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2024-02-05 05:05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常见病,多发生于30~70岁,尤其是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肥胖、习惯性便秘等人群的发病率更高。该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浅静脉扩张,血管如同蚯蚓一般隆起于腿部,甚至成团块状。临床可行手术治疗,能有效去除曲张静脉并解除下肢静脉高压,但术后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此,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1]。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各专业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1]。为此,本文将ERAS理念引入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探讨其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参考文献[2]中下肢静脉曲张诊断标准,并经超声检查确诊;具手术指征。排除标准: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伴语言障碍等不能配合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44.71±2.03)岁,平均病程(2.41±0.08)d。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25±3.22)岁,平均病程(2.12±0.1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常规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发放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手册、指导患者做好术前检查;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创口渗血渗液状况,定时翻身,指导其在床上做踝泵运动,术后24 h内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者弹力绷带包扎。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①风险评估: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②心理疏导: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其了解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方法、优势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介绍手术操作过程、包括麻醉药物、术后体位变化、疼痛程度等情况,缓解患者术前心理应激;③术前饮食指导:术前晚进食流质食物,术前禁食8 h,禁水4 h,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250 mL;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高低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在手术前适当进食,以避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从而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并降低术后胰岛素敏感性。(2)术中护理。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性补液1000~1500 mL。①麻醉方式:予全麻麻醉,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肢体知觉,有利于患者尽快排出小便,同时可以让患者进行早期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②生命体征: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完成;③术中保温:保持手术室温度恒定,并加强手术过程中保温措施,避免患者体温过低。(3)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做好护理病程记录。①疼痛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及时评估切口疼痛程度,若VAS评分>6分则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②饮食:手术结束当天尽早进食,进食少量流质食物,逐渐增加进食量;③活动:术后患者平卧6 h,患肢抬高30~45°;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并在肢体恢复知觉时逐渐将其过渡到主动活动;术后6 h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者弹力绷带包扎;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

1.3观察指标 首次进食、下床及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致死性肺栓塞。观察组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与过度劳累或长时间处于直立体位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其发病机制为静脉壁弹性丧失,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静脉扩张和迂曲形成大范围溃疡[3]。该病在从事教育、销售等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人群中具较高的患病率。多数人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手段[4]。有研究表明,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5]。而静脉曲张术后活动不及时易致血液回流缓慢,手术刺激易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术中可能有血管损伤,故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栓子脱落,又容易形成致死性的肺栓塞[6]。所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对术后患者实施ERAS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ERAS护理干预的实施缩短术前术后禁食水时间,尽量避免血液高凝状态;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尽量避免血液瘀滞、血流缓慢。

综上所述,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实施ERAS护理,可促进其早期下床、进食,加快术后恢复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改善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