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有“人文性”的数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

2022-11-17 07:24拉毛叶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人文性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拉毛叶

【摘要】数学的人文性在于“它是以数学的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它具有简洁性、高度抽象性、广泛的适用性,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数学,其人文性的彰显更具天然优势,这一方面源于中学生认知思维的特性,另一方面源于中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的特性.本文分别从“以数学故事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以数学活动作体验,进行探究交流”“以数学思想为内涵,注重学习评价”“以感悟内涵为重点,关注反思总结”“以环境创设为基础,深化文化素养”五个方面阐述具有“人文性”数学课堂的构建,以求更好地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人文性;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彰显数学课堂的人文性所面向的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构建人文性的数学课堂,一方面是要解决中学数学枯燥无趣且过于理性化的特点;一方面是为了增添数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让数学课堂更有人文性,这需要根据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构建,从数学的基本特性及数学教学方案双重角度入手.对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构建了“以数学故事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以数学活动作体验,进行探究交流”“以数学思想为内涵,注重学习评价”“以感悟内涵为重点,关注反思总结”“以环境创设为基础,深化文化素养”五项方案,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 以数学故事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

中学数学知识点中存在很多数学故事,这些数学故事的挖掘能有效彰显数学的人文性,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挖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落实.以数学故事为载体更需要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应最大化发挥数学故事的教学特性,结合学生认知情况科学化地设置问题情境,做到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例如 中学阶段的几何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模块,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在网络上搜集关于几何相关知识的历史故事,同时也会将这些历史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知相关知识概念.如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几何之父”.在金字塔建立初期,谁也无法勘测金字塔究竟有多高,甚至有人说“这种事情比登天都难啊”.但欧几里得听到后,哈哈一笑說“这有什么难的呢?当你的影子跟你的身体一样长的时候,你去量一下金字塔的影子多长,那长度便等于金字塔的高度”.此后,人们验证了欧几里得的相关想法,得出了一模一样的结论.学生在听完故事后纷纷感叹欧几里得的智慧,也被几何学相关数学魅力深深折服,无不表露出惊讶的神情.在完成相应故事的导入后,笔者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艺术性提问,如针对几何中的不同问题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数学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载体,它是一个既独立又融合的文化体系,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崇高的精神、精准的观点、融合的思维、特有的语言形式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既需要做到创新又需要做到融合.

2 以数学活动作体验,进行探究交流

具有“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既需要面向数学文化的彰显,又需要面向数学学科的实践.因此,在课程实施阶段笔者特意开展了数学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数学文化带来的感受,同时开展相应的探究交流活动,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感受,完成对数学文化的体验与交流.

例如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笔者根据相关知识概念的重点难点设置了实践化教学环节.如第一个扮演角色为商场经营者,通过学生间的沟通来对相关物品进行打折销售,如某件衣服拟打8折,应该怎么算,或者买3送1、满200元返40元购物券如何更有利于商场促销活动.第二个扮演角色为购物者,如作为一名购物者自己去商场买衣服,同一件衣服两个不同的厂家搞活动,如一件定价300元的衣服,A商家打8折,B商家满100元返30元现金.你认为自己应该选择哪个商家更划算?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有效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数学课程作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着重发挥数学学科的生活化效能,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设置游戏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笔者认为游戏激趣法符合“生本理念”原则,在实际课程中教师应着重应用好游戏激趣法这一方式,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高.另外,以数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学校方面应做好相应措施的实施与落实,结合课程教育理论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进一步深化数学“润泽”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3 以数学思想为内涵,注重学习评价

数学思想作为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特点,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到课程实践中,教师可将学习评价进行多元化处理,以评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的形成应将学科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笔者根据初中数学教材分析了三种数学思想方法,根据以下三种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

(3)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根据上述三种数学思想,笔者将具体的课程落实到了评价教学环节,如在完成函数相关章节教学后,笔者会开展一堂评价解析课,课堂上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三種.首先由教师概括出某一题型或者某一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然后由学生进行评价,如学生B评价学生A的回答,在完成相应回答后再由学生自我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这样既做到了学生思想的有效转换,又做到了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4 以感悟内涵为重点,关注反思总结

数学是深奥而具有哲理性的.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普遍已经形成,而单纯的只是讲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因此在具体的课程中,笔者设计了哲学性的课堂教学,旨在以富有哲学理论的课堂形式来化解数学学习的枯燥,同时也进一步彰显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具体做法为将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系做到以感悟内涵为重点,注重学习内容的反思与总结,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度化.

例如 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可设置深度教学方案.深度教学的本质是要求教师应从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探索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深度学习的内在关系,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思想客观联系起来,以更为有价值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思想的有效培养.而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应将相应的教学方式落实到让学生关注数学思想背后的价值上,帮助学生挖掘数学学习的意义,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的本质与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无论是数学学科的生活应用能力,还是数学学科的自然法则之美,都应作为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最终形成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

学生对数学思想学习过程的理解,直接影响其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而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掌握程度越深,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深度便越深.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时,也应注重深度教学方案的有效落实.教师可通过微课、慕课等学习平台总结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错题,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想去分析自身错误的本质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基础不牢固还是马虎不认真,结合所分析的数据来思考自身应该怎么做,以确保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5 以环境创设为基础,深化文化素养

营造良好的课堂数学文化氛围,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既需要保障硬件设施的投入与使用,也需要软件设施的扶持与帮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结合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符合知识点学习背景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中提升自身数学文化素养.

例如 人文环境的创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把握好中学人文环境创设的主要方向是确保班级内数学文化落实的重要基础.教师方面应围绕数学文化课堂构建要求,不断优化班级内的各项设施,通过设施的优化与创新来确保班级数学文化氛围的构建.数学教师可向班主任教师提出建立学科黑板报,每周的黑板报制作都与规定的学科相对应,通过班级内黑板报的建设管理来为班级内的学生普及相应的数学文化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围绕相关人文环境要求创设相应的人文素养竞赛活动,结合特定的数学知识点来构建特色化数学教育活动.如“探究几何与图形”类知识竞赛活动,用于相应的知识竞赛,通过活动的形式来构建特色化班级数学文化氛围,同时相关活动构建中必须要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最大化保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另外,教师可带领和引导学生提炼数学语言,如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教师可对某一些词汇进行分析.在学习平行线公理时,对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有且只有”一定要给学生强调是存在性与唯一性并存.

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必须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而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也必须要注重数学语言与符号的渗透,运用一些富含数学知识的文学性语言更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具有人文性.

6 结语

总之,数学的人文性是改变学生对于数学固有思维的重要手段,作为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注重数学人文性的有效彰显和渗透,这不仅是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课堂走向深度的主要标志.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数学人文性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地创新教学,以更好地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曹春莲.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2):20-22.

[2]姬亚,张海群.刍议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2(22):25-27.

[3]吕得林.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2022(20):78-80.

[4]刘艳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2(21):92-94.

猜你喜欢
人文性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