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选修课满意度及改革对策探究
——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

2023-12-07 08:25翟明明孙士杰刘小菲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满意度课程

翟明明,孙士杰,刘小菲

(沈阳药科大学 医疗器械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大学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作为一门辅助性课程,种类多、范围广,涉及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学习。该类课程能起到拓展知识面、优化思维方式的作用,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公共选修课的合理建设和有序开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但在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开展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及教师对公共选修课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课程内容不健全;课程评价不完备等[2]。这不仅严重影响到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公共选修课作用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让公共选修课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为目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等方法对沈阳药科大学的公共选修课现状进行满意度调研分析,进而从课程认识与选择、课程设置、教师教学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增强公共选修课课程认识、完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丰富公共选修课内容、改善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的建议。

1 沈阳药科大学公共选修课满意度调查

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1.1.1 问卷设计

为充分了解学校公共选修课的开展现状和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评价。结合以下几方面内容并基于文献研究结果和资深教师观点设置了调查问卷: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对公共选修课选课机制、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对公共选修课的需求;对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建议[3]。问卷共包含四个方面,十六个题目。

1.1.2 问卷发放

本次调研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调查对象为沈阳药科大学在校本科生(2019~2022级),共回收有效问卷399份,其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占比分别为22.84%、24.73%、26.9%和25.89%。

1.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

此部分主要调查学生是否充分理解公共选修课的意义与作用;学生选课时是否充分了解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作用。具体调查结果如图1。

Fig. 1 Survey result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图1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认识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9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公共选修课的意义,18.53%的学生在选课前了解每门课程的内容与作用。这说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随意选课、上课不认真混学分的现象。学校应注重公共选修课的意义普及,同时,每门选修课应该有详细的课程内容介绍、课程作用介绍、课程模式介绍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公共选修课的意义,有针对性的按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提高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积极性。

1.2.2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满意度

此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机制、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具体调查结果如图2。

Fig. 2 Survey results of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electives图 2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出现过选不到感兴趣课程的情况,甚至有同学始终选不到感兴趣的课程。选课失败的原因大多数是所选课程人数已满,个别同学担心课程难通过未选择感兴趣课程。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均超过了60%。但仍有同学对于选修课安排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课程种类少、课程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以及部分老师出现课上念PPT,课堂不生动的情况,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学校应在课程安排上做出调整,改善课程人数满选不上课的现状。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完善。

1.2.3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需求

此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出于什么原因选择所学课程;学校现有公共选修课能否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在课程中收获如何以及学生希望增加的选修课类别。具体结果见图3。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课的原因主要是开拓视野,提高个人素质;完成学分;学习知识,提升个人能力,三种原因占比分别为71.18%,67.17%和66.42%。学生对于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课程有很大需求。87%的学生在公共选修课的学习中有所收获,这也体现了公共选修课的价值。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现存选修课能满足自己的选课需求,28.17%的同学提出没有感兴趣的课程。60.15%的学生提出希望增加就业指导类课程,可见,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能力培养尤为重视。43.86%的学生提出增加艺术赏析类课程,该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符合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35.59%的学生提出希望增加传统文化类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利于思政元素融入,对学生的品格锤炼、价值观树立、爱国情怀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多鼓励相关老师开设就业指导类、艺术赏析类、传统文化类别课程。

1.2.4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开展的建议

此部分采用开放式答题的形式,广开言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选择上:可以选到想选的课程,改善部分课程因人数已满选不上的情况;希望选修课更多样;选择上更自由,比如,跨年级选课。

(2)课程种类上:丰富课程种类,增加就业指导类、传统文化类、竞赛论文指导类、情感教育类、艺术赏析类等现实需求比较强烈的课程。

(3)课程内容与模式上: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模式多样化,多互动,多实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4)课程考核上:注重过程,多些过程性评价,评价有明确标准。

(5)教师教学上:提高老师的专业性,一些课程本身足够有趣,但老师在设计内容上不够专业、没有新意,建议请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讲授;希望教师提高对课程的重视度,不要只是念PPT。

2 公共选修课改革探索

2.1 课程认识与选择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作用认识不足,选课前对每一门课程的内容与作用了解不够全面,这不利于公共选修课作用的全面发挥,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应增加选课指导,具体可在学生选课前,开展关于选修课的意义、如何合理选课等主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选修课。同时在选课时,提供每门课程的详细介绍,包括课程内容、课程作用、教学模式等,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选课,使学生的潜能优势与学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佳匹配[4]。

学生在选择课程时,经常出现课程人数已满选不上的现象,这导致学生选不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被迫选择了其他课程。造成了学生对选修课程不感兴、学习积极性降低、混学分的现象。选修是有选择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学生集中选择、课堂难以容纳的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开课频次,扩充班型规模,或者鼓励教师多开设同类型的课程。

2.2 课程设置

2.2.1 课程种类

学校目前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覆盖专业知识类、信息技术类、语言学习类、艺术鉴赏类、论文指导类、安全教育类、体育运动类。大部分课程为专业知识类,其他类别课程主要包括统计软件、计算机应用、法语、英语应用、舞蹈鉴赏、电影赏析、环境科学论文写作、安全教育、乒乓球等。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就业指导类、传统文化类和竞赛指导类课程很少涉及。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丰富课程种类,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管理等就业指导类课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增加中国民俗风情、华夏文明释疑等传统文化类课程,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加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建模指导等竞赛培训类课程,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竞赛水平。

2.2.2 课程内容与模式

目前选修课程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对大部分课程内容持肯定态度,在课程中学有收获。部分学生提出课程内容陈旧、专业性欠缺、课程模式单一。为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提供更专业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多采用问题解决,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形式,避免概论式、通论性的课程[5]。比如,可以增加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翻转课堂而言,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此外,我校属于药学类院校,一些课程领域不是我们的专长,可以考虑邀请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以跨校选修的形式提升课程的专业性。

2.2.3 课程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选修课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为试卷考试、考查考试和论文。规范化试卷不可能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应加大对平时学习过程的监控、考查,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科学、合理、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6]。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到课程中,也有助于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完善教学方案。

2.3 教师教学

公共选修课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师是公共选修课的导向性主体,对公共选修课的功能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探索、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尽情发挥自身的潜能。而调查显示,部分教师上课就是念PPT,这说明教师对于公共选修课的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选修课教师应以必修课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更新自身的知识库,提高对课程的重视度,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定课程内容,以提高公共选修课课堂质量,更好的发挥公共选修课作用。

3 总结

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类课程,但目前部分课程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公共选修课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学管理层、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问卷调研了解选修课开展情况及面临问题,提出增加选课指导、以学生需求为课程设置导向、丰富课程种类、改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规范课程评价、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教学改革建议,为提升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满意度课程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