比,平均亩次减少农药使用量20 g, 2011-2014年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20. 91万公顷次,共减少农药使用量 62.72 t。2019年,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6.9万hm2次,共减少农药使用量 16.28 t,比常规防治减少用药2次 ,减少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统防区内无人畜中毒,农作物无药害事故发生,农田、沟渠无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农产品无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保证了生产者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2 存在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当作一般性工作来抓,对防治组织的公益性作用认识不足,尤其是对统防统治在发展粮食生产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列入议事日程,没有摆在重要位置,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2.2 资金投入不足,机械设备落后

到2019年全县共有植保机械2.6万台,其中1.4万台为手动施药药械,“跑、冒、滴、漏”现象普遍,防治效果差。从2011 年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来,景东县投入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资金仅限于财政专项资金,没有注入农业企业等社会资金。目前,拥有专业化防治机械550台,以机动喷雾、喷粉小型机械为主,日作业能力在2 hm2以上的有50台,其余的日作业能力在1 hm2。与农民自防使用的手动式喷雾器相比,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的机动喷雾机械有进步,有效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治效果,但由于财力有限,所购置的机械与担架式喷雾机、风送式高效远程喷药机等大型先进机械相比,景东县的机动喷粉机械性能较差,作业效率偏低,不适应高秆作物和其他复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速度和防治效果。

2.3 组织发展不平衡

景东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乡(镇)之间、作物间发展不平衡。2011-2019年,全县共组建了9个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其中工商注册的2个专业化统防组织,1个在锦屏镇,1个在文龙镇,其他结合型的7个专业合作社分布在锦屏、安定、花山、大街、太忠等乡(镇),其他乡(镇)无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病虫害防治还是依靠一家一户式农民自防。另外,景东县专业化统防统治主要对象为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传统农业作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烤烟、蚕桑、果园、蔬菜等经济作物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专业化统防统治应随着结构调整在作物间平衡发展。

2.4 防治组织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

从2011年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来,虽然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有一定的发展,但开展统防统治活动局限于“五统一” (统一测报、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统一机械和统一施药),没有引入公司型的市场主体。在管理方法上,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契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运作方式上,主要以政府支持、农业农村部门引导,以政府提供免费“午餐”为主的代防代治,没有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服务难以到位,广大农户仍然承担着病虫防治成败的责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防治难的问题。

2.5 产业结构交错,制约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3.32万hm2,常用耕地3.13万hm2,其中山地占95.5%,坝子仅为 4.5%,地形复杂。加之近几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实行多种作物种植,连片的坝子也难以规模种植同一种作物。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发生不同的病虫害,造成防治时间、防治方法、防治用药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

3 对策与措施

3.1 加大各级政府对病虫害防控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建立“公共植保、财政投入”的理念,将病虫害防控工作提升到保证粮食安全的高度,将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管理体系中,明确资金投入、组织保障等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根据政策、资金等实际情况组织做好专业化统防统治监督和技术指导,以市场化的方式带动专业化组织的发展。

3.2 创新思路,提高认识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是大方向。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提高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公益性认识,切实把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开展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突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3个显著标志即:防控能力明显提升,切实减轻灾害损失;病虫害防控水平明显提升,切实提高防治效果、效益和效率;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率明显提升,切实降低农药使用量。

3.3 多渠道投入,更新设备,促进统防组织平衡发展

在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强化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和阳光工程机手培训等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全县范围内有规模的宣传周活动,做到“媒体报道天天有声,宣传标语村村可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广大农民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认知程度。在“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下,结合景东县实际,鼓励引导农资经销商、农业生产企业、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社会能人等,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

3.4 强化管理,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1. 加强服务组织的规范管理。病虫防治是一种经济行为,农户对防治成败承担责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市场化运作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完成这一责任的转移。农业植保部门要积极指导和帮助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对专业化组织的建立、服务合同签订、从业人员资质、防治效果评定、矛盾纠纷调处等进行制度规范,引导服务组织与农民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坚持开展全程承包服务方式,把病虫防治责任从农民中完全转移到服务组织身上,防治责任完全由服务组织承担。

2.加强技术指导。景东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仍处于初始阶段,其服务组织植保专业技术薄弱,农业植保部门要通过加强服务指导,提升服务组织的技术水平。一是要加强病虫监测预报,针对性地为服务组织提供病虫发生信息,要求《病虫情报》及时送达服务组织;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帮助服务组织培训专业技术骨干、机防手,促使服务组织逐步组建技术队伍;三是要帮助指导服务组织制定统防统治方案,指导服务组织制定科学的病虫防治方案,并要求每个防治战役开始前将防治技术方案报到县植保站备案,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防治不因用药、防治适期等因素有误而造成防治失误;四是要求服务组织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促使服务组织防治用好药、少用药。

3.加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部门在一手抓服务指导的同时,一手坚持抓监督管理,鼓励创新,边创新边规范,积极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有序发展。重点在登记备案、技术条件、合同签证、安全用药等方面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监管,对防治服务组织进行备案管理,定期公布规范化组织名单,建立健全防效评估机制,对损害农民利益的服务组织通报批评,妥善处理防治组织与农民的服务纠纷,加大安全用药和农药废弃物回收的监管力度,规范服务组织的田间作业行为。加强监管,并不是干预服务组织的正常经营行为,更不能包办代替,不搞强迫,不搞数字,而是重在引导,重在规范。通过规范管理措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服务质量,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发展。

3.5 加大产业化、规模化种植,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

景东县山地多,坝子小,耕地分散,难以形成同一作物规模化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加大产业结构扶持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有效流转土地,调整种植规划,实现同一作物规模化连片种植,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6 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病虫害专业化防控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好处和作用,逐渐接受有偿式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推进景东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植保专业化农药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山西阳高:植保无人机 春耕显威力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植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