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育水平分析

2023-09-21 06:16杨小云张贝贝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能区障碍发育

杨小云,张贝贝,刘 静,赵 莉,许 静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的以社会交往、沟通障碍、狭隘兴趣、重复刻板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1]。ASD是一类致残性疾病,严重危害患儿身心健康,影响其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和就业[2]。目前AS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亦尚无针对性的、有效的治疗药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康复干预仍然是治疗和促进ASD患儿社会功能康复的主要途径[3]。研究[4]显示,部分ASD患儿在出生13~14个月后即可表现出行为异常和临床症状。本研究通过Gesell发育量表对18~36个月ASD患儿进行发育评估分析,并与同期健康儿童进行比较,以期为ASD的早发现、早诊断和针对性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ASD患儿45例作为观察组,均由儿科专业医生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ASD诊断标准确诊为ASD,年龄18~36个月。排除听力障碍、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及其他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儿童。同期选取于我院保健科正常体检的18~36个月儿童4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8.69±4.73)月;对照组男27名,女13名,年龄(28.32±5.08)月,2组性别(χ2=0.01,P>0.05)和年龄(t=0.3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分别对2组进行发育测试,包括动作能(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5个能区,比较2组各能区发育商(DQ)。正常儿童DQ>85分,若≤85分表明可能存在某些器质性损伤,<75分则为发育迟缓[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2.1 2组各能区DQ比较 观察组患儿粗大运动DQ均分正常,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精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及应人能DQ均低于正常,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观察组患儿各能区DQ比较 ASD患儿语言能DQ最低,其后由低到高依次为应人能、应物能、精细动作、粗大运动,各能区DQ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儿各能区DQ比较分)

2.3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儿各能区DQ比较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儿对应能区D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性别患儿对应能区DQ比较分)

表12组各能区DQ比较分)

3 讨论

ASD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ASD诊断率数据,由2014年的1/68上升至1/59[6]。据报道[7],我国目前ASD儿童已有300万例,患病率约为1.0%。早期识别ASD异常行为表现尤为重要,ASD患儿早期异常行为表现可概括为“五不”[8],即不(少)语、不(少)应、不(少)看、不(少)指及不当,分别为语言延迟、呼名无反应、与人目光接触少、很少用食指指物、不当行为(如刻板行为)。Gesell发育量表是评估婴幼儿智能发育及行为特征经典的工具,主要测试五大发育能区(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ASD患儿粗大运动DQ正常,同赖雪芳等[9]研究一致,但仍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精细运动、应物、语言及应人DQ均低于正常值,亦均明显落后于对照组。ASD患儿粗大运动落后于正常对照儿童,考虑与因其社交障碍,缺少同步游戏和模仿行为有关[10];应物能是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后期智力水平相关,观察组ASD患儿应物能DQ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之前研究[9]报道一致;ASD患儿精细运动DQ低于正常,考虑与其视觉-运动整合缺陷或手部肌肉失用有关[11]。本研究进一步对观察组患儿各能区DQ进行比较,发现以语言能区DQ最低,其次为应人能区,此两者DQ明显低于其他能区。ASD患儿两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和局限、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12],社交障碍突出的表现为语言能力、社交水平低下,在本组ASD患儿中有较明显体现,同时该组ASD患儿应物及精细运动DQ低于粗大运动能区,由此可见ASD患儿整体发育水平呈明显不均衡状态,与马冬梅等[5]研究结果一致。关于ASD症状严重程度有无性别差异,既往研究报道存在一定争议[13],本研究中不同性别ASD患儿各能区DQ均无明显差异,也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临床研究[14]显示,小年龄段儿童,尤其24个月以内的儿童,神经可塑性强,早期强化行为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ASD患儿的语言、认知以及适应能力,ASD儿童在3岁前接受合适干预的效果要远高于5岁之后才开始接受干预的效果[15],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对ASD这一疾病的认识起步相对较晚,患儿家长甚至部分儿科医生仍对此病缺乏足够认识,导致不少患儿失去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因此,以语言问题就诊的患儿建议临床给予Gesell测试,一方面测试过程中可观察患儿有无异常行为,如眼神交流少、呼名反应差、缺乏共同注意和共同分享、不听指令及刻板动作等[16];另一方面若测试结果出现语言及应人能明显落后、发育水平不均衡,则需进行ASD相关检测加以排查,同时可根据测试结果采取针对性干预。

综上,ASD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均低于正常发育儿童,ASD儿童往往以语言落后为首要就诊症状,对于语言落后的儿童需要注意其是否伴随社交问题、狭隘兴趣及刻板行为,以期早期识别孤独症,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能区障碍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神经发育筛查分析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532例6~12月龄儿童DDST筛查结果分析
跨越障碍
EPO联合GM1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