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数字教育广泛惠及学习人群
——在全国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7-13 07:35刁海峰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转型老年人

□ 刁海峰

在全国人民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深圳,召开全国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承办方网上老年大学、深圳市金龄科技有限公司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同仁们表示诚挚欢迎!

众所周知,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老年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也将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影响。推动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更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工作,与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老年大学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0年协会召开首次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数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大学各项业务工作和管理服务中, 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管理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内涵水平,数字化建设也取得好的成效和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老年大学积极拥抱老年学习新方式。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地老年大学积极行动,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例如网上老年大学开通“空中课堂”,为全国各地老年大学提供了数字化教务系统、空中课堂、公益课堂等服务,为30余个省级行政区近700所老年大学提供数字在线服务,提供了130个专业、3万余节免费公益课,实现1844万次播放,播放时长共计233万小时。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改造建成数字化教室36间,打造“银智e学堂”慕课平台,首批上线试运行课程100门,提供“20万+”在线老年教育学位,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课程。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创新开设“在家上学”公益直播课堂和“云课堂”,推送深受老年人欢迎的“智慧助老”课程、精品课和地域特色课等300余节,线上学习交流超10万人次。线上学习平台的建立,打破了物理空间的壁垒,使老年人在随时随地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对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水平。

二是老年大学探索实践教育教学新模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对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日趋熟练。老年大学积极顺应人群特征的变化,进一步创新老年教育新模式。例如东营市老年大学将“乐学”与“颐养”有机融合,既满足了老年群体健康疗养需求,也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本地老年群体健康样本;上海老年大学打造了“智慧生活体验教室”等智慧学习体验式教学场景;泸州老年大学构建多维度数字化服务体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将生活与教学融通,拉近了老年人与智能设备的距离,老年人得以放心大胆地触摸、体验、学习和使用,在体验中互动学习,在学习中分享快乐。

三是老年大学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新方法。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学习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各地老年大学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问题及挑战。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快速、高质量地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亟须利用数字化工具不断创新发展老年教育。厦门老年大学为统筹全市老年教育资源,加强各级老年教育工作互联互通,为老年人就学提供方便,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可以覆盖全市老年教育的市级线上服务平台,即厦门市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市、区、街道和社区的老年大学、老年社区教学点等互联互通,为老年大学、教学点等提供入驻服务,实现全市老年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快速有效地覆盖全市适龄的老年教育群体。平台的建立,既避免了系统的重复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大范围地普惠全市老年人。

四是老年学员通过线上学习有了新收获。线上学习让更多的老年学员参与到学习中来,老年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所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同时,线上学习也使老年学员对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更加熟练。为丰富老年学员学习内容,各地老年大学做了大量工作。如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开展线上教学近1.8万班次,观看直播47万人次。广西老年大学根据广西地域文化特点和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开设适老课程,在线上平台“我要学习”栏目开设了广场舞、西画、茶艺、摄影等10门课程,线上课程视频310余个。南昌市老年大学搭建了“南昌市老友大学堂”远程教育云平台,全年开设53门课程,上传课程541课时,累计观看逾20万人次。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使老年学员线上学习不断取得新收获。

二、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方向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各地老年大学仍面临着学习需求把控不到位、教育资源不均衡、课程内容不丰富、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要高质量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推动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实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老年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就老年大学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方向与大家交流。

一是推动老年大学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老年大学的数字化建设当前也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标准体系建设在推进老年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也属于整个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中的顶层设计,需要在基础环境、数据基座、数字信任、数字安全等方面进行标准的设定和管理,既要满足适老化的应用场景,又要统一规范老年大学数字化建设范围及要求。

二是推动老年大学教育资源体系的共建共享。面对老年大学供需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要通过模式创新及数字化平台工具的搭建,充分挖掘和发挥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潜力,实现数字化无边界老年大学、数字化教师资源、数字化课程资源、数字化教材资源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协同,解决“一座难求”的老年教育供需矛盾。

三是推动数字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深入探索实践虚拟现实、大数据、ChatGPT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模式,发展以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探索“互联网+教学+党建+服务+管理”的老年大学新模式,提升老年人的参与度和接受度,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

四是推动老年大学数字化应用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国各地老年大学在教研需求规划、课程规划、课程报名、课堂管理、课后管理等方面仍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下、手工重复操作等现象,而数字化转型要求老年大学推动流程变革、创新管理模式,利用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学员的学习需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通过数字化能力的塑造,数字应用能力的提升,打造老年大学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学校管理的透明化、数据化,提升人员的管理效率,促进学校在组织管理、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三、2023年协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迎来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40周年和协会成立35周年的重要之年,也是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之年。下面,我就协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介绍如下:

一是制订老年大学数字化建设规划及标准。基于数字化发展趋势和老年大学的实际情况,结合5G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制订实施老年大学数字化建设规划及标准,有效指导各地老年大学的数字化建设,并逐步完善补充至《中国老年大学示范校评价指南》,丰富完善标准示范校的标准。

二是推进数字智慧教室和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总结“智慧助老”工作经验,结合老年大学需求,开展“数字智慧教室”试点及推广,搭建全国老年大学数字智慧教育展厅。继续办好协会“远程教育网”和“网上老年大学”学习平台,探索元宇宙老年大学,满足老年人在线学习需求。

三是探索搭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老年大学”,搭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缓解各地老年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整合利用现有社区教育机构、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形成涵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组织专家开展老年教育统计指标课题研究,建立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做好年度数据统计工作。推广使用“全国老年大学大数据平台”。

同志们,面向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梦想。让网络跨越时空,让联结穿越山海,让合作超越隔阂,以开放教育资源满足时代需求,以数字对话交流扩展信任发展通道,做优做强数字教育,广泛惠及学习人群。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路、融合新技术,健全完善教育资源建设、更新、共享的机制,缩减优质资源与机构、教师、老年学员等实际需求间的距离,为个性学习需求的满足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为老年教育发展更广泛、更公平惠及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智慧”“适需”的服务,为实现“老年人在学习中养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作者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转型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转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沣芝转型记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