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22-05-20 01:35
大众标准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产教技能

田 方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采取相应手段及措施进行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是当今时代我国特色化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的着力点及重要突破口,不仅能很好地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能为职业教育提供重要载体,使其更好地将服务产业、企业以及社会的功能发挥出来,平台建设水平的高低与质量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

1 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是有来源的,这一来源即有意识的相互性需求。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者之间,对其本质上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体现的便是相互之间的需求关系,这种关系对高职院校和企业提出要求,即两者需要始终做到对一种具有差异性互补特点的互惠往来关系的保持,这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以及创新链之间建立起有效连接的重要前提。对于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其衡量可以对以下两个重要标准加以运用:①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不是表现出一种持续性的上升之势;②以企业的创新发展为需求,职业教育是不是做到了对优质工业技术等技术性服务的不间断提供。产教融合恰恰是这样一种机制,以互惠为其建立的基础,可以实现对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以及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持续性满足,并由此而达到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目的。

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为突出的即“不匹配不适应”:①专业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之间存在着不相匹配的情况;②人才培养并不适应于产业、企业以及岗位的需求;③教学内容、科学研究内容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相匹配的情况;④教师具备的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并不适应于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以上四点不足是对高职教育与产业两者之间关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的体现,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将以上问题解决好,或是做到对各种不足的弥补,就需要向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本源回归,而进行产教融合,恰恰是其最为根本的要求与内容。可以说,平台建设不仅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以实现对以上问题的合理与高效解决,还能够补齐高职教育科研创新的“短板”,对其实现优质发展形成推动,除此之外,亦是开辟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及达到全球水平的高职院校的制胜法宝。图1所示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建设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对接政府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以及龙头企业4类合作对象,通过多维度与多层级的打造,以实际的生产项目为载体,全面开辟人才培养晋级创新格局。

图1 产业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示例

2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定位

2.1 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服务

进行科技以及工程技术等的创新,能够从战略层面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强化提供重要支撑,因而需将其作为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为企业,需要市场为其发挥导向作用,涉及到的任务非常多,包括构建对产学研进行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革并创新工程技术与科学技术等的体制机制等,战略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从严格意义上做到对技术创新,切实承担起高职教育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本就需要承担的责任。

2.2 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平台的建设需要为中小规模企业的工程技术等研发、区域的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与支柱产业的发展等提供优质服务。总的来说,即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一重要导向作用下,对行业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产教融合等各种相关需求的变化作出充分的把握,进行可以紧紧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跟随的平台及团队的培训,在平台建设的重要牵引作用下,实现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多元主体相互协同的体制机制的构建。

2.3 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以我国和相关国家已经具备的双多边机制为支撑,进行利益、命运与责任共同体的合力打造。国际化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这也是新时代发展对高职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来的历史性的需求。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而有效地寻求对国际化发展的拓展路径,由“一带一路”倡议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际层面加强同其他国家之间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标准输出等交流,以此更好地推动我国优质技术技能服务“走出去”重要目标的实现。

2.4 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服务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多元化的服务功能体现出来,而对人才的培养则是其最为核心的目标。只有建立起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技术攻关等诸多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实现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特色及亮点的彰显。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做到对“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基本要求及原则的遵循,密切结合平台建设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平台创新成果的产出,以此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接轨的推动作用。

2.5 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高职教育有着非常快的发展速度,不过从其教育模式上来看,成熟度并不高,目前所处的依旧是探索阶段。为了实现对我国高职教育世界品牌的全力打造,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进行优秀教育标准的输出。在高职教育世界品牌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挥着重要载体的作用,平台建设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彰显出来。

3 发挥“产业端——教育端”双向驱动作用,进行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

从本质层面上来看,“产业端——教育端”的双向驱动是对高职教育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作用的强调,通过双主体的形式,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教学相长。以往,相关方在进行技术技能平台建设之时,更多的是将单一的产业端或是教育端作为重点,强调的只是某一端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于双主体双向驱动作用的发挥明显不够重视。对此,平台的建设需要最大程度对双方利益的契合点进行挖掘,在更多赋能的强力支持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以地方产业布局为具体面向方向,高职院校需要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课程,对相应的发展与保障机制进行建立与健全。例如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大力培养、实训基地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优质服务、师资的有效融合以及社会的全面培训等,从真正意义上打通路径,助力专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等目标的充分实现。

3.1 在产业端的技术需求导向作用下严把服务入口关

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技术创新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基于这一宏观背景,高职院校应将其技术上的创新定位在对应用技术的研发上,将由理论至实践、由实训室至生产一线的技术转化的重要责任承担起来,从技术层面为地方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与理性增长无法与先进技术相脱离,而其传统产业也需要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改造与升级,所以,全面增强高职教育的技术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针对院校特色鲜明的先进工程等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好管理模式以及发展方式的创新工作,发挥出对支柱型工业、科技等产业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

3.2 在教育端的教研成果导向作用下严把服务出口关

一方面,做到对教学成果导向的坚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需要将集群效应高效地发挥出来,最大化协同育人效益,同行业领先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地理信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等一系列育人平台的构建,加强院校和企业之间科技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彼此兼顾,对“寓教于研”的育人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实现对专业教师团队创新、专业以及科研等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做到对科研成果导向的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密切对接无人机航测、智能测绘,对国家双高专业群——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内的优秀科研资源进行高效整合,进行相应科研团队的组建,从院级、市厅级以及省级不同层级,进行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研发平台的打造。有针对性、重点性的加大和区域地方经济的联系,和工业与科技等产业有着很高契合度的平台的支持力度,达到全方位覆盖校企共建共享科研平台的目的。从目标、计划、实施以及评价等全部环节展开,加强过程管理工作,探索出一条由低级向高级有序递进的优秀培育模式。

4 结语

进行产教融合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对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形成推动,加快产教融合进程,增加融合深度,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会有更强的适配性,对于人才的培养精准度也会更高,这些对于高职教育增值赋能以及适应性的增强均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产教技能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