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京味歌曲

2024-01-03 03:16曹周天
北京纪事 2024年1期
关键词:潭柘寺阎肃卢沟桥

曹周天

说到北京的声音,我的耳畔不禁回荡起几段颇具北京风格的旋律和歌词来。今天,就来谈谈我记忆中的几首“京味歌”。

要问我哪首歌最能体现北京风味,我脱口而出的回答一定是《前门情思大碗茶》。这是一首京味儿十足的戏歌,歌曲吸收了北京曲艺音乐的素材,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并借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来处理歌词。在伴奏中使用了电子合成器模仿三弦、琵琶等音,让听众在大碗茶里细细品味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歌曲由阎肃作词,姚明谱曲。记得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导演哈文安排了一个节目,让春晚的老人带新人表演曾在春晚舞台上唱过的经典曲目,其中第一首演唱的就是《前门情思大碗茶》选段。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饱含着泪花/它饱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儿豆腐/京味儿真美/我帶着那童心/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儿茶/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歌词中大量的意象,或许只有在北京生活的人听后才会有感觉,比如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大碗茶、红墙碧瓦。这些意象组成了人们对于北京的典型形象记忆,特别具有画面感。这首歌的旋律唱起来特别有韵味,特别是句与句之间的间奏都别具匠心,用三弦、琵琶演奏,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丰富了乐曲的韵味感。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黄瓦的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不说那高耸的大厦,旋转的厅/电子街的机房,夜市上的灯/唱不够那新潮欢涌王府井/道不尽那名厨佳肴色香浓/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便勾起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

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这首歌依然是由阎肃作词,姚明谱曲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歌词是:“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黄瓦的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听后令人“拍案叫绝”。这几处场景选择得实在是非常精妙。比如“北海的风”,我就深有体会。一方面,是因为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唱到“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属于间接经验;另一方面,我曾在北海公园划船,也曾切身体会过春风拂面的感觉,这是直接经验。又比如“卢沟桥的狮子”。记得小学时候曾学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卢沟桥的狮子》,里面有一句话叫“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再比如“潭柘寺的松”。在我听这首歌的时候,只是知道有“潭柘寺”这个名字而已,自己却并没有去过。但正是从这句歌词中,我了解到,潭柘寺的“松”是个特色。因此,后来当我去潭柘寺景区游览时,便饶有兴趣地向同游者介绍起这句歌词来。

如果单纯从文字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两首歌是各有侧重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中的意象以北京美食为主,而《故乡是北京》中的意象则多半是风景名胜。因此,若是你没有到过北京,那么听了这两首歌,想必就会激发起你想要来旅游的兴趣;而若是你就生活在北京,听过这两首歌之后,不仅会强化你对北京的记忆,而且更会让你燃起故地重游的热情与期盼。就我个人而言,这两种感受我都经历过。小时候听《前门情思大碗茶》,对于北京的印象完全是从歌词中演绎出来的,每当听起它,心中充满着向往与期待。到北京上学,偶尔也会听到这首歌,我便找来歌词,认真研究一番。第一是检索其中提及的北京风物,对自己进行一个查漏补缺;第二则是从歌词对之的描写或是评价中,寻找与个体经验的联系,这其实更多的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至少来说,正如上面所提及的,当我来到潭柘寺的时候,我便会有意识地关注寺庙里所种植的那些苍松,而不至于在浏览的过程中“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阎肃和姚明两位搭档还写过一首歌曲叫作《唱脸谱》,这应该是我说的这几首歌曲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首。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要提到这首歌,一般人都会哼上两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是一首著名的京戏歌,全曲采用把京剧曲调跟流行音乐巧妙融合的表现形式,属于“京味歌曲”。这首歌词匠心独运,把京剧中的重要人物、经典桥段用简练传神的文字加以概括描述,做了很好的京剧知识普及工作。此外,它的旋律也在京剧曲调和流行歌曲二者之间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尽管唱起来既不像京剧也不像流行歌曲,可听起来却既有京剧的韵味,又有流行歌曲的流畅、连贯与朗朗上口,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作bei-j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 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 美极了 妙极了 简直顶呱呱/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紫色的天王 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 笑哈哈/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 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第四首要谈的是《北京的桥》,作词仍然是阎肃。这首歌主要围绕“北京的桥”这个意象来描写。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 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金鳌玉栋望北海 十七孔桥连玉带/高梁桥龙王那个把呀把水卖 金水桥皇上挂呀金牌/卢沟桥的狮子呀最奇呀怪 你就数哇数哇数哇 怎么就数不过来/北京的桥啊春风常在 北京的桥啊又添风采/过街天桥龙出海 地下通道穿长街/三元桥蝴蝶那个飞呀飞天外 安贞桥明珠绕呀花台/立交桥是修得特别呀快 你就数哇数哇数哇 怎么就数不过来/(桥啊桥啊美丽的桥啊桥啊可爱的桥)/给北京增添了多少欢乐多少爱/这一座座金桥啊 都连着四海通向未来。

我仔细数了一下,歌词中总共提及了八座“橋”,分别是北海的金鳌玉栋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西直门附近的高梁桥、天安门南侧的金水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三环上的三元桥、安贞桥,还有过街天桥。歌词中所提及的桥,除了最后一座是泛指的桥之外,其他的这几座桥我都见过实景。听完这首歌,我才意识到,原来北京的桥真是不少。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在这首歌里,有三个层次的桥。最基础的第一个层次就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桥,那便是横卧在水面之上的桥。比如金鳌玉栋桥、十七孔桥等。第二个层次的桥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建的立交桥,这已经是现代化意义对“桥”的概念延伸了。这些横亘在环线交叉路口的立交桥,对于城市交通的重要意义。可以这样说,北京城几乎是被环线一圈一圈地包围起来的。对于北京某一处的定位,也就往往需要通过环线上的某个地点来确定。而环线上的地点,大部分都是由“桥”字构成的,比如积水潭桥、四季青桥、四通桥、亮马桥等。这些桥都是名副其实的立交桥。歌词中的第三个层次则是过街天桥,这是北京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走过街天桥,一方面可以减少等候红绿灯的时间,另一方面也非常安全。一首《北京的桥》,既唱出了桥的历史发展,又唱出了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正如这首歌的首唱者蔡国庆所说:“那是我拿到的第一首那么有地域特色、有家乡特色的歌曲……当时我听到这首歌时,觉得特别新鲜。因为它唱就是你的家乡,唱的就是你身边所看到的北京的变化。”

这四首歌,在我看来,是每一位置身于首都北京的人都应当熟悉,甚至是会哼唱的歌。这四首歌曲不但旋律颇具京味,而且歌词也写得生动有文化底蕴。透过这一句句歌词,一段段旋律,我们便可以获得对北京更为形象的感知。它既是对我们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为我们深刻地把握和理解北京这座城市开辟了有益的路径,这不能不说是音乐这门艺术的伟大创造。

 北京立交桥-西直门桥

编辑 宋冰华

猜你喜欢
潭柘寺阎肃卢沟桥
杨晓霖《佛香凝翠万寿山》《潭柘寺》
爱之吟
阎肃:调教“顽劣”儿子成才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申仲明血洒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