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3-05-11 16:31李莎谢慧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梅尼埃突聋选穴

李莎 谢慧

前庭系统(中枢、外周)与人体平衡密切相关。外周前庭,包含三个半规管及椭圆囊、球囊,是前庭系统的感受器。急性前庭综合征是国际前庭疾病分类之一,表现为①急性发作的头晕或眩晕,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②前庭功能障碍,出现自发性或凝视诱发性眼震,姿势障碍或步态不稳等;③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变及其他前庭疾病。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病变主要涉及前庭感受器,在中医学中属于“耳眩晕”发作期范畴。耳眩晕的病机多为虚实夹杂,发作期以实证多见,与“风邪”“痰浊”相关,失调的脏腑涉及肺、肝、脾、肾。

中医治疗有内治、外治。中医外治多基于针灸理论,包含普通针刺、灸、推拿、耳针、针刀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疗效颇佳,往往能在短时间内为患者缓解痛苦而被接受。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包含疾病众多,本文将从常见疾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梅尼埃、前庭神经炎)进行综合分析。

1 常用中医外治疗法

1.1 针刺疗法

1.1.1普通针刺 普通针刺指毫针刺法,在耳眩晕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现有的研究中,少有单独针刺,多与中药、西药联合治疗。如宋晓琳[1]采用主穴+随证配穴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前庭神经炎,发现患者眩晕程度明显减轻、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临床中,普通针刺治疗耳眩晕,有单穴治疗,也有多穴治疗,更多运用多穴治疗,疗效均佳。

单穴治疗者,多刺激百会穴,因百会为百脉之交会处,具有“升清降浊”“振奋阳气”等功效。李伟[2]治疗眩晕,常规西药+针刺百会,效果满意;其要求重刺激百会,出现明显得气感,如头压重物并长时间留针。单穴治疗者,尚有依据解剖位置,选用针刺刺激者,如周启鑫[3]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突聋伴眩晕取得良好效果。

采用多穴治疗者,所选穴位,有非传统经穴,而是个人或前人经验的应用,如“泥丸八阵”“项三穴”“五风穴”“晕听区”等。廖逸茹[4]等发现针刺“泥丸八阵”可有效缓解眩晕残余症状。王歆婷[5]等针刺项三穴联合西药治疗可使眩晕发作的时间迅速缩短。吴炜[6]等发现针刺五风穴及晕听区可缓解眩晕症状,促进前庭功能的代偿及平衡功能的恢复。

多穴治疗者,多采用主穴+辨证配穴的方式治疗,且选择的穴位不限于头部,多遍布全身。如崔莎莎[7]等选择主穴(百会、听会、水分等)并结合证型(肝阳上亢、痰湿中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配穴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多穴治疗者,也有不辨证取穴,采用固定穴位;如武锋[8]等采用西药联合固定针刺方案治疗前庭神经元,试验组眩晕症状明显缓解,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1.2针刀 针刀疗法治疗前庭性眩晕的研究较少,是现有研究中明确指出用于耳眩晕急性发作的中医外治法。文献报道,主要运用于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疗效颇佳,往往5分钟内起效,24 h内效果稳定,能迅速缓解患者平衡障碍、头昏、眩晕等症状,总有效率超过80%[9]。针刀疗法的具体操作位置在后项部,共计9个治疗点,由于单次刺激量较大,在一次病程中,仅治疗1次。

1.1.3电针 电针法将电刺激与毫针刺法相结合,可模拟毫针得气,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案是针刺得气后选择部分腧穴进行电刺激。近年来,电针法治疗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以突聋伴眩晕为主,治疗方案包括针刺+电针,针刺+电针+药物,电针仪所接腧穴以耳周为主。如董明雪[10]治疗突聋伴眩晕,针刺得气后,听宫、外关、旁2、旁1接电针仪,4个疗程后,眩晕症状明显缓解。此外,尚有不同电刺激参数对治疗效果的研究。姜思媛[11]等采用药物+普通针刺+电针的方式治疗突聋伴眩晕,在2Hz、连续波及2 Hz/50 Hz、疏密波组效果最佳。

1.1.4头针 头针是使用针具刺激头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头针治疗方案有单独应用也有结合其他方案者,刺激的头部诸穴既有传统经穴,又有标准头穴线。如杨庆堂[12]头针联合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元,总有效率达97.73%。

1.1.5耳针 耳针法采用多种针具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针具有揿针、王不留行籽等,方案多为联合治疗。如陈雅芳[13]等治疗虚证前庭性眩晕,采用耳穴埋针+西药+穴位敷贴的方式,有效率为87.5%,且6个月内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

1.1.6水针 水针即穴位注射法,将药物的理化刺激和穴位的作用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体现。水针疗法治疗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研究较少,多为联合治疗,注射的药物既有中药提取物也有西药,以治疗梅尼埃病为主。如胡美玲[14]等治疗突发性聋伴眩晕采用地塞米松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安全且有效率高。

1.1.7揿针 揿针为皮内针法,可较长时间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埋针的穴位可以是传统经穴也可以是耳穴、头穴线等。如梁云[15]等治疗突聋伴眩晕,采用揿针埋针治疗,结果显示眩晕症状改善有效率90.91%。

1.2 灸法

1.2.1艾灸 艾灸治疗眩晕病,多为联合治疗,选穴以头面部为主。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有直接灸、隔姜灸、隔盐灸、艾条灸等。如黄聪敏[16]采用隔姜灸患侧耳区联合西药、针刺治疗突聋伴眩晕,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1.2.2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新型”天灸,将药物贴敷于穴位处。柯清月[17]等应用小半夏合茯苓汤穴位贴敷人体腧穴并联合西药治疗眩晕,总有效率97.37%,治疗后DHI评分明显下降。

1.2.3温针灸 温针灸将艾灸和针刺相结合,用于既需留针又需艾灸的疾病。近年来,有关温针灸治疗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研究较少,主要是温针灸治疗梅尼埃病。

1.2.4特殊灸法 有研究者将传统艾灸法改良成脐腹灸等,治疗耳眩晕,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高月[18]等采用脐腹灸治疗梅尼埃病,总有效率为96.8%。此外,尚有使用古灸法治疗耳眩晕,如朱朝玺[19]使用火龙灸结合针刺治疗气血亏虚型梅尼埃病取得良好效果。

1.3 推拿

推拿法治疗耳眩晕,主要为辅助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如闵自强[20]等运用推拿手法联合西药治疗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缓解头晕、耳鸣症状上有优势。

2 常用针灸方案

中医外治法治疗外围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研究,以针刺最多;治疗方案包含固定腧穴、总体辨证选穴及主穴+配穴辨证选穴,均以耳周、头部选穴为主。

固定腧穴的治疗方案,不同的研究者,选穴亦有差异。杨庆堂[12]采用双头维穴、晕听区、百会穴治疗前庭神经元。姜思媛[11]等治疗突聋伴眩晕穴选患侧耳门、风池、听宫、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有关辨证选穴,茅利玉[21]等治疗梅尼埃病实证取风池、内关、太冲、完骨、听宫、百会,虚证取肝俞、百会、肾俞、风池、足三里。梁云[15]等治突聋伴眩晕,取患侧翳风、听宫、耳门、听会,风热上扰者加外关、大椎、曲池、合谷,肝胆上扰加丘墟、太冲、中渚,痰火郁结加脾俞、大椎、丰隆,气滞血瘀者加血海、膈俞,肾精亏虚加关元、肾俞,气血亏虚加气海、足三里、脾俞。

总之,风池、百会、内关、足三里、太冲等是治疗梅尼埃病的常选腧穴[22];听宫、翳风、听会、耳门、风池等耳周腧穴是突聋伴眩晕的常用腧穴[23];关于针灸治疗前庭神经炎的研究较少,尚不足以探讨选穴规律,有研究者联合应用百会、头维、晕听区[12]治疗该病也取得了不错疗效。

3 针法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耳眩晕的针法研究,有“温通针法、调神针法、温督祛霾法、利水祛湿针法、引气归元针法、发蒙针法、通督醒脑针法”等。针法的研究,是在对疾病病因病机认识上,选择相应针灸处方,这也是一种辨证选穴的治疗方案。其中,温通针法具有“补、通、温”作用,覃贤梅[24]等认为梅尼埃病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故据此处针灸处方“风池、听会、耳门、率谷、瘈脉、完骨、百会、合谷、四神聪、照海、太冲、太溪”。崔莎莎[7]等认为痰湿是梅尼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应采用“利水祛湿法”,以“百会、听会、风池、水分、中极、水道、阴陵泉”为主穴。

4 小结

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发作时眩晕症状使患者感到恐惧,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药物主要是前庭抑制剂,但有抑制前庭代偿的风险,前庭康复起效时间较长。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方法众多(尤其是针灸),疗效确切,可迅速起效,能尽快缓解患者痛苦,这几乎是药物干预无法比拟的。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发生,影响因素众多,单一的治疗方案可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多学科综合性治疗应该是其规范化治疗的方向,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性可为其提供参考。此外,现有的研究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有效率高,但缺乏规范化的随机对照研究,且大部分的研究是基于联合治疗,且起效的机制不明。如何选择方案,如何操作,如何治疗才能使得患者获益更大可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梅尼埃突聋选穴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分析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梅尼埃病的研究进展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