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旅游研究
——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2024-01-08 02:40狄成杰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

傅 为 狄成杰

[内容提要] 微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新形态,为进一步研究微旅游的内涵,文章首先从旅游的本质和特征两方面对微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对休闲、微旅游、微度假3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从而阐释基于休闲理论的微旅游构念。文章阐述微旅游的消费特征,主要体现在微主体、微影响、微时间、个性需求突出、高品质的深度体验,提出微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研究认为微旅游分城市微旅游和乡村微度假两个种类,乡村发展微旅游即乡村微度假优势明显,微旅游符合现代乡村旅游者的需求,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文章进一步探究基于微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提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深入产业融合与生态农业导入,开展微营销与内容营销,实施预约制与微接待,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目的是对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微影响”,从而初步构建乡村微度假系统,创新乡村旅游的中国实践路径。

微旅游这一名称来自于近几年发展兴盛起来的一种旅游现象。新时代下旅游消费呈现出生活化、微型化、个性化的特征,微旅游休闲体验性强,时间短、距离近,迎合了当今中国旅游业转型所需的休闲旅游产品,尤其新冠疫情下国际出境旅游和远程旅游受挫,微旅游迎来新一轮机遇。目前,学术界对微旅游的研究偏少,研究包括对微旅游现象产生原因阐释和概念的研究,微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比较,已有的讨论中存在微旅游、微度假概念混用的现象,影响了对微旅游的系统研究。本文拟理性辨析微旅游的相关概念,分析不同类型微旅游的特征,对微旅游产品的内容、市场特征和微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深入研究,构建微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将进一步推进微旅游理论体系建设。同时,乡村发展微旅游尤其微度假优势明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研究微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开发乡村微度假产品,构建乡村微度假综合体,以微度假引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微旅游构念体系

(一)微旅游界定

沈敏岚(2011)首次提出“微旅游”,认为它是随时可出发的短小旅行,出行目的和活动内容比较简单,出市或者不出市,前往景区或者非景区都可以,一条路,一个街道、一家民宿、一个咖啡馆都有可能成为目的地,游览、手作、休息等等都构成其活动内容[1]。随着微旅游在国内各大城市迅速蔓延,微旅游这一名词被人们纷纷使用,学术界也慢慢将其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其进行研究界定。本文认为,微旅游这一名称虽然近几年才出现,但这种旅游形态并不陌生,它源自于城市周边游、自助游,随着旅游需求的改变发展出较为系统的内在特征,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十分必要。

微旅游是否可以界定为旅游活动,首先要从旅游的本质出发。对旅游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一直是旅游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从这些年的旅游发展历程来看,旅游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旅游本质的研究和解读也层出不穷,既有研究中旅游现象与旅游本质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旅游的表现十分丰富,西方本体论认为一个对象是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被定义的,对同一事物的多种本质论,能实现对事物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透视”。因此,从本体论出发,旅游的本质可以有多种认知。目前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观点:经济本质论即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文化本质论即旅游是一种文化;交往本质论即旅游是人的交往[2];影响较大的是旅游的体验本质论,谢彦君最早提出旅游体验作为体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旅游者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经历和感受,是一种综合性体验[3]。本文认为从辩证角度来看,任何事物的本质由其内部主要矛盾的本质所决定,以上观点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本源——旅游者,旅游是人的活动,微旅游的主体仍是旅游者,因此本文认为从本质上看,微旅游是旅游者的活动,它属于旅游的概念范畴。

另一方面,研究微旅游是否符合旅游活动特征。旅游的特征复杂多样,目前国内外比较普及的研究观点主要有暂时性、异地性、休闲性。暂时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短期的行为活动,旅游者在结束其全程旅游活动之后,最终须返回其常住地,不会在旅游目的地永久定居。这里所谓的暂时性,不应拘泥于国际与国内旅游统计的时间规定,只要不是定居就可以视为暂时。因此,微旅游具有旅游的暂时性特征。

异地性,是微旅游与传统旅游最大的区别,也是存在争议最大的地方。早期对于旅游的定义是一种离开自己的常住地的异地活动,前往异国他乡开展的访问活动,强调空间位移的距离和在外地停留的时间长度。随着交通便利所带来的旅游方式的转变使得学者们对这一点有了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认识,不再对位移距离作明确要求。张凌云(2009)提出两个概念组: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两者一同构成了人的活动环境(空间)。惯常环境包括学习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和人际环境。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非惯常环境进行的体验活动和短暂停留都可以称为旅游。而对于惯常环境的范围,由于身份、背景、职业、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人们会根据闲暇时间、经济水平和旅游需求做出不同的选择,所以不能够绝对认为在惯常环境就不属于旅游[4]。曹诗图,钟晟(2021)研究认为旅游本质属性中的异地性是相对于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而言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概念,而且是心理的、社会的、感性的概念,不可能精确地、理性(或量化)地定义[5]。本文认为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划分其实包括了真实环境和心理环境。传统旅游的异地性更多强调旅游者离开其真实的惯常环境,而微旅游者则不一定,微旅游的目的地距离较近,有一些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尽管他们还处在真实的惯常环境中,但是心理却已然进入到非惯常环境中了,因此微旅游具备异地性。

休闲性即微旅游者的出游目的是休闲放松,获得身心的愉悦。贾云峰(2012)认为微旅游是区别于中长途旅游,具有时间短、距离近、成本低、慢体验的特点,目的是为了避免长途跋涉奔波的疲累和繁琐的旅游筹备,就近地、随性地进行一次彻底放松身心、体验另一种生活乐趣的休闲旅行[6]。赵红莉(2014)认为微旅游是一种利用零散的闲暇时间,随意到市郊宁静的乡村或山间进行为期1-2天的休闲体验旅游[7]。何鑫、汪京强(2014)把微旅游理解为具有旅游属性的休闲方式[8]。在国外,没有“微旅游”一说,只是笼统指休闲旅游[9]。基于以上三方面特征分析,可以认为微旅游具备旅游活动的特征。

研究表明基于旅游的本质和特征,微旅游活动是一种旅游活动,也即微旅游可以界定为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新形态。陈娇(2016)认为:微旅游是在心理的非惯常环境内,利用零散的闲暇时间,不以常规的景点观光为目的,追求彻底的放松和体验新鲜生活的一种短小的自助旅行[9]。本文基本认同陈娇的观点,但对于微旅游的目的地有不同的认识,并对微旅游的定义如下:微旅游是以追求彻底的放松和体验新鲜生活为目的,在心理的非惯常环境内,利用零散的闲暇时间,进行的观光、度假等休闲活动。旅游目的地既可以是传统的景区景点,也可以是非常规景区景点或者无景点。与传统旅游的定义相比,微旅游更加凸显了其休闲属性,暂时性、异地性是微旅游的基本特征,休闲性则是微旅游的灵魂。

(二)微旅游多维构念

易与微旅游混淆的旅游形式有短途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无景点旅游等,已有诸多学者进行过辨析,本文不再赘述,微旅游相对于上述旅游形态更具有包容性和延展性,有多维度。本文认为需要辨析微旅游、微度假与休闲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清微旅游多维构念体系。

关于休闲和旅游学术界已有较多研究,对休闲与旅游的关系认知目前学术界基本比较统一,将旅游视为休闲的一种方式,是较高层次的休闲,具体本文不再赘述。微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态,因此属于休闲范畴。国内外休闲研究成果都很丰富,但视角迥异。国外学者多从心理学角度、哲学角度、消费学角度探讨休闲,中国学者多突出休闲与时间的关系,侧重休闲的效用,杨振之(2010)认为休闲是一个人在工作时间之外所安排的一切放松身心的活动[10]。工作之外闲暇时间的长短和集中程度导致休闲方式的差异,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时间碎片化,休闲形式不断创新。本文从闲暇时间分布的角度,对传统旅游、度假、微旅游、微度假进行比较分析,构建基于休闲理论的微旅游构念(图1)。

图1 基于休闲理论的微旅游构念

旅游和度假作为休闲活动方式已兴起多时,但二者不能简单等同认之。杨振之等人认为度假是一种旅游方式、旅游活动,但同观光等其他旅游活动相比,度假在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多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出行、消费水平高、活动内容多样,以深度体验和康体养生为目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10]。对微度假与微旅游之间关系的理解可参考度假与旅游之间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本文认为:传统度假旅游活动耗时长、花费高,受众有限。随着旅游者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消费行为的改变,微旅游(包括微度假)更能够适应快节奏下旅游者的即时需求,耗时1-3天,地点在城市内或者周边,旅游者可以把大部分的时间真正用于休闲放松。可见微旅游丰富了休闲的种类,是新型的休闲方式,且相较于传统旅游,微旅游的休闲属性更突出。微度假是微旅游的主要形式,主要指以所在城市为中心去往距离其 3-4小时路程以内的目的地(乡村或者景区,)停留时间1天以上3天以内,进行的短时间度假。

(三)微旅游类型

从空间范围上来看,微旅游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乡村[11]。由于时间和环境的差异,发生在城市中的微旅游与乡村微旅游在内容、特征方面有所不同。城市微旅游,是都市旅游的一种创新。从产品内容上看目前主要有城市行走、边际旅程,旅游目的地以所在城市城区为主,设计不同的主题(如摄影、电影、特色美食等)、线路和游戏环节,通过定点定时的方式聚集旅游者,耗时较短,每日余暇和周末闲暇均能参与,带领微旅游者融入当地生活,体验城市的变迁,感受原汁原味的真实旅行休闲。目前多数参与的微旅游者为都市白领、年轻人。

相对于城市微旅游,发生在乡村的微旅游主要指微度假,前往城市周边乡村进行微度假可以说是微旅游者的度假首选。依托乡村山水风光和独特田园风情,乡村微度假兼具农旅体验、聚会休闲、亲子度假、农业观光等功能,旅游者感受自然安静的原味乡村生活。此种度假模式不需做较多准备,可充分放松身心,丰富生活,是城市人们新的休闲旅行方式[12]。

二、微旅游消费特征

(一)微时间

关于微旅游的时间,不少学者基本限定周末以及与小长假非重叠部分,也即1-2日。本文认为这是忽略了微度假这一形式,因此本文认为:微旅游的持续时间短以1-3天为主,充分利用每日余暇、周末闲暇(包括小长假),享受一次轻松的旅行或度假。其中微度假偏好“2323目的地”,即他们一般出行2-3天,车行距离城区2-3小时。

(二)微主体与微影响

从微旅游的组织形式看,微旅游者往往以家庭、亲友为单位结伴而行,规模3-6人左右小群体,出游时间相对随意自由,以自助游和半自助游为主。与传统的旅游团队相比,微旅游者主体构成“微型化”、消费“分散化”[13]。微旅游目的地可通过预约调控游客数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微影响”目的。

(三)个性需求突出

从微旅游者的构成看,以中产尤其新中产阶级为主体,80、90后青年人是主力军,教育背景良好,追求有品质、有态度、独立自由的生活,对休闲放松的需求大,逐步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体验转变。微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方面与传统旅游者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但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度和非景区化。其需求核心要素为“住 +娱”,同时又衍生出“吃、游、学、奇、闲、情、购”等众多需求要素。他们思想活跃,旅游度假过程中看重自我情感的表达,喜欢使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和分享旅程经历,个性化的需求更高。旅游行业要适应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提升应变能力。

(四)追求有品质的深度体验

微型化的旅游内容提升了旅游体验的品质。既往研究中,学者们多认为微旅游的活动相对简单,无需投入太多成本,产品定价较低,从市场中的微旅游产品来看,也能得到印证。但是本文认为,部分单体产品价格低,并不代表品质低,这是微旅游消费内容微型化的表现。微旅游者包括微度假者,主力为中产阶层,有较为丰富的旅游经历,虽走出传统度假是富豪消费的误区,但注重旅游产品品质。除了城市微旅游,发生在城市周边景区和乡村的微度假,其微度假者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住宿和餐饮等接待设施、服务、休闲娱乐设备等质量要求较高,表现出对微旅游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

微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文化性需求较强,且追求深度体验。以城市行走为例,主办者将有趣的人文活动、兴趣爱好和新鲜事物纳入到旅游资源的范围内,设计某一主题(如以音乐、美食、茶文化等为主题)吸引微旅游者参加,活动可能只是徒步行走在城市中的某一条古老街道或者参加一次茶会,交通和餐饮均为自助,让游客参与到自己日常不曾接触的领域中,在熟悉的城市感受新奇的事物,注重体验品质和获得独特的微旅游经历。

(五)微度假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度假是对旅游的深度体验,但由于时间、经济等条件所限,度假旅游一直以来未能成为主力。但是微度假以其时间自由、价格适中、体验活动丰富、体验质量高逐渐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学习知识、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可以说微度假是现代城市人们一种专业化的生活方式。

三、微旅游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世界旅游组织定义乡村旅游是旅游者在乡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在中国,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传承乡村文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广大乡村百姓也在发展中受益并且迸发出更大的生态自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体验需求的同时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传统,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

(一)微旅游符合现代乡村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得以实现的途径,微旅游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5]。乡村旅游目的地多为城镇近郊,其通达性和可进入性符合大众微旅游要求。从旅游的经济要素看,旅游需求和供给是旅游系统中两个相互作用的部分。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忽略乡村文化等问题凸显,与旅游者越来越高的需求不相适应。正如前文所述,旅游者在需求和消费行为上呈现出微旅游的特征即微主体、微时间、个性需求突出、追求有品质的深度体验,因此,基于微旅游者需求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调整乡村旅游供需结构,适应了乡村旅游市场供求的新变化。

(二)微旅游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现高质量乡村旅游供给,是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微旅游及微旅游效应的发挥既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高质量发展表征的重要维度。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以旅游消费升级的微旅游消费需求引领乡村旅游供给侧发展,以人本理念、市场理念、自然理念为导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乡村原生肌理与自然风貌为基础,开发乡村微旅游产品,实施预约制与微接待,带给旅游者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体验。达到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乡村产业振兴,对乡村原生肌理和自然风貌微影响的目标,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消费升级后的微旅游需求和乡村旅游供给新模式,探索微旅游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基于微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乡村微度假是继乡村民宿、生态农业园之后,乡村生态旅游的再升级。旅游系统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中介子系统以及支持系统四个系统组成[16],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系统理论,构建乡村微度假系统,不同于民宿、农业园等单一业态项目的建设,乡村微度假系统构建以研究微旅游者的消费特征为基础,以微旅游者需求引领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导入、微型度假产品开发等方方面面,从而满足微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体验需求,是系统性、综合性的乡村旅游创新,也从另一个层面促进了新时代乡村生活的重构(图2)。

(一)整合乡村旅游资源

微旅游的旅游资源不局限于传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微旅游者除了有观赏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的需求,更有着对活态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体验需求。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要从乡村的乡土本性出发,有质朴的村民、有鸡鸭牛羊、有农田、有耕作、有传统手工艺和娱乐活动,这些原生态、微生态的吸引物都是可以挖掘和整合的旅游资源,通过规划开发成多种微旅游产品,让微旅游者感受一个活着的乡村。

(二)产业融合与导入,生态农业数字化

乡村产业有多元性,一产、二产、三产的有效融合和导入,是乡村旅游业丰富产品类型和产品供给,促进乡村微度假旅游产品迭代发展的途径。在挖掘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传统手工业、旅游度假业、研学教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多样组合,基于每个乡村的特色,大力发展“乡村微度假+”。

通过产业导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科学管理农业生产过程,做到土地生态化(去毒处理,改良土壤),种子培养生态化,种植生态化(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真正生态农产品。引入互联网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平台,让乡村的种植和养殖等生产过程等可视化、数据溯源化,打造数字化生态农业,从田园到餐桌,一键视频化。同时开发微型生态农业体验项目,让游客通过实地体验了解生态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体验消费和定制化销售,从而最大程度利用土地价值。

图2 乡村微度假系统构成

(三)开发微度假产品

发展乡村微度假,定位要准。作为微度假目的地的乡村,以周边城市居民为客源,目标市场半径相对有限,须将深耕客户粘性作为其旅游发展的第一要务,这就决定了其微度假产品品质须过硬。要对接上述微旅游消费特征,开发微度假产品。

第一,建设生态环保接待设施,提供微型度假产品和服务。开发小体量、更精致的接待设施——微住宿、微餐饮,满足微度假者高品质的度假需求。“食”:高质量,原生态绿色农家食品。“住”:高品质乡村民宿,对微度假目的地乡村民宿的定位要破除以往对乡村民宿简陋、低价的片面认知。要对接微旅游者追求品质的体验需求,在乡村民宿建造设计时引入专门设计团队进行专业改造。在外观设计上与周围自然环境和村庄环境相适应,体现出乡村的乡土性,内部布局和装饰装修除了保持其本土性特征,还要符合微度假者讲究品质与舒适的需求,外旧内新、外朴质内精致,满足高品质微度假体验。

第二,微体验项目开发。微旅游核心要义是以旅游引领相关产业绿色、深度、微型发展,带动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和手艺活化(如古法磨豆腐、制糖、蜡染等)以及文化产品创新,从而实现三产之间深度融合。因此要深耕乡村资源,开发多样化、易参与、新颖独特的“微”体验项目,满足游客“游”“娱”“体”“购”需求。面向周边城市大中小学生开发研学项目,体验农耕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开发微型农旅项目,除了浅层次果蔬、农作物采摘还让游客体验农作物的深层次原生态的传统农副产品加工,如油坊榨油、水果酿酒、采茶制茶、各种地方特色食品制作等;恢复和传承微型传统手工艺,开发微型文旅产品,如藤编、刻画等,让游客“可购、可娱、可育、可体验”[17]。

乡村微度假是可以让更多人幸福、对乡村“微影响”的产业。微度假市场的休闲度假属性和家庭社交属性,要求产品供应需要满足全年龄段的需求,包含亲子、老龄及中青各年龄段功能需求覆盖,具备特色住宿、美食、艺术、社交、健康、娱乐、亲子互动等多重功能,创意要多,有趣和有用同样重要,吸引游客重游度假,营建乡村旅居的生活方式。

(四)开展微营销与内容营销

微旅游者在获取信息和分享旅程经历时广泛使用微博、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因此乡村微度假目的地经营者利用应该大力利用这些互联网手段开展微营销。同时还应加大内容营销,马蜂窝、携程等OTA都设置了专门的内容板块,抖音、小红书等内容聚合平台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展示、跨界传播、旅游产品销售等多个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经营者要生产对微旅游者有价值的、相关性强和持续连贯的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内容,如放松身心的环境展示、研学体验分享案例、乡村故事等,并以多样化的内容介质(图像、文字、视频等)来吸引微旅游者主动分享传播和消费[18]。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的便利性使得人们更方便地利用碎片时间接收和分享生活内容,具有人文情怀的内容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连接微旅游者与乡村。

(五)预约制与微接待,实现乡村生态微影响

针对微旅游者微出行的形式,不断完善乡村微度假产品的预约制,实施微接待,控制游客数量,方能有效实现乡村生态保护,真正做到“微”影响。据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自驾游规模为22.4亿人次,自驾游人数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77.8%,比2019年增长14%。以自驾车、旅居车为主的小聚集出游形式,正成为后疫情时代国内旅游复苏常态,新冠疫情期间旅游消费预约制快速普及,但是乡村旅游产品的预约发展相对缓慢,这与预约渠道不完善有关。因此同一个乡村微度假目的地的经营者们要联合起来开展整合营销,与旅游中间商合作,将一个个独立的微旅游产品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如“游+宿”“游+餐”“娱+宿+餐”,“体+购”等等,对外以统一的营销媒介和预约渠道实现该目的地宣传和微旅游产品的定制,如此既能提升营销能力也给微旅游者消费带来便利。

(六)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是资源整合、微度假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每个乡村微度假综合体由一系列经营个体组成,构成了微经营主体,为微旅游者提供微度假产品,满足其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这些经营个体构成多样,有村民、投资者、村集体等等。培养途径上,政府搭桥,产学研合作,从专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引入专门的人才开展项目合作,同时将先进的培训体系引入乡村微旅游企业,依托专业培训机构或者旅游院校开设乡村旅游培训班,培训当地的村民,提升从业人员的生态意识、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培训合格后优先安排村民进入乡村餐饮、民宿、工坊等经营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既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有助于外来投资者进行在地化管理。

四、结论与展望

每一个乡村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和文化,微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冠疫情后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都推动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乡村旅游重塑格局。因此,要抓住乡村微度假市场的需求,重新发现并展现乡土多样化的价值,从产品要素、发展定位、消费体验上做好乡村微度假产品的开发,构建乡村微度假综合体,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乡村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乡村微旅游支持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乡村目的地品牌化、制度创新与乡村生态旅游、微旅游驱动联合并举,是下一步研究重点,实现乡村振兴和对乡村环境与文化“微影响”是发展乡村微旅游的落脚点。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小A去旅游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