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老年教育创新设计探究

2023-07-13 07:36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群体老年人

□ 严 春

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深层涵义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最早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了“共同体”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相互联结的关系,即:“是指具备统一归属感的集体组织”。该实体组织是血缘联结、地域共生、精神同感三重条件共同存在的产物,组内成员需要相互协助。而社会的深入发展促使学术界将“共同体”作为研究热点开展了系列论述,并为该词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价值。“共同体”是社会内生关系逐渐发展转变的多元关联产物,基于以上的情况,这种建立于多元化时代的共同体,不断增添全新的时代要素与内涵,而具备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与社会以及人类的发展诉求紧密关联。

通过延伸至其他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法律层面、教育领域等,共同体的类型日益丰富化,其中与教育领域相关联的被称作为“学习共同体”。作为全新的学习组织之一,学习共同体要求“全体学习者经过相互激励与相互帮助,运用已有的学习工具与学习资源,锻炼自身的心智发展能力与主体性,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学习对象的多样化,如学生群体、教师群体、成年群体等,学习共同体的类型也相对丰富,其中主要面向老年群体的被称为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是指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以及老年群体的学习态度,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由老年人及其助学者(包括老年教育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区别于传统的老年教育组织,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要义

面向老年群体身心特征的“内在诉求”

老年群体是社会领域中的重要力量,但随着身体功能逐渐衰弱、亲情支持逐渐淡薄、行为表现逐渐差异于其他群体,老年人智力水平与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情感孤独与情感依赖日趋强烈,因此便需要打造出相应的群体组织,增强老年群体与社会的关联性。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群体的隶属与支配关系逐渐淡薄。此类情况同样损害老年人的生活完整性,进一步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为老年群体打造科学的学习团队或相关小组,增强老年群体的团体支持与小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老年教育实践来看,老年人学习具有多样的学习目的、多元化的学习动机、差异性的个体特征、周期性的学习时长、隐晦性的学习效果等特点,这也需要依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帮助老年群体快速适应学习环境,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强化其人际互动网络,提升人际情感与日常生活水平。

面向终身教育发展趋势的“外在诉求”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可以看出,长期贯彻执行城乡统筹民生保障机制,对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期盼,进而打造出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制已成为面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老龄化社会的趋势日益严重,促使我国的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提升。根据预测可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于2040年超越总人口的30%,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会上升为总人口的22%,加剧了我国全面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的速率。

在此背景下,提升老年人的素质水平,将会深刻影响着全民素质提升效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态势为知识更新提速,这需要老年群体树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态势。老年学习共同体具备着组织开放性、内容丰富性、方式灵活性、地域脱域性等属性,促使“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逐渐成为老年群体的全新特征。因此,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举措。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老年教育创新设计路径

以终身学习为导向,明确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理念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变动,带动了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正在逐渐转变内在的结构与功能,同时也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模式与家庭生活。为帮助老年群体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其社会参与感,必须首先使其树立全新的思想认知,注重学习掌握全新的知识技能,如此才能够保持与社会的发展进度统一,提升老年生活的质量。经过调查研究可知,老年群体对终身学习存在着积极态度,主要的学习动机表现为适应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掌握全新的知识技能、化解前期知识匮乏的困境,并将学习视作个人业余生活拓展、实现健康生活与高品质生活的必经之路。由此可知,终身学习既是学习理念,又代表了老年人的积极态度,这是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导向。积极老龄化社会要求老年群体保持长期的学习态度,使其自主适应自然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前行。

以互动环境为抓手,创建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外在条件

打造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必然离不开学习互动,且学习共同体也是建立在互动与交流的基础上,但不可忽视的是,互动与交流具备着条件性,必须打造出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互相尊重原则。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是老年群体因自身内在统一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追求,而自发创建的学习组织,组内成员的民族、曾经的职业、经济以及生活状况等情况有所不同,但彼此的价值与尊严应该保持一致。组内的不同成员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与学习,打造健康的互动环境。第二,乐于分享原则。老年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一般具备丰富的工作阅历、人生智慧、职业技能以及社会人脉等资源,可在学习环节中分享自身的社会知识。但资源共享并非停留于学习资源分享的层面,还包括成员之间的互动分享。第三,共同协商原则。老年群体应该共同协商并决定老年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学习内容、课程规划、教学模式、教学时间等,全体成员相互协助,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学习兴致,共同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

以资源共享为渠道,筑牢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支撑

资源供给是建设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渠道,老年教育课堂资源、教师资源等能够推动老年学习良性氛围的长效保持。因此,应该大力建设老年教育共享课堂,充分利用“一堂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制定“有阵地、有活动、有品牌、有特色”的优质教育目标,积极推动“一校一品”的发展。在师资方面,尤其是乡镇的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要引进“共享师资”理念,一方面可以要求社区学院或成校校长担任老年大学或老年学堂的分校校长,成校的工作人员担任分校的教师。同时,可以引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前往老年大学任教,并将其视为一次支教的机会,联合医院、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招募多元化资深教授和技术精英,为老年教育学习共同体“师资库”“课程库”建设提供保障。

再者就是,要推动共享富裕。积极引导老年大学学员主动开展党建实践、数字学习、关怀引领等活动。同时,加快“家门口老年大学”延伸,满足更多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并统筹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精神共富”高地。

结语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因子,老年教育可有效对接老年群体丰富的学习发展诉求,推动其生活质量逐步优化,是保持社会秩序长期稳定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困境,推动教育体系逐渐符合现代化发展标准,构建学习型社会。充分考量老年群体的学习诉求,树立明确的终身教育学习理念、构建老年学习互动环境,既能为老年人持续学习、有效学习提供帮助,更能为实现老年教育的稳定、优质发展提供推动力。■

猜你喜欢
共同体群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爱的共同体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