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折扇开光装饰研究

2023-12-28 06:06陈子豪彭思菀谢绮雯
关键词:描金折扇外销

陈子豪 彭思菀 谢绮雯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30)

折扇,普遍认为起源于日本的桧扇和蝙蝠扇[1,2],在明朝时曾形成一股极大的流行之风。由于清代的一口通商政策,大量的海外贸易集中在广州十三行,数量众多的瓷器、丝绸、木雕和折扇等源源不断被送往欧洲。这个时期的外销折扇,外观和装饰趣味与中国的传统折扇有比较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折扇以素雅的材质为主,扇面基本是小幅山水或书法,存有留白,给人悠远的想象。而清代的外销折扇的材质则以象牙、玳瑁、漆木、檀木等为主,扇面装饰纹繁密,色彩斑斓,基本不留白,纹理既有西方样式,也有中国的传统样式,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装饰趣味。另外,清代的外销扇面或者扇骨上存在大量圆形、心形、云形、书卷形的区域,即“开光”装饰,在“开光”里面填充图形,周围通常装饰繁密的花纹。这种开光装饰,是中国传统折扇中较为少见的。可以说,清代外销折扇在中国扇子史上风格独树一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研究清代外销折扇,对于中西扇子文化交流具有很强的实证意义。国内研究清代外销折扇的焦点,基本集中在美学特点[3]、材质工艺[4]和徽纹[5],开光装饰方面的研究十分稀少。与此同时,瓷器开光装饰方面的研究成果却较为丰富[6-7],本文研究的思路是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把同时期外销瓷器和折扇相似的装饰手法进行对比,结合实物例证的方式研究清代外销折扇开光的装饰特点。

1 开光装饰的来源

清代外销折扇的开光装饰,明显受到同时期的外销彩瓷的影响,因为传统折扇呈现出来的素雅和书卷气,跟开光的趣味大相径庭。至于瓷器的开光装饰的起源,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唐朝的葵口金银器[8],也有人认为是起源于波斯萨珊银器与清真寺中的各种装饰元素[9],但都基本认同瓷器的开光装饰,主要目的是模仿高级材料金、银的浮雕和立体效果。瓷器上的开光装饰,广泛存在于元明的青花瓷,盛极于清代外销彩瓷中。在广彩中,开光外用缠枝纹、青花锦地纹、连珠纹等做地,开光里面描绘满大人、仕女和花卉图案,疏密的对比效果,形成一种透视效果,犹如透过一扇窗看人物。这种开光的装饰图案,搭配金色为底五彩斑斓的用色,契合18 世纪欧洲追求繁复装饰、金碧辉煌的洛可可之风,因此这样的彩瓷,在欧洲大行其道,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运回的中国瓷器就多达2000多万件[10]。在这种有利可图的商业背景下,折扇的装饰手法也往满足欧洲客户的方向转变,传统素雅的扇面装饰,慢慢转向名贵的材质和富丽堂皇立体效果,广彩上开光的装饰手法也就自然被运用到外销折扇上。大约在康熙晚年到雍正年间,外销的象牙折扇上就彩绘有典型“中国伊万里”(Chinese imari)风格的纹饰[11],18 世纪30 年代之后出现了开光装饰,跟彩瓷一样,这些象牙扇使用浓烈的红彩、绿彩,显眼处施金彩,象牙骨扇则用了镂空透雕的技法[12]。从上可见,外销折扇开光装饰的起源跟外销彩瓷的关系十分密切。

2 开光装饰的特点

2.1 开光的形状

清代外销折扇中,材质包括多个种类,大致分为象牙折扇、象牙团扇、纸面折扇、纸面团扇、累金银扇、玳瑁折扇、金漆折扇、檀香折扇等八大类别。尽管材质不同,开光的装饰手法却大致相似。单以开光的形状而言,主要用盾形、椭圆形、曲形、云形、书卷形和扇形等多个形式。因为扇子的形状、材质与瓷器不同,开光形状略有不同,如扇子会把彩瓷中复杂的盾形纹章做简化处理,再如根据扇面形状设计出扇形开光等。

盾形开光,国外也称Double-heart,是乾隆中期欧洲的流行样式,常见于象牙折扇中,在累金折扇和金漆折扇中也屡屡可以看到。彩瓷上有数量众多的“纹章瓷”带有盾形开光,所不同的是,在瓷器上的盾形开光周围辅以花卉、城堡、狮子等图案装饰(图1),扇子往往简化处理,只剩下盾形开光,有时甚至盾形里面的徽章也简化了(图2)。这样的盾形开光往往在扇子的中央,可单独使用,也常在周围搭配小开光来烘托,这种纹样在乾隆之后渐少。

图2 银鎏金累丝烧珐琅山水花卉纹折扇

椭圆形的开光常用于绘制海外客户的徽章、姓名,以绘女主人的名字居多。这样的装饰类似彩瓷中的“纹章瓷”,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此外,椭圆形小开光还可以用于烘托扇子中心的大开光。

云形和书卷形开光,多见于金漆折扇中,这种折扇从清代嘉庆时期兴起,道光年间衰落,大约流行50 年的时间,多为黑漆描金折扇,也有少量的红漆描金折扇。书卷形开光会依据扇面开设,巧妙呈现出一大两小的3 个开光。扇形开光则是金漆折扇扇边装饰以花卉和藤蔓图案形成的。这些大型开光的出现,使扇面构图更加复杂,色彩趋向艳丽。

2.2 开光与地的关系

所谓的“地”,指的是开光周围的纹理。外销折扇中开光与地的关系,可以总结为3 种形态:相同纹理、不同纹理和虚实对比。跟陶瓷相比,“地”的纹理更加繁密,几乎不会留白。

相同纹理开光在折扇中较为少见,一般见于乾隆年间的象牙折扇,及后面的玳瑁折扇和累金折扇中。见图3 象牙折扇中,大椭圆开光里的纹样图案跟地的纹样图案相连,只是用两条椭圆线分割开。这样的开光,雅致精巧,但乾隆之后,在富丽堂皇色彩艳丽的漆金折扇中,这种素淡的开光逐渐消失。

图3 象牙缕丝人物纹折扇

不同纹理的开光因对比强烈,常在外销折扇中使用。如图4 清代道光早期的黑漆描金山水纹折扇,开光外绘制葡萄藤蔓纹,开光内绘制山水纹,色彩不同,纹理不同,对比非常强烈,视觉焦点集中在开光的区域。

图4 黑漆描金山水纹折扇

虚实对比的手法一般多见于象牙折扇中,通过镂空雕刻的有无突显开光的区域。如图5 清代雍正时期的象牙镂空彩绘“渔家乐”图折扇,中央为3 个曲形开光,开光周围遍布星状镂空格子纹,这样的虚实对比,使得构图生动和立体。

图5 象牙镂空彩绘“渔家乐”图折扇

2.3 开光里装饰图案

开光里面的装饰图案,主要为花卉纹、山水纹、徽章纹和“满大人”纹样,跟彩瓷上的图案没有大的不同。花卉纹几乎存在于各种材质的折扇中,也贯穿整个清代的外销历史,不过从早期中国的传统牡丹花卉、缠枝花纹,转变到后期的描金西洋花卉。徽章纹,用于刻画扇子主人的名字,如图6 清代道光的玳瑁折扇中央小椭圆开光中的“Julia”,即为徽章纹。有时徽章纹先留白不雕刻,运至欧洲后再根据客户名字在欧洲当地雕刻,如图3 中小椭圆的留白开光。从漆金折扇和象牙纸扇开始,开光处开始出现满大人的纹样,一般为满族官员、仕女的绘图。这种“满大人”纹样,跟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有关,18 世纪是欧洲对亚洲充满想象的时期,满大人纹饰充当了这一媒介,凭借精致艳丽的装饰风格与意寓美好的精神将这个东方神秘国度展现给整个欧洲[13]。所以,“满大人”纹样跟徽章纹一样,大多来源海外客户的定制要求,而并非扇商主动绘制的结果。

图6 玳瑁镂雕人物纹折扇

3 开光的构图方式

开光的构图方式,往往是跟扇形的结构有关,因此构图的变化都是在扇形的视觉上做出变化的,不像彩瓷上那样有多种变化。

3.1 单式构图

单式构图,就是整个扇面只有1 个开光,往往在扇面的中央位置。单式构图,在清代外销折扇前期出现较多,象牙折扇和玳瑁折扇(图6)中单一的徽章纹开光,也如累金折扇(图2)中的盾形开光。由于象牙的镂空雕刻和本身有肌理的玳瑁材质,或者工艺复杂的累金折扇,本身已经非常纷繁复杂了,1 个开光已经足够,如果有太多的开光,反而显得杂乱无章。到后期的漆金折扇和象牙纸扇,单式构图变得少见。

3.2 三点式构图

三点式构图,指有3 个开光均分整个扇面,一般开光大小大致相同,左右开光对称,中间开光的形状与左右不同。这样的开光构图,常见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尤以漆金折扇为常见。如图7 清代嘉庆黑漆描金葡萄纹折扇,扇面有3 个开光,中间为盾形,里面预留一个双心形黑色块,当为绘画纹章所用,左右各有一个椭圆形开光,3 个开光均画描绘金花卉纹。再如图5 象牙折扇,3 个开光位置跟图7 相似,只开光形状不同。

图7 黑漆描金葡萄纹折扇

3.3 众星捧月式构图

所谓的众星捧月,指的是在扇中央的大开光周围,两边开有大大小小的一系列开光,用来烘托大开光的构图方式。如图8,乾隆中期象牙镂空金钱地开光山水纹折扇,中央作盾形开光,以细密垂直牙补地,两旁共有10 个不同形状的开光,其中8 个用镂空格子纹,其中2 个大的用卷草纹,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间的盾形开光。

图8 象牙镂空金线地开光山水纹折扇

3.4 回式构图

回式构图指的是在大开光里面有小开光,有时甚至多达3 层。图3 象牙折扇中,椭圆形山水人物开光里面还有一个徽章纹开光,这是2 层回式开光构图。3 层回式开光如图4 黑漆描金山水纹折扇,扇形开光里面有云形开光,云形开光中央还有椭圆形开光,以待绘徽章纹。这样层层镶嵌,使视觉焦点更加集中在徽章纹。

3.5 辐射式构图

辐射式的开光,呈现出放射状,如图9 清代道光晚期的黑漆描金纸面折扇,从上至下分成5 层装饰,其中一、三、五为纸面,三、五层分别有3 个大开光,呈现辐射状;二、四层为黑漆描金,每层有16 处开光,也呈现辐射状。这样的构图比起前期的,显得更加复杂和绚丽。

图9 黑漆描金纸面折扇

4 结论

由于外商定制的需要,清代的外销折扇呈现出跟中国传统折扇完全不一样的美学特点,尤其是在扇面的构图上,存在数量不一的开光处理,使扇子呈现出繁密、绚丽的装饰特色。通过研究,本文提出折扇开光的起源跟清代的外销彩瓷的关系密切,开光形状的选择跟扇子材质和扇面结构有关,“地”纹比起彩瓷上的“地”纹更加繁密不留空,开光里面的图案跟彩瓷类似,形成一系列有别于彩瓷开光的构图方式。清代的外销折扇是服饰文明史上的一项瑰宝,它结合了欧洲洛可可的轻倩之风,又有中国的传统纹样图案,呈现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研究外销折扇,将有助于我们透过表象,看到18、19 世纪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因果关系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本质。

猜你喜欢
描金折扇外销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 墨彩描金瓷艺作品
湛静斋款花开富贵描金兽耳葫芦瓶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会变的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