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柑橘介壳虫的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技术

2023-03-21 16:58詹生威
东南园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柑橘

詹生威

摘要要:柑橘是福建尤溪的优势特色果树之一,近年来受介壳虫危害较重,产业发展受阻。通过调查发现尤溪县柑橘介壳虫盛发期为4-6月和9-11月,2个发生高峰期在5月和10月,种类包含矢尖蚧、褐圆蚧、橘臀纹粉蚧、长尾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和吹绵蚧等7种。柑橘介壳虫的防控是一項综合、绿色、可持续的过程,其中农业防治是基础,可从合理密植修剪、免疫诱抗和套种生草方面着手;物理防治直接、有效,可利用粘虫胶带实现监测与防控并举;生物防治安全、有效且持久,可应用天敌昆虫和施用生物农药;化学防治不可缺少,可适当使用高效、低风险的化学农药。

关键词:柑橘;介壳虫;综合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6.66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774(2023)06-0464-04

Occurrence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Scale Insects on Citrus in Youxi County

Zhan Shengwei

(Youxi Joint Terrac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enter,Sanming,Fujian 365100,China)

Abstract:Citrus is one of the dominant characteristic fruit trees in Youxi county,Fuji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scale insects have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the citrus and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itrus industry. Through investiga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high occurrence stages of citrus scale insects in Youxi County were from April to June an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with two peak periods in May and October,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es of citrus scale insects included Unaspis yanonensis,Chrysomphalus aonidum,Planococcus citri,Pseudococcus adonidum,Ceroplastes japonica,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 Icerya purchasi. The control of these scale insects is an integrated,green and sustainable process. Agricultural control is the basis,which mainly including reasonable close planting and pruning,immune induction and grass interplanting. Physical control is direct and effective,and the adhesive shellac belt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nd control main scale insects simultaneously. Biological control is safe,effective and persistent,and natural enemy insects and biological pesticides can be applied. Chemical control is indispensable,and efficient and low-risk chemical pesticides can be used appropriately.

Key words:Citrus;Scale insect;Integrated Control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柑橘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5 224.8 hm2和9.4万t,各占全县果树总量的85.5%和89.2%,其主栽品种有金柑、芦柑、脐橙和瓯柑等,“尤溪金柑”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柑橘产业也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1,2]。但近年来,因介壳虫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不仅引起柑橘树体的落叶、落花、落果和植株长势衰弱,还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而加重危害,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柑橘的品质、产量和经济价值。柑橘介壳虫喜阴湿,常群集在柑橘树的叶片、幼芽、嫩枝和果实等部位,由于虫体背部覆盖较厚的蜡粉或蜡壳,不易被识别和防控。为此,本研究以尤溪县柑橘主要产区管前镇等5个乡镇的种植基地为观测点,调查介壳虫的发生动态及种类,并介绍介壳虫的综合防控技术,助力当地柑橘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  调查地点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试验调查地为尤溪县柑橘主要产区管前镇、八字桥乡、洋中镇、坂面镇和联合镇等5个乡镇的柑橘种植基地,分别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为调查对象,其中管前镇和八字桥乡为金柑,洋中镇为瓯柑,坂面镇为芦柑,联合镇为脐橙,各柑橘种植基地面积均在6.67 hm2以上,树龄6~10 a,肥水和病虫正常管理。

1.2  调查方法

2021年3月~ 2022年2月,每个基地以棋盘式取样法随机选取10株柑橘,每株取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随机取1根30~40 cm的枝梢,作好标记定点调查、记录所取枝梢上的介壳虫总数,于每月1日调查1次,统计介壳虫的田间发生动态。调查期间采集相关柑橘介壳虫,送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协助分类鉴定;以形态特征最显著的雌成虫为主进行标本归类,参考《福建昆虫志》[3]和《柑橘病虫害速诊快治》[4]在体视显微镜下鉴定其种类。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柑橘介壳虫田间发生动态

柑橘介壳虫在尤溪县柑橘主要产区田间发生动态的变化辐度较大。2021年3月,介壳虫数量还维持在较低水平,接着开始逐步上升,到4月时仍不高;4月之后,每个基地50根枝梢的介壳虫数量开始急剧上升,并在5月达到顶峰330头;6月初,介壳虫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6、7月,介壳虫数量急剧下降,到8月降至谷底,往后逐渐回升;9月之后,介壳虫数量又快速上升,至10月达到顶峰174头;尔后又开始陆续下降,至2022年1、2月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图1)。

2.2  柑橘介壳虫种类

通过对尤溪县柑橘主产区的介壳虫调查,结合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和文献比对,初步鉴定为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褐圆蚧Chrysomphalus aonidum、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长尾粉蚧Pseudococcus adonidum、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和吹绵蚧Icerya purchasi。7种柑橘介壳虫形态特征如下:

矢尖蚧,雌成虫体长2.8~3.5 mm,宽1.4~1.9 mm,前端尖、后端宽,中间有1条明显纵脊线,整体扁平,形似箭尾;体棕红色或橙黄色,胸部长度约占体长的1/3,明显分为3节。

褐圆蚧,雌成虫直径1.0~2.0 mm,介壳圆形、扁平,中部隆起,厚而坚硬,褐色;蜕皮壳点位于中心,呈脐状,桔黄色或红褐色;虫体倒梨形,头胸部最宽,胸部两侧各有一刺状突起,臀板边缘有臀角3对。

橘臀纹粉蚧,雌成虫体长3.0~4.0 mm、宽2.0~2.5 mm,呈长椭圆形或宽卵形;虫体粉红色或黄绿色,体外被白色粉狀蜡质所覆盖,分节明显,体缘有18对白色蜡丝,最后1对最大。

长尾粉蚧,雌成虫体长2.5~3.5 mm、宽1.5~2.0 mm,呈长椭圆形;虫体黄褐色,背覆白色蜡粉,有17对白色蜡丝,尾端2根蜡丝几乎与虫体等长。

日本龟蜡蚧,雌成虫壳体长3.0~4.0 mm、宽2.0~4.0 mm;体外湿蜡壳很厚,白色或灰色;蜡壳圆形或椭圆形,壳背向上盔形隆起,表面有凹陷将背面分割成龟甲状板块。

角蜡蚧,雌成虫体长4.0~5.0 mm、宽3.0~4.0 mm,呈长椭圆形或椭圆形;体外被白色蜡壳,背中部向上隆起几乎为半球形,尾端伸出一短角突。

吹绵蚧,雌成虫体长4.0~7.0 mm、宽3.5~4.6 mm,呈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体橘红色或暗红色,表面生有黑色短毛,背面被有白色的蜡粉和絮状物并向上隆起。

3  小结与讨论

尤溪县柑橘介壳虫种类包含矢尖蚧、褐圆蚧、橘臀纹粉蚧、长尾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和吹绵蚧。该类害虫田间发生动态的变化辐度较大,2021年3-4月总体数量不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主要是此期气温刚回升,该虫刚从越冬状态恢复,还未开始大量活动和产卵;4-6月介壳虫数量达全年最高水平,是该虫的第1盛发期,主要是此期环境温湿度适宜,该虫为害新梢、嫩叶和幼果,种群数量激增;6月之后介壳虫数量开始下降,并在7-8月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是此期天气逐渐炎热,该虫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加上天敌的控制,介壳虫数量迅速减少,是该虫种群的衰退期;8-9月气温有所下降,介壳虫数量逐渐回升,再次进入发展阶段;9-11月介壳虫数量又开始回升至较高水平,为该虫的第2个盛发期,主要是此期气温又降至适宜范围,加上柑橘秋梢抽发也有利于该虫繁殖,但峰值低于第1个盛发期,可能是由于此期环境相对干燥,而该虫又喜阴湿,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11月之后介壳虫数量又开始下降,至2022年1月和2月均维持在低水平,主要是此期随着气温明显下降,不利介壳虫扩繁,该虫逐渐进入越冬状态。因此,加强监测、把握虫情,加强柑橘介壳虫种群上升发展阶段的防控,是有效抑制其田间数量的关键。

4  综合防控技术

柑橘介壳虫防控应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控措施,以实现该类害虫的绿色、可持续控制,提高柑橘的品质、产量和经济价值。

4.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柑橘介壳虫防控的基础,通过农业措施来提高柑橘生长环境的质量,增强植株自身的抗虫能力,增加柑橘园自然天敌数量,可从根本上遏制介壳虫的发生和为害。首先合理密植,每667 m2植50~60株为宜,结合修剪及时清除带虫枝,提高柑橘园和树冠通透性,不仅有利于柑橘植株生长,还可减少虫源;其次结合肥水,增施EM菌液或种植业用植物酵素,既能促进植株生长,又能激活植株自身免疫防御系统,诱导、增强植株抗虫性;同时套种白三叶、紫云英等生草,不但能够提升土壤肥力,还能为天敌提供栖息环境;此外冬季及时清园,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降低次年介壳虫发生基数[5-7]。

4.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控害手段,不仅可以监测介壳虫的发生动态,还能有效地减少虫口数量,实现监测与防控并举。于春季介壳虫从越冬中恢复前,在柑橘树干基部缠绕黄色粘虫胶带,定期更换胶带,不仅可粘着介壳虫低龄若虫,了解该类害虫发生动态,还能兼治其他害虫,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

4.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控害方法,可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保持柑橘园生态平衡,有利于实现介壳虫生态调控的良性循环,在作物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柑橘园介壳虫数量还较低时,通过释放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矢尖蚧蚜小蜂等天敌昆虫及施用白僵菌、绿僵菌和矿物油等生物农药,可有效控制介壳虫种群数量[8]。

4.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防治病虫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绿色、可持续控害措施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严格控制禁用、限用的化学农药,注重施用高效、低风险的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并注重与生物农药轮换、交替使用,延缓介壳虫抗药性的产生。当使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措施后仍无法将柑橘介壳虫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推荐轮换使用100 g/L吡丙醚乳油1 250~1 750倍液和22.4%螺虫乙酯懸浮剂3 500~4 500倍液等药剂喷雾1~2次,可快速压低介壳虫种群数量[9]。

参考文献:

[1]曾颖. 水果行业内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尤溪县为例[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2019.

[2]陈世平. 尤溪柑桔产业发展成效显著[J]. 中国果业信息,2010,27(10):54.

[3]陈福如,杜宜新,阮宏椿,等. 柑橘病虫害速诊快治[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4]黄邦侃.福建昆虫志 第二卷[M].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敖礼林,任火英,敖艳,等. 柑橘介壳虫的危害及综合高效防控[J]. 果农之友,2021(9):39-41,54.

[6]李翠英. 柑橘介壳虫的综合防治[J]. 四川农业科技,2012(12): 38-39.

[7]赵琦,韦党扬,张成萍,等. 柑桔粉蚧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柑桔,1994(3):23-23.

[8]傅龙顺. 柑桔介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概况[J]. 昆虫知识,1996(1):53-56.

[9]李廷玉. 尤溪县柑橘园粉蚧优势种调查及防控药剂筛选[J]. 东南园艺,2023,11(5):340-344.

(责任编辑:黄雄峰)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柑橘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犬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家禽疫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性问题探讨
幕燕森林公园植物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控建议
柑橘“湘军”再升级之绊
柑橘实蝇防治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