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情感处理及演唱特点

2022-11-21 22:24
黄河之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套曲舒曼旋律

丁 阮

一、“文学家”舒曼

罗伯特·舒曼(RobertA lex 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音乐发展长河里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对德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财富。舒曼于1810年生于德国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正因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为他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除了家庭所给予的物质条件,他个人对音乐的天赋和喜爱也是他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选自著名诗人沙米索所创作的长篇诗。舒曼创作中所体现的文学性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为艺术歌曲的选词大多贴近生活,把生活与美学联系在一起。其中,时代审美也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审美就是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最终体现在作品里面。所以,在演唱舒曼作品时,能由衷感受到他作品散发出来的文学中的美与情感。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在艺术歌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二、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色

舒曼与克拉拉的婚姻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在他们共同抗争了四年之久才最终得以结婚。这段艰辛的爱情斗争的经历以及终于如愿以偿的婚姻,使他的创作迸发出无限的灵感和热情。带着爱情的圆满和未来生活的畅想,他将自我全部的情感融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便是这段时期的产物,这部套曲正是在他们结婚前两个多月完成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这首作品中的诗歌,来源于德国抒情诗人沙米索(Chamisso,Adelbertvon),他十分擅长于叙事歌谣以及浪漫曲方面的写作。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语言虽然不够华丽却极富有美感。在他的写作中,常常把关注点放在自然和人生上面。这首长篇诗《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沙米索笔下一个普通少女的凄美爱情的自述。长篇诗被划分为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描绘了少女一生的爱情生活,从一个女人初恋相知到结婚生子再到另一半去世女人守寡。在情感方面,这种刻画的心理极易引起多数人的感情共鸣。1840年,舒曼在一次偶然之中看见这篇诗作,被沙米索笔下描绘的少女的故事深深吸引,创作灵感一触即发,将他看到的沙米索刻画的故事写进了《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舒曼在创作时,通过细腻的音乐语言,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少女内心情感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深刻地表现出沙米索创作的意境,极具有感染力,容易引发大众的共鸣。

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情感与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的演唱区别于歌剧音乐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更注重对内心细腻情感的表达,对演唱者具有一个很高的要求标准。艺术歌曲追求的从来不是舞台上的震撼,音量上的宏伟,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声音里的情感和修养。沙米索笔下少女的一生被舒曼谱写下来,对一个少女一生爱情故事进行刻画,有害羞心动有期待幸福也有悲欢离合。

女主人公的人设是一位十九世纪的少女。演唱第一首时,要对少女的羞怯感进行一个把握。演唱时要注意对气息的保持,语言上的流畅,声音上的控制。第一句中“ihn”和“sein”这两个词比较重要,时值上一定要保持住。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德语语言上的特点,每一句词结尾的辅音是德语歌词的一大特点,一定要演唱出来。作品第二首第一句“Er,der herrlichste con allen”进入一定要肯定,同时要注意弱起着一细节。情感上,要把握住对爱人的仰慕。这首作品中间部分的演唱需要特别注意,一种纠结感要表现出来。在第四十二小节上的“wahl”,出现在了最高音上,情感上到达一个小高潮,对爱情的渴望。第三首作品使用的是类似于宣叙调似的朗诵式写作手法,演唱时需要富有激情,歌词的颗粒感与弹性要充分得到体现,女主人公的受宠若惊的情感要得以展现。在结尾时作渐弱渐慢处理,让听众有余地去想象。第四首作品整体旋律十分优美,幸福感一定要表现得丰满。这首作品对气息要求很高,一定要保持连贯饱满,要有控制地去演唱出内心的幸福感。第五首作品是整部套曲中速度最快且语言十分丰富的一首,对语言要求很高。德语中所独有的双辅音结尾如“befriedigt”,每一个音都要咬清楚。正因为语言难歌词多,换气一定要自然。六拍时值的“mein”要注意做渐弱处理。结尾的“freudig scheidend aus eurer schar”是跟好姐妹的告别,所以带有一抹淡淡的忧伤的情绪。第六首作品的是女主人公即将拥有孩子内心的堂皇不安,钢琴伴奏烘托下的不安要表演出来。第七首作品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表白,已为人母的充实以及贯穿全曲的喜悦之情。歌词中“wonne(欢乐)”“Lust(喜悦)”“Gluck(幸福)”透露出来的幸福感。最后一首是丈夫去世所带来的打击感无力感,女主人公的悲伤欲绝的表演是这首的重点。

(一) Seit ich ihn gesehen op. 42.1(自从遇见他)

作为套曲中的第一首作品,运用的是歌曲中常用的二段体的结构。虽然是二段体,但旋律又有一点变化在里面。这首作品为降B大调,速度是小快板(Larghette),刚开始的两句是全曲的动机,三拍子结构的运用十分明朗。整个旋律具有宣叙调的特征,又具有咏叹调似的抒情性,这种配合将少女初遇爱人时内心的不平静刻画得惟妙惟肖。歌曲的前半部分是小调形式,描写出她内心对爱情的苦恼。在逐渐推进中形成高潮,内心矛盾的特性也在此到达最高处。在第4小节中,和声上是不协和音的运用,旋律中变化音以及半音的运用,对少女的内心活动起到一个烘托的作用,在歌曲快结束的时候,动机再次出现,渲染了女主人公内心情绪的不安。而我们不难发现,附点节奏在这首作品进行了多次使用,反复出现的附点节奏也是对内心的一个描述,让我们也能体会到那种少女的娇羞与怦然心动。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而非是把自己的感情完全暴露在听众的视角之下,让人不禁产生更多遐想。

(二) Er, der Herrlichste von allen op. 42.2(他比一切都高贵)

这首作品采用了复三部曲式来进行写作,以亲切活泼的表情开始创作。降E大调,4/4的节拍。伴奏部分运用柱式和弦,连续的八分音符是这首作品的一大特点。前半部分是对第一首感情的延续,少女内心活动的开始,对爱人感叹与爱慕。虽然作品很像宣叙调,但却又在宣叙调基础上更加流畅。从第十小节开始重复,突出对爱的“他”的强调——“我爱的他,比任何人都要高贵”。到中间部分速度开始慢下来,对爱人相见时,生动形象地对犹豫、挣扎的内心进行了刻画。在钢琴伴奏的音乐部分,间奏时巧妙地运用着歌唱开始的旋律,是女孩内心的自述。在结尾歌曲的主题再现,感情却不再像开始那么激动,而是增加了一份自卑在里面,内心是纠结的,对爱人的爱意和对自己的不自信,也为下一曲进行了铺垫。

(三)Ich kann's nicht fassen, nicht glauben op. 42.3(我没有把握,我不敢相信)

这首作品是一个单三部曲式作品,小调开始。作品上来一个音都没有给,直接以一个“f”强的表情记号开始,这样的创作更能体现少女的惊措。从速度上来看,该乐曲为快板。在钢琴伴奏织体上,主要运用的是柱式和弦。这首作品人物内心形象十分突出,朗诵式的旋律反映了女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级进的旋律以及反向跳进的使用,增添了少女的意外感。在作品的B段,创作上形成了对比,抒情式的诉说,“我没有把握,我不敢相信”体现出来。紧接着,连续的切分音的使用是女主人公激动内心的刻画。在后面再现的部分,速度慢下来了,在速度和强弱上形成了对比。情感的转换为下一曲埋下伏笔,也是女主人公身份转变的开始。

(四)Du Ring an meinem Finger op. 42.4(戒指在我手上)

这部作品是整部套曲中最受欢迎且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曲。女孩的美梦终于得以实现,望着手中的戒指,即将要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这首作品为回旋曲式,伴奏部分采用了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节奏平稳,钢琴伴奏与歌唱部分相呼应。乐曲的旋律给人充满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对爱情的美好感叹以及婚姻的美好向往。想象着戒指真的戴在了女主人公的手上,即将成为你的妻子,期待已久的爱情重要成了现实,内心无限感慨。开始自然流露的情感,在第十四小节开始情感递进。第二十五小节开始,快速且重复的八分音符填满了钢琴部分,作品推向了高潮,体现女主人公内心的那份坚定,渐强渐快的手法推动着情绪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又回到了乐曲开始部分的主题,女主人公表达了对以后幸福生活的展望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之情。

(五)Helft mir, ihr Schwestern op. 42.5(亲爱的姐妹,快帮我装扮上)

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运用了采回旋曲式,在伴奏织体方面多为分解和弦,并对作品中情绪的烘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朗流畅的伴奏织体带动了作品的整体气氛。因为这首作品讲述的女主人公婚期来临,婚礼前姐妹们来帮她打扮陪伴她步入爱人身边,这种心情是难以形容的激动。这首作品的调性也是从降B大调经历转调又回到降B大调,如同他们的爱情,最终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第三十四小节,高潮到来,持续了六拍的高音足以表达出女主人公内心激动的心情。六拍的高音之后又平和下来,在第四十三小节又回到了开始的速度,回到了开始的欢乐氛围。然而在音乐的最后,有一小段转向了降G大调,表达了女主人公不想跟亲爱的姐妹分离告别,内心的淡淡忧伤。在作品处理中,通过不同的速度以及强弱的对比,体现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六)Süßer Freund, du blickest op. 42.6(亲爱的,为什么这样惊慌)

这首歌曲的结构采用简单明了的单三部曲式,G大调。开始得谱面上写着慢板,亲切的。以慢且弱的旋律开始,简单且连贯的钢琴伴奏下旋律平稳进行。整体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人生中即将会迎来新的生命,心中对生命及生活的无限感慨与爱意。从少女到一名母亲,人生角色发生了重要改变。乐曲开始处是一个弱拍上的两拍半时值的长音,轻柔的力度开始,注重音乐的连贯性。在音乐进入B段之前,作品开头的旋律再次出现,是对女主人心情的一个延续。而在音乐的B段,调性发生了转变,转到了C大调。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明朗宽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最后再现了开始的部分,速度变化为慢板,舒展的音乐情绪由此展开,最后作品在缓慢中结束陈述,女主人公的心情也从又惊又喜转化为了轻松愉悦,她开始期待着孩子的到来。

(七)An meinem Herzen, an meiner Brust op.42.7(你在我心里,在我怀里)

在整部套曲的这首作品中,女主人公已经与刚开始少女内心的单纯爱情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歌曲由三个乐段组成的,D大调,三个乐段速度越来越快,感情是在不断递进的。初为人母的女人的喜悦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音乐开始处的两个和弦中,情绪需要非常快的进入,想象着唱着歌给自己的孩子听,用亲切愉悦的音乐去讲述;左手伴奏型在二十六小节出现变化,从分解和弦到柱式和弦,拥有孩子的喜悦通过柱式伴奏达到顶点。在歌曲的最后段落中,歌词与开头相呼应,女主人公的幸福感也通过音乐传递了出来。可以说,这首作品其速度快、歌词多的特点,也为演唱者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八)Nun hast du mir den ersten Schmerz getan op. 42.8(你如今终于给我带来无限悲痛)

本曲是整部套曲中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一个由独立乐段构成的一段体曲式结构,慢板,由六个乐句组成。以d小调三和弦开始,讲述了女主人公丈夫去世给她带来的悲痛,在绝望痛苦中的叙述。这首作品的风格类似于宣叙调,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戏剧性,用内心独白来讲述心爱的人离开了人世间内心的悲伤。其中不协和和弦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作品忧郁的氛围,很好地渲染了内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女主人公的不幸。从整体的音乐与情绪上来看,这首作品是整部套曲的结束,也是整部作品的伊始。在最后钢琴的伴奏音乐中,回到了套曲第一首的音乐主题,作曲家在这里写作了很长的一段后奏,缓缓地流淌着第一首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作品的完整性也得以体现,不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给人充满无限的感慨与深思。

结 语

舒曼在艺术歌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令人震撼的,他将浪漫发挥到极致,对后来作曲家在艺术歌曲领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这部套曲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以及思想的重要体现。他通过音乐语言讲述了少女的一生,即从少女到结婚生子再到中年丧夫,既有抒情性又充满戏剧性。《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也是本人十分喜欢的一部声乐套曲,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套曲舒曼旋律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给你的信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