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编民歌《兰花花》的情感分析与演唱技巧

2022-11-21 22:24李玉梅
黄河之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儿化陕北曲子

李玉梅

一、《兰花花》的创作背景

歌曲是以延安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为依据编创而成。故事讲述的是兰花花与一名红军战士相识相恋的故事,而后红军又去山西东征,兰花花只好与红军战士就此分别。而后兰花花的父母将她强行嫁入地主恶棍的儿子,地主儿子死后,又被嫁到一个长相丑陋至极,满脸旮瘩和雀斑的富人家。兰花花被施加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不堪忍受悲惨的命运,思念成疾在24岁的时候抑郁而终,留下了一双儿女。红军战士凯旋而归时得知兰花花被迫几次嫁人最后病逝的事情后极其悲痛,一病不起。在医院治疗时开始构思起怀念兰花花的相思之歌,因对兰花花念念不忘,便开始整理住院时写下的曲子让父老乡亲们传唱,随后在固临、绥德和延安等地传唱开来,后来又被延安鲁艺音乐工作人员收集整理传遍了陕甘宁边区,甚至在全国各地流行。

二、《兰花花》的情感分析

歌曲《兰花花》按照曲式特征和情感转变,总体分为五部分。这五个部分每段风格特点所表达的情绪也都各不相同,而把握每段情感的变化和发展掌握曲子的情感则是唱好歌曲的灵魂所在。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兰花花的赞美,曲子开头以高亢激昂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歌曲主人公兰花花的赞美之情,描述了兰花花美丽动人、青春灵动、人见人爱的人物形象。那时的兰花花让女生羡慕,小伙儿倾倒,而这里的美好也恰恰是为后面的命运转折埋下的伏笔。所以在这一段中的演唱中要情绪饱满,以轻快明亮的音色表达对兰花花的赞美之情。同时还要极力烘托出歌曲中浓厚的陕北民歌的韵味。第二部分情绪发生了巨大转折,兰花花被迫出嫁,旋律和节奏直线下滑,整段歌词也随之充满沉重的气氛,随着一段节奏紧凑氛围紧张的间奏的过渡,整体气氛开始变得沉重、悲伤。从这里开始速度相比之前要慢了一倍,演唱者的情绪一下就被带入了到兰花花沉重压抑的情感中。歌词中“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速度渐快、情绪激动,最后在“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明显能感受到主人公急迫无奈之情,出嫁已成为现实,结束了第二部分。演唱时情绪要一次一次递进,重复的歌词要与前一个形成强烈对比。兰花花在这时带着对情哥哥的不舍却不得不服从的无奈之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部分兰花花开始反抗,迎亲时兰花花咒骂周家猴老子的场景,强烈表现了兰花花的悲愤、反抗之情。情感进一步升华,暗示兰花花决定反抗。演唱时要把这种悲恨交加的情绪抒发出来,最后一句“后晌我兰花花走”要及时收回来,把速度放慢情绪稳住为后段的散板埋下伏笔。第四部分兰花花准备出逃,这部分的节奏为散拍子,要以紧打慢唱的方式表达兰花花内心复杂的情绪,既担心被抓,又希望能够见到情哥哥的矛盾情绪。第五部分描绘的是兰花花出逃成功与情哥哥相聚的场景。表现出兰花花的极度喜悦也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在结尾处慢下来。最后旋律再现了第一段音乐元素首尾呼应,回到原来的羽调式上,让歌曲的风格更加突出,点明主旨。

三、《兰花花》的演唱技巧

这首改编民歌《兰花花》在风格曲调上保留原来曲子的陕北信天游风格、特点。在演唱过程中对唱词的处理和旋律特点的掌握上我们也尽量沿用这一特点,采用原汁原味的陕北地区民歌方言唱法。再加上自己平时演唱积累的扎实基本功,三者的完美结合让歌曲更加细腻,完美。

(一)唱词的处理

在歌曲演唱中需要采用方言、儿化音、变化音和装饰音来修饰歌曲,在曲调上更加体现出浓郁的陕北民歌风格特点。

方言的处理。在歌曲第一段唱到“生下一个兰花花”中的“生下(sheng xia)的发音变成了“生下(seng ha)”。第三段“撇下我的情哥哥”中的“我”要发“e”音。这些发音的转变直接影响歌曲整体风格的呈现,也是对民族风格的尊重。

儿化音的处理。在歌曲的第一段中儿化现象比较多。比如歌曲开篇第一句中的“线”会被唱成“线儿”。“兰个英英的彩”中的“英英”会被处理成“英儿英儿”。“实实的爱死个人”中的“人”被处理成“人儿”等等。这种儿化音在陕北方言中比较常见,也非常符合陕北民歌中的曲风特点。表现出陕北人民豪爽的性格,而在这些儿化音的演唱中又对演唱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唱时要注意咬字和儿化音的处理,在演唱时注意咬字不要用力过猛,面部肌肉要放松不能把音咬得太死。口腔和肌肉也要充分放松,为牙齿留出缝隙好让舌头翘起后弯让儿化音从牙缝中自然吐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陕北民歌的位置比较靠前,所以在演唱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歌唱位置,不要让声音“掉下来了”。

语气助词的应用,语气助词在歌曲的作用诸多,在该歌词中多次出现了“哟”这一语气助词,“一时三省的女儿哟”“咱们两个死活哟“我见到我的情哥哥哟”“有说不完的话呀”这些“哟”“呀”都起到了抒发感情的作用。所以演唱时要用陕北方言来演唱,才能更加生动准确的表达思想感情,展现社会内容。

变化音与装饰音的处理。歌曲还运用了很多的变化音。在很多的乐句末尾都有设置变化音。间接表现出陕北民歌的婉转灵动风格。歌曲第一句结尾这个“线”字总共有六拍的时值,la音占了前五拍,在第六拍时却突然跳转到了高音“re”上。歌曲结尾处的大跳音与歌曲开头首尾呼应,让曲子进一步强调主题。变化音的出现为乐曲增添了灵动色彩,让曲子更加灵动。曲子装饰音也用得都十分巧妙,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多个地使用装饰音。比如歌曲第一句中最后一个“线”字就加上了倚音作为装饰音,用“656”修饰“线”。还有第二句“兰个英英的彩”中用装饰音“35”修饰的“兰”,用“53”修饰的“英”用的也是十分的巧妙,一句中出现了两次修饰音。所以演唱者需要在装饰音的地方反复练习,更准确地把这个特色表达出来。

(二)呼吸的运用

歌唱的呼吸是歌唱中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如果呼吸解决不了,那么就无法进行歌唱。呼吸,顾名思义就是呼气和吸气,在歌唱中要注意吸气药要深,所谓气沉丹田就是要求气息一定要深、稳,保持两肋打开的状态,小腹用力收紧,后咽壁要立柱,整个人的状态要站直,保持重心要稳。在歌唱时面部表情自然放松,情绪激动,自信昂扬的状态,控制好气息,均匀吐气,注意在歌唱中呼吸不能僵硬,气息向下,声音往前送,从而形成两股对抗的力量。歌曲开始部分“青线线那个蓝线线儿”,“五谷里那个田苗子儿”,这两句最后尾字是一个六拍子的延长音,在演唱时会因为气息不足而无法完整表达,所以在演唱时要均匀分配气息,同时气息要深,歌唱要强弱的对比控制好。当演唱到“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中的“三”字后要声断气不断,声断情不断,表现出兰花花此时无依无靠,万分悲伤的气氛。在演唱到“三板子吹来,两板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两遍重复的词,情绪一遍比一遍递进,此时的演唱更应该激动,悲愤,呼吸一定要深。在演唱到“兰花花下轿子来……后晌我兰花花走”,这里演唱时情绪很激动但不能因为情绪起伏而气息上浮,小腹收紧,后腰用力支撑柱。最后演唱到“手提上羊肉…这一段,快弹慢唱,要把握好节奏,将情绪发挥到淋漓尽致。再见到情哥哥时的激动,哭腔式地唱出来,这是她得到了自由与解放。将所有的辛酸与悲哀全部迸发而出,所以这句可以说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她向往与情哥哥的美好生活即将到来。在演唱整首歌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变化,把自己当作兰花花,才能更好地将歌曲的内涵表现出来。

(三)旋律特点的掌握

除了对唱词的研究之外,对作品旋律特点的掌握在歌曲的演唱技巧中也尤为重要。这首曲子节奏词句工整,层次分明。经过改编后作品围绕着“说媒—逼婚—反抗—自由”这条主线运用戏曲中紧打慢唱的手法,讲述了兰花花不向封建社会低头争取婚姻自由的魄力。成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幸福的兰花花。下面我们将根据歌曲每一段的旋律特点分析演唱时需要注意的演唱技巧。

曲调高亢、富有张力的旋律特点。曲子的第一段音调高亢,用两次四度跳跃充分显示了歌曲的张力。而这两段中运用的“甩腔”也是曲子的一大特色,演唱者运用这个演唱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气沉丹田。如果气息不稳很容易让曲子听起来漂浮不定,根基不稳。高音甩出去的时候口腔肌肉要放松,直接全力甩出去。

由乐转悲、由快到慢的旋律特点。在第二段的演唱中旋律开始转调,由G调转到C调,旋律特点也由前两段的欢快,明朗转为舒缓悲凉。在演唱时速度要放慢一倍,可以适当运用“哭腔”渲染气氛。用悲凉的唱词感染听众,让听众不自觉地被带入歌曲氛围中。

言辞犀利、由悲到愤的旋律特点。歌曲第三段中,唱词开始变得犀利。表达了兰花花的反抗精神和对猴老子,以及这个旧社会的怨恨。演唱时要吐字清晰,干脆利落,带着悲愤的情绪演唱。在第四段中描述了兰花花逃跑的场景。歌曲节奏紧凑,张弛有度。演唱者这里要渲染出惊险激烈的氛围,营造出紧张揪心的效果。

欣喜若狂、誓死不分的旋律特点。歌曲最后一段,旋律回到G调。演唱者要带着喜悦激动的情绪,着重描写兰花花逃婚成功的喜悦之情和死活要和情哥哥在一起的决心。进而表达兰花花不畏封建压迫,努力追求幸福,表现新时代女性的抗争精神。

这首作品旋律在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独特的表述方式,是一首多调式、拍子变换勤、音域跨度广、情绪起伏大、表现力强的作品。演唱者只有充分把握每个段落的旋律特点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

(四)情感表达

在歌曲前奏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是一种激昂高亢向上的旋律线条,带有戏剧色彩,所以从开始就要将情绪带入,把自己当成兰花花,与听众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在开始演唱歌曲时从激昂的情绪要转换成一种赞美的情绪“一十三省女儿哟,数上那个兰花花好”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十三个省的女儿就数兰花花好,是陕北人对高原女儿的赞美词,可见对她由衷地赞美。曲子中间部分讲述的是兰花花嫁入周家,是悲剧的开始,所以此时悲痛的情绪有感而发,到“兰花花下娇来…找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那一座坟”,此时情绪更加悲愤,那种反抗的情绪表现得更加强烈。演唱时的强弱和速度也要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推进。曲子到最后“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两个死活哟常在一搭”从逃出了来之后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以及想要马上见到自己的情哥哥,紧拉慢唱,无法言语的激动之情要从演唱和神情中表现出来,让观众深切体会到那种美好的结局。

结 语

本论文通过对王志信改编的陕北民歌《兰花花》作品的研究和分析,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这首曲子的故事内涵。表达对那些生活在《兰花花》时代背景下无数被压迫,迫害的女性的怜悯惋惜之情。同时也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个和平、富强、民主、自由的时代而感到幸运。■

猜你喜欢
儿化陕北曲子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有趣的“儿化”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我的初心,就是为群众解除病痛——路生梅在陕北的50年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党建地图·陕北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年
北京话(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