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2024-03-09 10:32汪建康张慧儿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舆情

汪建康 张慧儿

摘要:【目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大众带入自媒体时代,也将高校网络舆情推向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要完善高校网络综合管理制度,促进良好校园网络生态的形成,因此探索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路径势在必行。【方法】基于社会燃烧理论,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展的新特点,并根据高校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具体路径。【结果】将社会燃烧的三要素融入舆情治理的环节,实现舆情监测的深化与前置、舆情防控的及时与适时、舆情治理的系统与学生素养的提升。【结论】在自媒体时代,全面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环境。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社会燃烧理论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4)01-041-04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06

本文著录格式:汪建康,张慧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J].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41-4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民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平台的“原住民”群体,网络已成为高校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互联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免费便捷平台。高校网络舆情是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对热点事件进行讨论、交流,所形成的思想意见集合,它产生的舆论力量影响着校园环境和谐稳定。由于网络信息所具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复杂性等特性,极容易在高校产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激发矛盾冲突。自媒体技术的更迭发展实现了更开放的话语空间,这种新变化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与展示自我的平台,但同时也给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和谐文明校园环境,对化解校园矛盾冲突、坚守舆论阵地具有重要意义,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内在需求,是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1.社会燃烧理论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

社会燃烧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物理学理论,将社会的无序混乱情况类比成自然界的燃烧现象。已有学者从社会物理学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燃烧理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研发了“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因此社会燃烧理论同样适用于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引起的校园稳定问题。

1.1   社会燃烧理论的核心观点

社会燃烧理论由牛文元[1]提出,是以物理学为核心,运用自然科学的思路,对人类发展的总体规律从经济活动到社会行为进行机理分析。自然界中的燃烧现象包括三个必备条件,即燃烧物、助燃剂和点火温度,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缺失都无法产生燃烧。社会物理学运用这一原理,将社会中存在的混乱失序现象类比成自然界的燃烧,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燃烧公式。

社会燃烧公式:

社会动乱=人与资源、人的矛盾(燃烧物质)+国民心理、媒体舆论(助燃剂)+某事件的爆发(点火温度)

社会燃烧理论的核心观点如下:(1)“燃烧物质”,即情绪流,人与人、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等普遍的社会不满情绪,是破坏社会稳定、产生混乱的动因。(2)“助燃剂”,即意见流,媒体的误导、谣言的扩散等错误的舆论,是扩大社会乱象,“助燃”社会矛盾的“火苗”。(3)“点火温度”,即行动流,具有一定破坏力和影响力的社会突发事件,可以说是引起社会燃烧的导火索。[2]三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会引发社会问题,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导致社会崩溃。

1.2   社会燃烧理论成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依据

高校网络舆情是学生借由互联网自由发表观点、传播信息,是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触及自身利益的公共事件表达的观点、想法、态度、情绪的总和。网络信息因其隐匿性极容易在传播过程中失真,这就造成了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传播下被扭曲、放大,从而引起学生群体大量聚集讨论破坏网络秩序,甚至影响现实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网络舆情的传播遵循着生命周期阶段包括潜伏期初现端倪、发展期酝酿发酵、成熟期引燃爆发等,这与自然界的燃烧过程具有一致性,因此社会燃烧理论适用于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产生演变的,但从根本上说它是扎根于现实社会的,校园存在的矛盾、冲突是网络舆情引发动乱的“燃烧物质”,当“燃烧物质”持续量变积累,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中,媒体舆论就成为燃烧的“助燃剂”,尤其是高校学生思想活跃,网络参与性和表达欲望都很强烈,一定规模的突发性事件点燃了学生的情绪产生质变,所爆发的突发问题破坏校园秩序产生动乱,突发事件就成为引起“社会燃烧”的“点火温度”。

2.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桎梏,民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更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评论者。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增加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赋予了其新特点,也加大了舆情治理的难度,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分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如下特点。

2.1 “多元性”扩展了社会“可燃物”

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和内容多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主体都是高度组织化的新闻机构,民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单一。而在当前信息化社会,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平台、个人网页等构成了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大学生的信息传播渠道得到大幅拓展,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充满吸引力,传播的信息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多元的传播主体必然带来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化,同时也使得网络舆情价值取向呈现出个性化的一面,舆情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舆情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状态,很多隐性的社会矛盾走入大众的视野,诸如师德师风问题、校园暴力问题、食堂卫生安全问题等都易发展成为燃烧物质[3],网络舆情的“多元性”增加了高校的不稳定因素。

2.2 “病毒性”增加了矛盾“催化剂”

网络舆情呈现“病毒性”的特征,传播迅速、范围更广、隐匿性更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更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信息传播更加即时迅捷,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舆情发酵提供了平台,舆情一旦在网上引起关注,加上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将呈现“病毒性”几何裂变式传播,演化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导致舆情演变复杂难控,极易造成不良影响。而网络舆情的隐匿性为网络谣言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青年学生往往无法准确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很容易被错误言论煽动情绪,正如桑斯坦所说,互联网是串联起来的交流场所,它可以通过一些指向未知、来源不明的信息让几千甚至数百万人相信错误的事情。学生对于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往往会产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容易在焦虑的心理中走向极端,将矛盾风险不断放大,最终催化社会矛盾爆发。

2.3 “互动性”增加了事件“引爆点”

高校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群体之间以及学生与高校、媒体的互动,免费、高效的网络平台增加了学生对热点话题的讨论度,大学生群体熟悉并擅长使用多种媒体平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表达不同观点,但又缺乏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容易冲动,受到舆论影响。自媒体时代很多高校突发事件的形成,最初都是在網络上引起各方关注,“抖音直播”“微博实时”“校园贴吧”等网络功能使学生群体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曝光问题,这往往导致网络舆情在短时间内形成,产生连锁式覆盖效应,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校园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互动来实现群体传播,网络舆情的“互动性”特点提高了普通社会事件成为刺激性事件的可能性,增加了社会燃烧的“引爆点”,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经过舆论发酵都可能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影响校园秩序,给高校舆情预警和治理工作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4]。

3.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现实困境

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网络舆情主体内容“多元性”、传播方式“病毒性”以及高“互动性”特点,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大学生群体推动舆论不断演变,放大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催化了突发事件的“燃烧”,传统的行政手段难以管控复杂的网络舆情,给高校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1  舆情内容主体多元化使“可燃物”增多,高校舆论掌控困难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网络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话语权,人人都有发言权,由于诉求不同、兴趣点各异,关注程度深浅不一,价值判断各有优劣,所以整体建构出的意见光谱混乱无序,使得高校舆情内容也变得复杂化,不同意见群体的话语交锋会左右舆情方向,这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高校难以及时发现“可燃物”;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增加了高校对舆论方向的引导难度;信息内容复杂化,给高校舆情信息工作者采集带来了更大压力。而当前我国高校尚未建立起高效的舆情监测预警体系,舆情治理整体上较为被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理念相对滞后。[5]

3.2  舆情传播隐匿性使“催化剂”放大负面情绪,高校舆情队伍缺乏专业性

舆情传播隐匿性放大了学生的负面情绪,首先,网络隐匿性易传播负面情绪,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环境,网民身份具有隐匿性,人们更容易展示“本我”的一面,在网络上发泄一些负面情绪;其次,虚假信息放大负面情绪,身份的隐匿性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可能,舆情事件在一些“标题党”或断章取义者的推波助澜下,大学生容易在虚假信息的引导下激化矛盾。最后,极端情绪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网络舆情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情绪,容易导致偏激观点聚集,影响学生的判断力,破坏网络环境安全。面对非理性的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舆情治理队伍,担当起“引路人”角色,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片面采取“堵、压”的刚性措施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反而会破坏高校的名誉和影响力[6]。高校的舆情治理理念滞后和队伍建设不完善,导致舆情回应不专业,引发二次舆情,影响高校名誉。

3.3  舆情传播的群体极化使事件“升温”加快,高校府应急时间缩短

自媒体的交互性为人们交流意见,汇聚共识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平台,学生的交流不再局限于同一空间,互动性的加强易在现实校园环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在舆论引导下学生个体思维会被同化,产生从众心理,群体的极端情绪使普通社会事件变成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增加,也加速了突发事件的“升温”,这要求高校回应必须把握“黄金24小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对于舆情事件的获取时间处于同一起跑线,信息传播速度变快,高校往往很难及时作出反应,甚至是舆情大规模爆发引起剧烈反响时才开始处理,但仓促间高校各个部门难以发挥协同效应,增加了高校舆情治理工作难度[7]。由于错失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事件升温过快,容易造成舆情失控,反应速度慢导致陷入被动的应对状态,失去了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4.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路径

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将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并蔓延至更大范围,因此,对于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网络空间的治理十分必要。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将社会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物、助燃剂、点火温度融入高校舆情治理的各个环节,结合现状和问题分析,进一步优化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具体路径。

4.1 “防火墙”:舆情监测的深化与前置

针对网络舆情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现象,要加强舆情监测的深化与前置。首先,高校应借助大数据搜索分析技术,优化舆情监测体系,通过对海量舆情信息进行跟踪检测,及时把握舆论动向,适时做出正确引导,防范“燃烧物”的累积突破网络安全阈值。其次,要建立高校舆情案例库,对已发生的高校舆情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包括起始原因、事件经过、谣言传播等,解析舆情演变规律和特征,进行评估分析、趋势预测、等级预报,根据分析结果对高校舆情事件进行分类,并对事件的爆发原因、矛盾点、关键词、利益群体、事件周期等做出标记,同类事件进行归纳,将标记内容加入舆情监测体系,丰富舆情监测方向,全方位对“燃烧物”进行监测,从源头抑制舆情负向发展。最后,加强高校舆情治理队伍建设,成立舆情监测小组,对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专业化训练,并深度学习网络舆情案件,提升对舆情信息的识别敏感度,能及时解决网络舆情危机。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网络舆情的重视度,全面筑好舆情酝酿发酵期的“防火墙”,将可能的舆情风险危机扼杀在摇篮。[8]

4.2  “抑制剂”:舆情防控的及时与适时

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信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流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高校传统的“防”“堵”强制手段显然已不适用当前的舆情问题。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信息的异化是引起社会燃烧的“助燃剂”,早有学者提出了危机公关的“黄金24小时”,高校舆情治理要及时、适时,尽早地介入可以有效防止舆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高校要顺应自媒体发展趋势与潮流,建立一个开放的互动交流平台,如校园官方网站、微博官方账号等,确保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缓解负面不良信息传播对高校名誉、校园秩序造成影响,赢得大学生群体的信任。其次,及时清理“燃烧物”,对高校舆情事件发展进行引导与控制,使舆情言论向积极正向方面发展,防止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时间进一步拉长。[9]最后,组织专门的网络分析小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研判,通过舆情信息能够掌握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同时能通过信息传达正确观点和抵制错误观点,并根据大学生群体提出的问题实行动态发布,为舆情治理的后续引导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

4.3 “灭火器”:舆情治理的系统与学生素养提升

网络舆情给高校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应时刻警惕网络稳定预警情况,并准备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作出舆情治理的重点内容和解决方向,实现对燃烧物质的“降温”。首先,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的系统化应急处置机制,针对“燃烧物”“助燃剂”“点火温度”,设置不同的应急治理预案,并成立专门调查小组深究事件原因,明确事件背后的矛盾,溯源归因、划定责任并在高校官方网站上公开呈现事件经过和结果,树立积极正面的高校形象,并且要总结经验,对舆情数据进行补充,完善高校舆情案例库。其次,要健全保障机制,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适当倾斜,配备专职人员,创新技术手段,搭建工作平台,确保网络舆情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要强化考核机制,将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因工作不当或履职不力诱发负面舆情且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应依据相关文件精神,严肃追责问责。[10]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着力建好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舆论引导两支队伍,充分调动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学工队伍、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等力量,影响和带动广大师生,唱响校园主旋律,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发展走向。

5.结论与展望

随着自媒体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对高校治理网络舆情的能力做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切实解决可燃物增多、事件升温过快、负面情绪放大等问题,实现高校舆情监测的深化与前置、舆情防控的及时与适时、舆情治理的系统与学生素养的提升,防范利益冲突事件的发生。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要牢牢坚持正确新聞舆论工作政治方向,进行合理的防范与化解,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对高校舆情事件介入处理,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全面网络治理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生态,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15-20.

[2]王楠.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75-77,80.

[3]姚翼源.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问题与实践向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161-166.

[4]白志华.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以社会燃烧理论为分析框架[J].河南社会科学,2022(4):101-109.

[5]张元,钱美玲.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舆情风险治理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6):21-23.

[6]毛锐.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和引导策略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10):9-12,16.

[7]吴冠华.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策略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3(20):121-123.

[8]邹军.中国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6-126.

[9]董洪哲,刘秀梅,郑永方.防火与灭火:公共危机事件次生舆情的生成与治理——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分析维度[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5):19-24.

[10]张喜桃.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路径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3(17):22-24.

作者简介:汪建康(1980-),女,江苏扬州,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张慧儿(1999-),女,江苏宿迁,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责任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
全国舆情
全国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