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机理论为框架持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自我效能感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

2024-03-01 09:52毕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时机效能

毕琳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大连 11603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女性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多,而产妇在对于母亲角色的转变往往不尽人意,无法很好满足其本人及家庭的需求〔1-2〕。产妇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其在受孕至分娩阶段,往往出现一定的心理变化,该变化通常容易致使其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由此对其适应母亲角色具有相应的负面影响。产妇在由“人子”至“人母”角色的转变过程可视为一种应激行为,其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本人生理、心理健康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由此,缓解负面情绪、提升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已经成为当下妇产科护理的重点之一〔3-5〕。时机理论是指基于不同时机满足病人及照顾者动态变化需求的观点,在产妇产后应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是指根据产妇产后明显的生理需求节点进行时机划分,划分为诊断期、分娩期、出院前期、调整期、适应期共5个时期,并以此针对不同时机状态下产妇不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2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产妇均为初产,在该院确诊妊娠并接受产检,其生产时符合生产条件,产后接受随访调查;②产妇年龄均≥20岁;③产妇临床资料清晰,具有自主交流能力;④产妇及其家属均可应用智能手机进行社交通讯;⑤产妇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产妇存在严重的肝肾衰竭或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②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产后严重并发症;③产妇具有精神类疾病或交流障碍;④产妇临床资料不全。分组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后每组具有相同数量的样本,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25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水平、职业状况、丈夫职业状况、家庭月收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 给予参照组产妇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即在产前向其宣讲妊娠期相关注意事项,并在围生期时向其宣讲基本知识、院内护理要点;在产后为其做好相应的并发症预防工作。

1.2.2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

1.2.2.1成立时机理论指导的持续性护理团队 该团队由5名医务人员构成,即本科室的1名主任护师或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或护士及1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上人员均知情本次研究,并自愿加入团队。干预措施由团队的主任护师或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共同研究制定,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2名护士或护师及1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则为本次研究干预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团队所有成员均接受时机理论及家庭护理的相关培训〔6〕。

1.2.2.2编写健康教育手册 由团队在查阅相关文献后,以时机理论为指导核心,结合产妇产前、产后的相应特点对该手册进行编写,内容编写设计时机理论的5个阶段,并结合产妇及其家属的文化差异、职业状况等差异,采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编写,尽可能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对产妇及其家属造成误解。手册初稿完成后,由本院护理部主任对初稿进行审核,并给出调整建议,最终对5个阶段进行确认,即诊断期、分娩期、出院前期、调整期及适应期;对各阶段的干预措施进行适度调整,完善手册内容,由此定稿〔7〕。

1.2.2.3制定干预方案 (1)诊断期为妊娠确诊至住院待产前,具体措施如下:①由产妇的责任护士运用真诚的语言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拉家常等不同方式的交流,由此拉近与产妇的距离,建立较为良好且稳定的医患关系;②收集产妇的相关信息,如家庭基本情况、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并对收集信息进行分析;③及时开展健康宣教,向产妇说明分娩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详细讲解应对方法;④及时记录产妇在该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2)分娩期为产妇住院待产至其生产3 d后,具体措施如下:①采用告知成功案例等方式,不断给予产妇适当的心理暗示,由此增强其对于生产的自信心;②鼓励产妇对自身出现的改变采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并协助产妇对该时期存在的困难进行寻找,适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干预,不断建立新的认知;③及时开展健康宣教,向产妇说明分娩后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的宣教,在产妇生产后进行实际操作;④及时记录产妇在该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8〕。(3)出院前期为产妇生产4 d后至其出院前,具体措施如下:①由产妇的责任护士对产妇在新生儿脐带护理、臀部护理及更换尿布、喂养等方面的错误予以纠正,并鼓励产妇尽可能多的参与新生儿护理;②结合产妇及其家属的意见与建议,共同商讨并制定相应的出院康复计划;③鼓励产妇的家属参与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营造良好的角色转变氛围〔9〕。(4)调整期为产妇出院至产后30 d,具体措施如下:①采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对产妇的近期情况进行随访,对其努力及进步予以肯定;②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着重讲解睡眠、饮食、日常活动等自我护理方面及新生儿黄疸、体质量下降等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③对产妇发回的脐部、臀部图片进行分析,对新生儿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进行技术指导;④记录产妇的睡眠、母乳喂养及育儿情况〔10〕。(5)适应期为产妇产后30~90 d,具体措施如下:①对产妇进行社会回归的指导,并采用书写育婴日记的方式巩固其母亲角色的适应性;②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产后复查、接种进行及时提醒,并在产妇来院后宣教相应的避孕知识。

1.3 评价指标

1.3.1心理变化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11〕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评分方式为四级评分法,两份量表均含有20项评价内容,总分为100分,产妇分数越高,其焦虑或抑郁情况越严重;在产妇入院时及干预后分别进行评估。

1.3.2自我效能感 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2〕对产妇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10个条目,每个条目具有“极不符合”“不符合”“符合”“极符合”4个评价标准,分值在1~4分,总分为40分,产妇分数越高,其自我效能感越好;在产妇入院时及干预后分别进行评估。

1.3.3母亲角色适应能力 应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对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进行评价,该问卷包含母亲角色幸福感、照顾新生儿及喂养新生儿3部分,其分值分别为40分、30分、30分,总分为100分,产妇分数越高,其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越好;在产妇入院时及干预后分别进行评估。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信效度经过专业领域2名以上专家审验,α系数为0.87,分半信度系数为0.80,符合信效度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SAS及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SAS及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产妇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对比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GSE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GSES量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试验组产妇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GSES量表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试验组产妇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适应转变角色是产妇的必修课之一,而由受孕至分娩、由分娩至抚育,产妇需经历较为快速且丰富的人生角色转变,如何良好地适应母亲角色的转变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所在〔13〕。本次研究结合时机理论为研究框架,为产妇制定详尽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并提供不同维度的指导,可纠正其负性认知、调节负面情绪,由此提升对自我及新生儿的护理意识,唤起产妇人性深处的母性〔14-1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产妇在接受干预后,其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说明时机理论应用于产妇的持续性护理后,将其产褥期分为相应的5个阶段,能够对其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予以相应的干预,并反馈至团队;通过诊断期,确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对产妇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由此结合其实际进行干预计划的制定;在分娩期时,采取健康教育等方式,对产妇建立正确的认知具有积极意义,对其内心的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的释放作用。在出院前期时,较多采用育儿技能、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故致使产妇的自我效能得到提升,其GSES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说明在此时期通过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促进产妇提升对自我及新生儿的护理自信心,并在调动家属进行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由此产生良性循环,促进其自我效能感提升。而在适应期时,产妇通过有计划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充分掌握了相关的照顾新生儿技巧,并在照顾过程中提升了与新生儿的亲密度,使产妇的母亲角色得到强化,并得到来自家属及新生儿所带来的愉悦感,由此,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采用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对于母亲角色的转换,并防止相应的心理问题发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时机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