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天

2022-03-18 05:48申利娜
河南电力 2022年3期
关键词:守岁腊八粥春天里

文_朱 寅 图_申利娜

许久没有去过书店,一次次被忙碌的工作、繁杂的家务还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琐碎事拖住了步伐……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终于得空走进了书店,经济的、社科的、文学的,还有热销正当红的书,真是名目繁多。在这万花丛中,《小小孩的春天》似暖风扑面而来,让眼睛因这片新绿而愉悦,让心灵在这份清新里荡涤。

怀揣着这本书回家,就像揣着一个春天,我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喜欢它青葱翠绿的封面,喜欢它纯真质朴的文字,更喜欢它那妙趣横生的插图。《小小孩的春天》是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少年儿童生活的故事,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串起了昔日美好的生活,串起了今日温馨的回忆。作为孙卫卫的同龄人,我被他的文字所打动,透过他的文字,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我的春天。

孙卫卫说:“这些文章,是我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对我来说,那是我最快乐的生活。虽然那时候缺吃少穿,但是,精神生活丰富,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可以让我高兴很多天。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而且,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不着急长大。”他的文字正如他的话一样朴实清新、真实自然,一两句话,就刻画出一个场景、一种心情,就那么自然地流露出感情、渗透着亲情,真是“用笔如有神”。在他的笔下,有《小时候的喜欢》《看电影》《吃腊八粥》《我的胆小》《喜欢书》《妈妈的头发》,故事很简单,有些甚至没有情节,却生动展现出小小孩的小小心境,就像春天里绿绿的嫩芽,静静地生长着,却、一下子就走进了人的心里。

印象最深的是《妈妈的头发》。“妈妈烫发成了爆炸新闻,引爆了整个校园,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妈妈的发型很好看,可是我却不高兴,大家都说她像个女特务。不久,妈妈又把头发恢复成青年头,再也没有烫过发。可妈妈那时还不到三十岁,那是多么好的年龄啊!”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记得家里唯一的一张烫发票,妈妈没舍得用,而是给我做了头发。那时我5岁,顶着一头卷发,美滋滋地照了许多照片。妈妈有着一手缝纫好手艺,可她却总是在给我们姊妹做衣服,从未想到过自己。现在我们长大了,每年我都要给母亲购置新衣,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年是给小孩过的》《吃腊八粥》,生动地刻画出孩子对年的期盼。那时的年,虽然辛苦,留下的记忆却是那么甜蜜,值得回味。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家那时住的是平房,爸爸总在门口支上一口大铁锅,烧上柴火,于是喷香的酥肉、带鱼相继出锅,我们这些“小馋猫”,围着锅台转,趁着大人不注意,抓一把吃食撒腿就跑,耳边是老爸的声音,“慢点,慢点,别烫着!”大年三十,说是守岁,可我总是熬不过去,耳边伴着妈妈踩缝纫机的响声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大年初一醒来的时候,枕边的新衣叠放得整整齐齐,我穿上新衣服,心里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小小孩的春天》里涌动着亲情和爱,在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中,传递着爷孙之爱、母子之爱,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他人。在《年是给小孩过的》中,“我和爷爷一起围着火炉守岁,爷爷整理一下我的衣领,说我又长大了,今年比去年高不少,他说要多吃饭,别老这么瘦。我长大一岁,爷爷奶奶就变老一岁。那时没觉得,等觉得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小时候的喜欢》中,“我自己学做皮影,需要妈妈帮我绾结。妈妈放下手头的活,一会儿绾一个,一会儿绾一个,一点也不烦我。”我们就这样在爱的包围中渐渐长大,父母却在慢慢变老,能否停下忙碌的脚步,多抽出点时间回家看看,陪父母亲人唠唠家常,报个平安。

《小小孩的春天》是写给孩子的,也是写给曾经是孩子的大人的。漫步在童年的小路上,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回到了童年的日子里。我愿意陶醉在春天里,做一个小小孩,愿春天和梦想永驻心间。

猜你喜欢
守岁腊八粥春天里
一起喝腊八粥
春天里
春天里
腊八节
过年啦
古人的过年诗
守 岁
守岁人
春天里
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