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属性在实务中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4-18 06:10常译文
吉林金融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人民银行公允会计信息

常译文 魏 巍

(中国人民银行辽源市分行,吉林辽源 136200)

一、会计计量属性产生及其发展概述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产生

会计计量是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金额记录的过程。从古代社会的自给自足发展到现代的商品经济,会计计量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古代社会,以物换物为主,不存在计量属性的概念。随着进入商品社会,货币交易逐渐普及,会计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体系,会计计量属性也在这个背景下产生。

(二)计量属性的历史演进

最初,历史成本具有重要地位,会计人员选择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随着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财务人员开始研究会计计量属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理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学界经历了会计计量属性的萌芽时期、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时期和公允价值发展时期,我国的会计计量属性发展历程与之相似。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优缺点对比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计量是财务会计人员选择的基本计量属性,具有明显的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换算的复杂性使其不足逐渐显现。历史成本的优点包括:第一,历史成本是过去实际发生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第二,计量程序简单,资料易于获取,操作性强。然而,当价格明显变动或交易时间不同时,历史成本将与当前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决策没有益处。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相辅相成,具有一定的优缺互补特点。重置成本的计量方法决定了其获得的信息是现时成本,而不是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准确评估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技术升级迭代较快,机器更新换代较快,企业很难获取有效的重置成本,此时只能依靠估计。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式因区分半成品和产成品而不同。它的优点是计价合理,能够随行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资产未来的实现能力,体现稳健性原则。然而,它仅适用于计量部分资产,使用范围较小。

(四)现值

现值是财务管理中常用的价值评估方法,在日常财务处理中并不常见,但对于某些具有融资性质的资产或负债款项支付,可能要求按现值入账。现值的优点是不仅反映了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还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然而,该计量方式的缺点是会计人员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的预测存在主观因素,无法给出准确值,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要求操作性较高,难以确定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其次,公允价值的获取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会计数据具有主观性,可靠性无法保证;最后,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可能被用来操控利润,并且收集该信息所需的成本较高,容易得不偿失。

三、会计计量属性在实务中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反映出不同的经营成果。因此,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参考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一)会计目标和用户需求

会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直接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如果会计目标是追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那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而如果会计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决策有用观可能更适合。

(二)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计量属性的选择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计量属性应该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准确的测量,并且能够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例如,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需要有相对活跃的市场来支持。

(三)物价稳定性

物价的稳定性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也有影响。如果物价变动频繁,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能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重置成本或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

四、结论和建议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实务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根据会计目标的不同,可以选择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作为计量原则。其次,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和物价的稳定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此外,还应基于各种计量对象的特征来确定计量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应充分考虑会计目标和信息需求,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对决策的有用性。

二是针对不同的计量对象,选择适合的计量属性,确保计量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其特征和价值。在可行的情况下,可以综合使用多种计量属性,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会计信息。需要注意计量属性的操作性和物价的稳定性,确保计量结果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应不断完善和调整计量属性的选择,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业务需求。

五、对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思考与启示

区别于企业和一般政府部门,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能较为特殊,兼具了政府会计与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这决定了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计量属性和核算原则的选择应该更加审慎。首先,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目前实行收付实现制,这一选择能够适应预算管理,反映预算资金的收支及流向,有助于评估预算执行情况。而随着业务发展,人民银行在金融市场与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公开市场交易,持有有价证券、外汇等资产,金融资产愈加多样化,单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引入权责发生制。这符合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能更好的记录人民银行各项业务活动情况和财务收支状况,反映的会计信息也将更加真实、可靠。其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民银行引入权责发生制和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有利于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央行会计信息的比较和衡量,提高人民银行会计信息的决策性和有用性,增强经济预测和决策效能。

猜你喜欢
人民银行公允会计信息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2020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
河北省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