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调查分析

2023-03-21 22:23屈正辉江姗姗朱云君杨松敏王睿昕彭东辉
东南园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现状

屈正辉 江姗姗 朱云君 杨松敏 王睿昕 彭东辉

摘要要:探究当前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墙体绿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通过对福建省7个城市主城区墙体绿化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7个城市主城区的255处墙体绿化中,共调查到植物37科53属60种,其中天南星科为优势科;墙体绿化应用形式有6类,以攀援式为主,板槽式、模块式等形式也有出现;公共建筑的墙体绿化应用率高于居住区建筑。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存在景观分布不均、植物种类单一、配置方式传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提升墙体绿化的观赏性,并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墙体绿化;植物资源;建筑类型;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74(2023)06-0471-10

Survey and Analysis of Urban Wall Greening Appli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Qu Zhenghui,Jiang Shanshan,Zhu Yunjun,Yang Songmin,Wang Ruixin,Peng Donghui*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urban wall greening in Fujian Province,and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wall greening. A field survey of wall greening in the main urban areas of 7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was conducted,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its application was analyzed. A total of 60 species,37 families and 53 genera were investigated in 255 greened walls in main urban areas of 7 cities,among which Araceae Juss. was the dominant family. There were 6 types of wall greening application forms with climbing type as the main one,and the forms of plate groove type and modular type are also appeared.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wall greening in public building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uildings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The wall greening application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has problems such as uneven landscape distribution,less plant species,and traditional configuration,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above problem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rnamental nature of wall greening and to improve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urban ecosystems.

Key words:Wall greening;Plant resources;Building types;Current status of applications

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普遍存在绿化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1],加之其所带来的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严重危害着居民的身心健康[2,3]。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增加绿化面积,解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从业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墙体绿化是垂直绿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指在与地面相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建筑物表面进行的绿化[4],具有扩展绿化空间、美化城市面貌、提高生态效益等多种功能[5,6],在城市绿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福建省作为较早开展城市立体绿化工作的省份,相继于2010年、2014年和2015年出台《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福建省实施城市立体绿化暂行办法》和《关于贯彻实施<福建省实施城市立体绿化暂行办法>有关规划管理意见》等文件[7],发展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墙体绿化存在植物种类缺乏,且存在维护成本高、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等问题,现阶段缺乏对墙体绿化植物种类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尽管已有较为完善的政策指导和部分技术规范,但具体实施效果却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的植物资源和应用现状调查分析,旨在为福建省主城区的墙体绿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沛,截至2021年底,城区绿地率40.7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2 m2,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3 a居全国首位,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

1.2  调查范围

通过团队前期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文献,共选取了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分布较为集中且具有代表性的7个城市的主城区,分别是:福州(鼓楼区、仓山区、马尾区、长乐区、晋安区)、莆田(涵江区、秀屿区、荔城区)、泉州(丰泽区、鲤城区)、厦门(湖里区、思明区、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漳州(芗城区)、龙岩(新罗区)、三明(三元区),涵盖了沿海和内陆山区两种区位类型以及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此外,这7个城市在区域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2021年7-8月对福建省7个城市的主城区255处室外墙体绿化现状进行调查,记录墙体绿化所处位置、建筑类型、应用形式、植物种类、数量及生长状况等,并对其景观效果拍照保存。后期数据整理时,使用公式植物应用频次=该植物出现的样地数/总调查样地数对进行计算。植物生长状况评价标准[8]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现状

本次调查的255处墙体绿化,依据所处的建筑类型可将其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区建筑两类。其中,公共建筑的墙体绿化应用率远高于居住区,达68.6%,多出现在酒店、餐饮门店、商业广场等盈利性场所以及学校、办公楼、企事业单位等。以莆田市最为显著,为94.6%;仅有泉州和龙岩两市的公共建筑墙体绿化占比低于居住区建筑,分别为25.9%和37.5%(表2)。结合植物生长状况可知(表3),福州市的墙体绿化植物生长状况最好,生长状况为优的占比达82.6%,如福州东街口地铁商城入口处(图1),墙体绿化不仅美化了裸露的建筑外墙,在降温降噪、净化空气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漳州市和莆田市的墙体绿化植物生长状况则略差,差的占比分别为15.4%和13.5%。

7个城市墙体绿化植物应用种类的排序为厦门市 >漳州市 >福州市 >莆田市 >泉州市 >三明市 >龙岩市,其中厦门市的墙体绿化植物种类最为丰富,龙岩市的最为单一,如图2所示。

2.2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植物种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常用的城市墙体绿化植物共60种,隶属37科53属(表4)。其中,天南星科(Araceae Juss.)的植物种类最丰富,为6种;其次分别是葡萄科(Vitaceae Juss.)5种、桑科(Moraceae Gaudich)4种。

由表5可以看出,炮仗花、地锦、光叶子花和三叶地锦应用最为广泛,且生长状况较优。地锦、三叶地锦生长速度快,且覆盖面积大,能在较短时间内营造出较为理想的景观,因而被大量运用;光叶子花和炮仗花的花期长,且花色艳丽、花型优美,因而广受青睐[9-11]。同时在调查样本中,仅有丝瓜、假连翘、萼距花等3种植物生长状况为差或极差,难以发挥较好的墙体绿化作用。

2.3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植物生活型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植物中有常绿类植物42种,占比70%;落叶类15种,占比24.6%;由于地理条件差异,还存在3种植物介于常绿类与落叶类之间。由表6可知,按照生活型可分为乔木、藤本、草本、灌木和多肉类5大类。其中草本植物占比最高,达33.3%,常用植物有碗蕨、五爪金龙、花叶万年青、合果芋、花烛;其次是藤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分别为30.0%和25.0%,它们具有重量小、根系破坏力弱、枝叶茂盛遮蔽性好等优点[12],因而被广泛的运用。在调研样本中统计到的乔木主要以小株型为主,并部分辅以容器进行栽植,主要原因是墙面的结构和承重无法承担体型大、根系发达、茎干直立的乔木和竹类植物,因而占比较低。

2.4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植物观赏特性

由表7可知,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植物以观叶类植物为主,占比达55.0%;观花植物占比13.0%;而观果类植物仅占8.0%。此外,以光叶子花、百香果为代表具两个及以上观赏部位的植物合计占比23.0%;忍冬则是唯一可以观花、观果和观叶的植物种类,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观赏性,是良好的墙体绿化植物。

2.5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形式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形式主要有6类:板槽式、模块式、布袋式、攀附式、铺贴式、框架式,如表8、图3所示。攀附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在7个城市中均有出现,占比达86.3%,该形式见效快、易打理,维护成本低,最为经济有效 [13]。福州和厦门两市的墙体绿化应用形式最为丰富,各有4种,除常见的攀附式外,较为先进的板槽式和模块式也均有应用,具有良好的景观和生态效益。

3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问题

3.1.1 墙体绿化景观分布不均,居住区应用力度较弱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工作虽开展较早,但推广进度相对较慢,覆盖范围有限。本次调查共统计到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255处,主要以公共建筑居多。主要是由于公共建筑具有公共和商业属性,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且墙面绿化具有占地小、营造简单且价格低廉等优势,能够快速改善该区域的景观和环境[14]。而大部分居住区的垂直绿化形式则主要以便于居民打理的屋頂花园为主,墙体绿化仅见于有专门物业进行养护管理的高档现代小区。

3.1.2  缺乏地域特色植物,且季相变化不明显

本次调查发现,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的植物种类仅60种,不同城市和区域间的植物种类极为类似,个别植物长势较好而成为优势种,这与Santamour[15]提出的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的10%种群数量理论相违背,缺乏科学合理的结构。墙体绿化相较于传统的绿化方式,种植密度更高,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层次结构单一会减弱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同时,对于乡土植物的挖掘力度也不足,缺乏地域特色。此外,墙体绿化植物配置缺乏季相变化,景观效果营造欠佳。

3.1.3  应用形式较为传统,缺乏新技术的应用

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形式多为攀附式,以地锦、炮仗花为代表的多年生植物自然攀附,应用形式较为陈旧,且攀附式植物的管理维护较为粗放,疏于管理则会导致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达不到预期;新型墙面绿化技术虽有所应用,但力度较弱,仍处在起步阶段,仅在个别地区有所出现。如泉州作为同样拥有沿海区位条件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墙体绿化应用形式全部为攀附式,缺乏新技术的应用。因此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3.1.4  地区之间的墙体绿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受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存在市与市之间、以及市内各辖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墙体绿化的应用数量和应用形式上。突出表现为沿海城市墙体绿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墙体绿化应用广泛,且部分城市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墙体绿化应用形式;而位于内陆山区的城市如三明、龙岩,其墙体绿化水平则偏低。

3.2  建议

3.2.1  统筹长远发展,扩大墙体绿化规模

建议相关部门增强对墙体绿化的关注,制定和完善城市立体绿化标准,弥补标准方面的不足[7],并更新现有标准,确保长效机制。同时,为墙体绿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给予政策帮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墙体绿化项目在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实施;建立跨城市的合作机制,促进地区间的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墙体绿化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水平。

3.2.2  科学配置植物,提升墙体绿化效果

在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的应用植物名录中,五爪金龙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虽长势较好,但极容易影响到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建议在墙体绿化中应用;炮仗花、地锦、三叶地锦、光叶子花、异叶地锦、碗蕨、花叶万年青、合果芋、花烛、鸡矢藤和百香果等植物则可作为主要应用植物,并辅以其他长势较好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从而确保结构层次的丰富稳定。科学配置,合理选择,通过多种植物的配置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如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观叶、观花、观果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出四季常绿、有景可赏的墙体绿化植物景观;还可选用花大色艳或具有蔓性枝条的季节性草花,丰富墙体绿化的色彩和渲染节日气氛[16]。针对植物种类单一的现状,具体植物选择如下:

应优先利用乡土植物资源,如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忍冬、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Tobler) Rehder)、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花叶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var. variegata Redh.)、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 H.L.Li)、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a Bergmans)等福建省本土植物,这些植物普遍具有耐旱耐热、喜光照和少病虫害等优势;同时,还可引进其他气候条件与福建省相似的省份的物种,如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 Bosse)、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Yieh)、仙羽蔓绿绒(Philodendron xanadu)、巢蕨(Asplenium nidus L.)、金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Variegatum)、花叶青木(Aucuba japonica var. variegata Dombrain)等。以上植物可满足福建省大部分城市的墙体绿化需要。

内陆山区城市因与沿海城市存在一定气候差异,对植物的耐寒和耐旱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前者的基础上可选择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 var. henryi)、木通(Akebia quinata(Houtt.) Decne.)、冠盖藤(Pileostegia viburnoides Hook. f. & Thomson)、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 Lam.)、龙须藤(Phanera championii Benth.)、野葛(Pueraria montana var. lobata(Willdenow) Maesen & S. M. Almeida ex Sanjappa & Predeep)、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銹毛忍冬(Lonicera ferruginea Rehder)、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五彩苏(Coleus scutellarioides (L.) Benth.)等植物[17]。

在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植物种类可增强墙体植物的景观地域性和群落稳定性,最大程度发挥墙体绿化的生态和景观效果。避免使用黄葛树、榕树、构树等根系发达的乔木,以防对墙体造成破坏。

3.2.3  加大科研投入,丰富墙体绿化形式

政府和园林科研部门应与地方高校展开合作,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增加墙体绿化科研投入,探索并推广新的墙体绿化技术,如板槽式、模块式、布袋式等。建设墙体绿化新技术应用试点,进而实现植物的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1],既可提高整体应用水平,又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3.2.4  健全管理机制,总结养护管理经验

相关管理部门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和细致的养护管理,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创新养护管理方式,并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除此之外,还需通过多渠道向公众普及墙体绿化的意义,并采取相应的提示、防护手段。

4  结论

墙体绿化作为缓解绿化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绿化方式的崭新突破,也是未来城市绿化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福建省城市墙体绿化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得知,目前在城市墙体绿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继续深入开展墙体绿化工作,从而促进墙体绿化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带来长足且深远的景观、生态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璐,周金火,李荣彩,等.泉州市城区垂直绿化现状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93-16895,16898.

[2]尚全明.深圳地区垂直绿化现状及植物墙技术发展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7):43-48,2,201-202.

[3]Palermo S A,Turco M. Green Wall Systems: Where Do We Stand?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410: 012013.

[4]谭国栋.墙体绿化在园林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5,288(12):163.

[5]Teotónio I,Silva C M,Cruz C O. Economics of Green Roofs and Green Walls: A Literature Review [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21,69: 102781.

[6]Addo-Bankas O,Zhao Y,Vymazal J,et al. Green Walls: A Form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Green Buildings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21,169:106321.

[7]翁佳华,梁静.福建省城市立体绿化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建议[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8,59(5):8-11.

[8]杨松敏,牛沐奇,林敏,等.福州市室内绿墙现状调查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20,574(10):62-66.

[9]王晓帆,冯嘉仪,翁殊斐,等.热带园林4种木质藤本植物叶性状与环境适应能力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9(3):166-171.

[10]杨学军. 立体绿化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

[11]武晓燕,唐源江.三角梅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4(5): 40-43.

[12]杨茜. 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调查与景观评价[D].南宁:广西大学,2020.

[13]Medl A,Stangl R,Kikuta S B,et al. Vegetation Establishment on “Green Walls”: Integrating Shotcrete Walls from Road Construction into the Landscape [J].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17,25: 26-35.

[14]孫雅雯. 福州市商业建筑绿化调查和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22.

[15]Santamour Jr F S. Trees for Urban Planting: Diversity Uniformity,and Common Sense [J]. C. Elevitch,The Overstory Book: Cultivating Connections With Trees,2004: 396-399.

[16]孙向丽,王银,覃复慧,等.苏州城市墙体绿化调查分析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6):52-56.

[17]罗婵娟. 三明市区垂直绿化及景观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责任编辑:钟海丰)

猜你喜欢
应用现状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应用现状思考
以安徽省皖北农村为例试析小型汽车在农村应用现状及市场前景
以安徽省皖北农村为例试析小型汽车在农村应用现状及市场前景
体育游戏在重庆大学体育课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探讨POCT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