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2023-05-12 00:17赵一臣董一华李宗伦刘泉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赵一臣 董一华 李宗伦 刘泉

摘要:林果业是我国具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全国林果主产区,林果业更逐渐成为其地区重要支柱性产业。文中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总结新疆吾尔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其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1)政府领导,市场引导;2)科学规划,重点建设;3)科技引领,创新驱动;4)产业融合,绿色发展;5)保障耕地,稳步调优。

关键词: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9546(2023)03-0066-05

DOI: 10.12344/lczcyj.2023.04.06.0001

赵一臣,董一华,李宗伦,等.新疆特色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J].林草政策研究,2023,3(3):66-70.

Strategie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eciality Forest Fruit Industry in Xinjiang:A Case Study of Bortala Mongolia Autonomous Prefecture

Zhao Yichen1 Dong Yihua2 Li Zonglun1 Liu Quan3

(1.Academy of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714, China;2.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Institute,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10, China;3.Bayannur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Bayannur 015000,Inner Mongolia, China)

Abstract: The forest fruit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ndustries with advantag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Xinjiang boasts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hich makes it a dominant forest fruit producing area in China. The forest fruit industry has grown into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in Xingjiang. With Bortala Mongolia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peciality forest fruit in Xinjiang,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forest fruit development, including:1) Stressing the leading role of government and the guiding role of market; 2) Planning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s and focusing on priority issues; 3) 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riven by innovation; 4) Promoting industry integration for green development; and 5) Ensuring the supply of arable land and steadily adjusting better land for fruit forests.

Keywords: forest fruit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ortala Mongolia Autonomous Prefecture

林果業是种植业中继粮食和蔬菜后的第三大产业,也是我国具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1-2]。林果业的繁荣发展不仅极大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3-4],而且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5-6],对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类型独特,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多种特色林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和生产优势[7]。特别是当地农民具有栽植林果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习惯,使得新疆逐渐成为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8]。由于人口分散,工矿企业较少,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天然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林果产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9-10]。近年来,其林果业以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良好的产业开发前景,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给其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渐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性产业[11]。然而,新疆林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新疆林果业的主体空间是绿洲,绿洲农业环境相对脆弱[2,12-13],在林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等,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冲突,阻碍了林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新疆林果业长期处于自然生产的状态,资源禀赋的优势未能转化成现实的市场竞争优势[8],主要表现为林果栽培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林果业有害生物危害易爆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要促进特色林果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推动林果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建成优质林果产业区,使林果业成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助力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历史上曾经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现在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是中国向西開放的前沿,也是新疆北坡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博州特色林果业发展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保障基础,更是维护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博州为例,总结当地林果业资源特点,分析掌握博州林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提出博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策略,为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提供范式和政策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博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端;下辖2市2县,总面积2.7万km2,约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的1.7%。博州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通道和开放门户,有“西部第一门户”之称。境内的阿拉山口口岸是集铁路、公路、航空、输油管道4种运输方式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一类口岸,是新疆乃至全国对中亚、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国家进口能源资源陆上安全通道。“十三五”时期,博州抓住农林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枸杞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疆首位。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大的重要产业,切实发挥了促进全州社会稳定、农民增收、生态治理的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博州林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州缺乏上规模、成体系的特色产业聚集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2 林果业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2.1 林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1 “三个提升”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1) 林果质量提升。通过采取合理整形修剪、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大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治等技术措施,枸杞等主要果品品质明显提升。通过推行果品“两品一标”认证,目前绿色果品认证达到233 hm2、有机果品认证达到67 hm2、GMP(良好生产规范)果园认证333 hm2,“精河枸杞”成为中欧互认的地理标志品牌。

2) 林果产量提升。2020年,博州新增绿色枸杞种植面积0.14万hm2,建设林果提质增效示范田120 hm2,累计种植枸杞面积0.71万hm2,全年枸杞干果总产量1.50万t,产值4.50亿元。2019—2020年,随着枸杞、葡萄、苹果等林果果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各类林果收购价格均有所上涨,尤其是枸杞,在盛果期纯收益达7.50万元/hm2。林果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果”和“绿色银行”。

3) 农民科技意识和能力提升。博州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一户一个明白人”工程,组建林果专家技术服务队常驻基层开展技术服务,或通过视频和电话等方式提供线上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实施以来,全州累计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180场次,培训农民林果技术骨干和农民3 600人次,培训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农民的内生动力、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提振了农民发展林果业的信心和决心。

2.1.2 “三个增强”驱动科技持续创新

1)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全州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培育推广林果新品种和优良品种20余个,推广应用了枸杞、葡萄、苹果等林果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良种快繁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害生物智能化监测及综合防治、电解水处理枸杞制干技术等林果产业技术。实施林果科技示范推广项目6项,编制林果栽培管理和生产技术标准9项。

2) 林果农机推广应用增强。博州加快林果业生产的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引进、研发、试验、示范,重点推广灌溉、施肥、修剪、喷药,及果品采收、清洗、保鲜、贮藏、烘干、分选、包装等机械化技术与设备,不断提高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3) 州内州外“两张网”建设增强。一是精河枸杞批发市场为新疆唯一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枸杞年交易量达3.5万t,年交易额达8亿元,精河枸杞市场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之一和价格的“晴雨表”。二是持续加快州外“销售网”建设。借助国家、自治区林草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新疆名优特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等平台,连续多年组织林果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2.1.3 “三个下降”凸显绿色发展

1) 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下降。坚持“治”“防”“管”“控”四管齐下,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林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落实以石硫合剂为主的基础防治,加大林果主要有害生物无人机防治力度,进一步提升果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水平,林果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2) 农村面源污染下降。通过国土绿化、林果业提质增效等项目实施,着力建设高标准果园,大力推广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的使用量明显减少;在发挥林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显著减少面源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3) 化学农药防控下降。博州充分发挥全州5个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15个监测点的作用,加强林果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并全面推广普及清园、涂白、石硫合剂、粘虫胶带等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以微生物制剂和植物源杀虫剂取代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制剂。枸杞、葡萄、苹果等林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药残留均符合国家标准。

2.2 林果业发展潜力分析

2.2.1 资源优势明显

博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林果产区之一,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优质的气候资源使之成为枸杞、葡萄、苹果(海棠)、沙地桑等经济林果绝佳的适生区域。其中精河县是枸杞原生种的分布区之一,有丰富的枸杞种质资源。该县独特的光热资源、干旱的气候条件、偏碱性沙土地构成优质枸杞栽培的三大重要条件,使得精河枸杞品质上乘,具有果实鲜红、粒大圆润、皮薄肉厚、甘甜爽口、多糖丰富等特点,在食疗保健市场更具优势。经过近60年的发展,精河枸杞种植面积和企业数量都达到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了枸杞产业体系,已具备良好的升级发展基础。博州葡萄发展主要采取兵地融合的发展模式,沙地桑主要采取社會资本集中发展模式,苹果(海棠)主要采取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发展模式,均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

2.2.2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销售市场及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博州的主要经济林果产品在国内消费总量稳步上升,市场前景和空间广阔。精河枸杞等果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同时,葡萄、苹果(海棠)等林果新品种引进及规范化栽培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有潜力成为博州林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2.3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在“十三五”期间,博州政府积极建立林果市场体系并开拓林果产品市场,深化林果流通体制改革,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加强了林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建设,为打造完善的林果产销链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政府积极扶持林果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按照放宽政策、放活经营、稳定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加速培育龙头企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 林果业发展现存问题

3.1 林果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1) 林果业品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博州林果业仅有枸杞形成优势主导产业,葡萄建立外销基地,其他林果品种发展相对滞后,远未实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目标;苹果(海棠)初步确定主栽品种,但尚未形成商品化生产规模,林果产业发展与人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还不相适应。

2) 种植技术的时效性有欠缺、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受制于劳动用工短缺、成本高,枸杞的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措施还难以做到全覆盖。部分地区在管理上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关键环节生产技术的时效性有所欠缺,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3) 枸杞的机械化采摘尚未实现突破。枸杞采摘用工量大一直是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小浆果皮薄易碎、分期成熟的特点,采收机械一直未能实现突破性进展,严重制约了枸杞生产成本的降低。

3.2 科技支撑能力相对不足

1) 产业研发能力不足。博州在林果新品种选育、林果种植新技术、精深加工产品及林果专用机械等方面的研发力度不够,已审(认)定的良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之间缺少有效的连接机制,已推广的新品种面积不大、产量不高,亟待继续推进林果业的产业研发能力。

2) 缺乏林果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州县林草系统中从事林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仅有32人,林果科技推广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培训,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林果生产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总体呈现出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全、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现象。

3) 林果产品附加值亟待提高。目前,博州林果精深加工仅占到总加工量的30%。从果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而言,远未做到全年生产。主要原因是现有加工产品缺乏广受市场认可、销量大的“明星产品”。果品精深加工还需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

4 林果业产业发展策略

4.1 政府领导,市场引导

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引领作用,着力做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两种需求”,立足多样化、优质化,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林果产品。

4.2 科学规划,重点建设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合理确定优势林果树种,科学规划布局,促使优势区域资源禀赋与优势品种布局相匹配,规划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同时,集中资金、技术重点发展具有品牌特色和市场优势的优质经济林果树种,集中建设优质林果产业基地,推动优质林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产业集群,促进林果产品销售业、加工业的发展,拓展发展空间。

4.3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建立科技保障体系,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提高林果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把科技进步作为实现林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支撑。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体系。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

4.4 产业融合,绿色发展

建立有效衔接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林果产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合发展的林果循环生产链,构建现代化林果业经营体系。同时,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林果基地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积极推行标准化、无害化生产,使产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5 保障耕地,稳步调优

认真落实国家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遵守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严格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坚持以果品品质为核心,不断优化林果产业结构,适度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林果品种,稳步调减市场需求较差的林果果品种植面积。

参考文献

[1]张晓莉,朱盈.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兴旺水平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9):189-197.

[2]刘敬强,瓦哈甫·哈力克,哈斯穆·阿比孜,等.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3,68(5):708-720.

[3]高一薄,马利刚,王宏卫,等.新疆乌什县林果业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283-292.

[4]韩兆辉.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8.

[5]张磊.新疆南疆特色林果产业的辐射效应研究[D].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3.

[6]彭睿.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

[7]赵辉.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8]刘敬强,瓦哈甫·哈力克,王冠生,等.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2):230-236.

[9]艾洪娟.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10]邹燕.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2011.

[11]李忠新,杨军,杨莉玲,等.南疆特色林果加工的现状及趋势[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1):2177-2183.

[12]朱金声.气候变化下新疆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13]李杰.新疆巴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6.

第一作者:赵一臣(1992- ),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林草调查规划设计等。E-mail:zhao147147@qq.com

通信作者:董一华(1981-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地以及林草相关工程的规划咨询设计工作。E-mail:57129429@qq.com

猜你喜欢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奥林果业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气候变化下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探讨
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咸阳德丰农林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