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维度下有效促进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2022-04-02 21:55闫相友
化学教与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情境创设化学教学

闫相友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科教育、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塑造健全的人格。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的三观有着重要作用。课堂中改变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以情感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师友组合、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多维度落实教学三维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核心素养;小组合作;教学评价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4-0032-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4.007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培养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班风正”方可“学风浓”。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推动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班级管理,是每一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依据国家课程安排,学生在八年级才接触到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化学。为什么要等到这时候才开始化学学科的学习呢?这是因为学習化学的前提是要对生活有一定的认知,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这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这样的添加模式注定了化学任课教师总是中途接班。八、九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旺盛期,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心理上趋向于成熟,思想上追求独立,情感上处于波动期,不希望仅仅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他们要做“小大人”。他们面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古语道“半大孩子,气死老子”,如果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采用的方法与学生不能产生共鸣时,对彼此都是一种伤害。如果你是一名化学任课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你的课堂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

1.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校事务数不胜数,化学课往往上成了班会课,以至于这个班的化学成绩是你所任课班级中最差的。

2.如果你是一名非常严厉的老师,学生们畏惧您的杀气,努力学习化学,虽然成绩很优秀,但是师生之间好像缺了一点什么?

3.如果你是一名非常强势的老师,没有摆正班主任和化学任课教师的角色,不能与其他任课教师形成合力,一味地要求学生学化学,班级中化学成绩虽然很优秀,但任课教师之间就缺少了一点和谐!

......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老师们没有参透化学教学和班级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

班级管理以育人为目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社会人,是变化中的人,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生物体。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明确为什么要育人,怎样去育人,要育什么样的人。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引导学生构建人生三观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化学,围绕生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一名化学任课教师,就要明确为什么教化学,怎样教化学,化学教什么。从管理育人到化学学科育人,实际上都是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实现的。作为一名学生要明白为什么学化学,怎样学化学,化学学什么。这些问题都直指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1]。宏观认识物质,微观探寻实质;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平衡的思想面对生活;推理论证寻求真理,模型构建简化人生;实验探究化解难题,改革创新促进发展;学习英模的科学精神,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用化学之美,塑造人格之魂。通过分析,你是否发现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与化学的育人功能有着惊人的相似。笔者在挖掘化学中的育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情惜缘,让化学课堂具有人情味

现在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是“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2]。很多新的课堂教育理论也提出要以观念为本、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作为一名化学任课教师,我们要挖掘化学教材中的情景教学点,探寻心灵共鸣的契合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不畏艰难,大胆创新的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胸怀天下、感恩自然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趋利避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努力打造学生喜欢的化学课堂。

1.惜缘——让情感成为课堂的中轴线

想必老师们都看过这句话:教书是一场盛大的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最后却只感动了自己。真是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曾经年少时,怕自己一个人考不好,现在怕一群人考不好;各位同学,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你若自我放弃我也无能无力[3]。面对这些话,着实让人感伤不已啊!

人生是一场修行,茫茫人海遇到彼此是缘分,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元素守恒观下,为何不好好珍惜彼此呢?化前世之恩仇,学人生之百味,唯情感不变,这就是人生之化学。

初中化学虽说是一门起始学科,但学科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4]。知识内容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使命感。再说化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的一些知识,即要解决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一些疑惑,如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自热火锅为什么会加热,隔空为什么能点火等等,让他们学过以后有一种“奥,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又要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体验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些就需要我们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必须为。另一方面,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化学的思想就是天地合一的大循环思想,化学讲求的是和谐,如:环境保护是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开采矿物体现了人与资源的和谐;质量守恒,体现了化学反应之间的和谐。

2.重情——让化学课堂更贴近生活学习是师生心灵交融的过程,在课堂生活中,老师一句诙谐的话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俏皮的动作,可以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趣味盎然,这种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若能坚持完善自己的各种语言机智,锤炼自己的各种语言,有分寸地渲染自己的语言,必将能赢得课堂。

化学知识本身就融合在生活情境之中,若课堂之中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内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内在化学素养的提升。有效的情境素材应具备“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不能片面地追求“新、奇、特”,甚至是为了情境而情境,上完一堂课后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了情境,而没有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成了无效的情境教学,甚至成了有害情境。

例如在学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导入新课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有一天,小明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听到妹妹的哭声,问她原因,妹妹说:“妈妈骗我,说这碗糖水已经最甜了,但是我喝着一点也不甜,怎样才能让它更甜一点呢?哥,帮帮我吧”。这可难坏了小明,接下来他应该怎么办呢?

在此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知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问题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再如在学习海洋化学资源时,设计了如下教学导入情境:(展示汉字“海”)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字,这个字读什么?有几部分组成?分别是?从字的表意上我们可以看出,海是人类之母,她的主要成分是?的确,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她用博大的胸怀,呵护着人类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却把苦涩的泪水深深地埋在心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她,了解她,试着去关爱她。......

通过小小的情境,既点明了本课主题,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有声化学,为化学课堂注入活力

初中化学知识以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同学们强化记忆,如若是单纯地死记硬背,难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为了让学生张开嘴、动起手,我们采用了

“有声”化学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口出声——大声读化学

大声阅读,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候课5分钟,在课代表的组织下,全体同学起立,大声阅读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起到预习效果;每天在小自习时间,找一位同学分享他所收集的化学小素材、生活小妙招或学习好方法等等,在展示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耳听声——让课本知识变活

鼓励学生创设情境、录制微课,用学生的视角看待化学。微课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配乐阅读,可以是課本内容的片段讲解,也可以是课本实验的演示及创新,也可以是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小探究。每节课展示一小段,定期进行最佳创意评选,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认知,在聆听中成就自我。

3.手绘声——让平面知识变立体

化学知识比较零散,内容比较多,暗含的规律也比较多,为了引导学生明确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准确把握各规律的注意事项,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开展了知识构建创意活动,章节主题手抄报评选活动(图1),在绘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解说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构建中培养学生的分类观、变化观、平衡观、符号观等。

三、树枝管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知识树、思维导图是现在常见的知识归纳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在班级管理当中,更适合于课堂知识的巩固落实。学习的反馈与跟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得再生动,要出好成绩,关键在落实。我在化学课堂中实行“树枝发散、师友组合、交叉监督、逆向连带”的学习模式(图2)。

在班级中一般选择4名化学课代表:

1号课代表:组织组长检查作业,检查预习导航及基础知识记忆情况。

2号课代表:组织组长检查预习情况,每天听写相应的知识点,批阅。

3号课代表:组织每天10分钟的学习情况,候课5分钟起立阅读。

4号课代表:收缴作业及试卷,组织批阅,挑选优秀和最差作业。定期评选优秀作业及优秀答卷。

四位课代表团结协作,及时向教师汇报完成情况,每人负责一个层次的学习督促。

每天上课前课代表都要完成的任务:

1.组织组长检查完成上一节作业及记忆情况、预习情况,完成的打好“√”。

2.到办公室找老师汇报上一节所学及下一节将要学习内容及检查情况。

3.利用中午、下午课空或静校时间听写上一节所学内容,收齐、批阅,填写汇报单。

4.每天早晨拿出10分钟时间读、背化学,课代表、组长跟踪好,切记!!

每次考完试后,课代表组织对小组长进行多维度的考核,施行原题补考达标制,在反复练习中巩固认知。在督促学习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又提升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四、班本课程,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昂首的第一步

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精彩的瞬间,尤其是化学课堂中具有灵性的内容有很多,为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积累的习惯,我在化学课堂中成立了班本课程研发团队。让每一位同学都是谋划者、参与者,让他们在化学课堂中找到自信!

1.成立课本情境研发小组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5]。在每个班中,组织成立了课本知识点研发小组,让学生寻找挖掘知识情境点和社会生活联系点,设计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途径,在小集体中建立娱乐源,定期组织知识点创新比赛(图3),使学生养成了随时随地研究知识的好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拥有了关心社会、热爱自然、注重修养的好习惯,有多篇成果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其中《芭蕉扇的灭火原理》《如何鉴别假元宝》《让背景音乐走进课堂》等情境剧在评选中获一等奖。

2.成立规律总结研发小组

好的规律、口诀可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在课堂中,选择一些思维比较灵活的孩子成立口诀、谜语研发小组,在试用中进行推广,定期开展金点子评选活动,让学生有成就感。虽然有些小规律在科学性上还值得商榷,但是学生的那份热情却是值得肯定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

1胶头滴管的使用:先排空后吸液,竖直悬空逐滴滴加,不能伸入,不能碰壁,不能横放、不能倒放,更不能放在实验台上,普通用后要冲洗,滴瓶之上不能乱。

2组成地壳的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洋鬼子,铝铁盖子,哪家没请)

3人体中的元素顺序: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羊弹氢弹,盖鳞甲,留那驴没)

4化学式书写的顺序:金在左,非在右;氧化物中氧在后。酸中氢要靠前;碱中氢氧要落后,盐中要按金酸写,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相碰归为零,要读请从后边来。

5离子不共存总结:酸性与碱性,冤家对头不能见。铵盐远离碱物质,弱酸见强要完蛋。难溶碱、盐要注意,相互离子要远离。若见以后必沉淀,共存之梦不实现。

3.成立生活化学知识搜寻队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小知识、小实验、小妙招,对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成立了生活化学小知识搜寻队,每天分享一条,比如如何减轻衣服的褪色,如何清洗银制品,如何洗涤衣服上的铁锈或圆珠笔油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增加了学生对化学课堂的期盼值。

4.详阅名著,成立化学知识点勘探队

很多名著、诗句、成语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可以挖掘出来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班中成立了详读名著找化学小队,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体会文人的思想情怀。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用化学的观点解释,合理吗?

石灰吟

明代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中你体会到文人的什么精神?蕴含了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呢?

这一些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又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将一些优秀的素材汇编成册,进行推广交流,增强学生的信心(图4)。

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探索的道路上,虽无鲜花相伴,但有掌声相随,虽未做出惊人之举,但有娱乐在心中。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平衡的理念,看待变化的问题,用生活的视角引导孩子们发现化学之美,体会生活之妙,用“中庸之道”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用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心中的担当。付出真情,用心教书,用爱育人,在快乐中前行,用娱乐的心态面对美好的明天,让化学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俞桂飞.基于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初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6):55-62.

[2]欧燕.践行生命课堂我们在路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26-26.

[3]韦夏利.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钟裕福.活用多媒体,提高化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2(16):182-183.

[5]吴玉美.基于情景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4):6-7.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情境创设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