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废人”成长指南

2024-03-11 13:20李路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

李路荣

关键词:自我意识;行动力提升;WOOP思维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5-0040-04

【活动背景】

心理学家罗杰斯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real self)和“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概念。“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特征;“现实自我”是指个体目前的实际水平或真实能力,包括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

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自我的结构不断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自我之间时常出现矛盾和对立。他们一方面幻想自己能够努力突破自己,获取成功;另一方面却容易沉溺于游戏,或者在现实中“躺平”。在生活中,高二年级学生既没有高一入学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他们在生活中喜欢立下flag,但因为缺乏强大的行动力,容易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积极废人”。

“积极废人”是指那些心中有美好愿望,但是往往缺乏行动力的个体。他们总是喜欢树立目标,但是现实生活中却行动力很弱,这在处于高中生活中期的高二学生中尤为普遍。因此,本课堂积极运用“目标管理理论”“WOOP思维理论”,尝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提升自我行动力的妙招,从而实现个体心中“理想的自我”。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积极废人”的概念,以及了解自身“积极废人”的程度;学会用具体化目标、WOOP思维理论、增强自控力等三种方法提升自身的行动力。

2.情感目标:提升学生改变自身“积极废人”式生活的意愿;增强学生将目标愿望付诸实践的信心和愉悦感。

3.技能目标:通过原因分析让学生理解“积极废人”的心理机制;通过巧妙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学会提升自身行动力的三种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积极废人”背后的心理动因。

难点:积极运用具体化目标、WOOP思维、增强自控力这三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活动方法】

心理測评法、活动体验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视频分享。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视频、安静的背景音乐。

【活动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了解“积极废人”含义

从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开始调查:你是否有类似经历?

(1)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的时候,我们会立flag,下次要好好学习;

(2)称体重发现自己胖十斤的时候,会立flag,再也不吃甜食,不吃火锅,不吃学校宵夜;

(3)很多时候是这头立下flag,转头就该吃吃该喝喝和买买买,该追的电视该玩的游戏一样都没有漏过;

(4)晚上睡觉时说,今晚一定要11点前睡觉!10点50分关掉手机的入睡提醒时,打算再刷一遍朋友圈,刷一遍微博就睡觉,结果头脑越来越清醒……

教师引入“积极废人”的概念,并播放小视频辅助解释什么是“积极废人”。

所谓“积极废人”,指的是那些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却永远做不到的年轻人。他们看起来很积极乐观,但骨子里却缺乏行动力,一旦实现不了梦想就唉声叹气,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懈怠和懒惰后悔。“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已成常态,网友为此创造的人设就叫“积极废人”。

二、展开阶段:测评自身“积极废人”指数

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认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积极废人”式的表现?

教师介绍“积极废人”式的生活方式,包括积极废人式减肥健身、积极废人式早睡早起、积极废人式学习、积极废人式读书、积极废人式护肤、积极废人式做饭……

师问:你的“积极废人”指数是多少?请参考下面的心理测评表。

自陈式心理测评:“你的行动力指数是几颗星?”

A.你习惯什么时间段做决定?

早上→3分

中午→2分

晚上→1分

B.你会经常说“我决定了……”吗?

是的→1分

偶尔→2分

不是→3分

C.你是否经常逛街、看电影、聚餐或旅行?

是的→1分

偶尔→2分

不是→3分

D.当你在生活上面临问题时,你通常会有多少解决方案?

1-2种→1分

3-4种→2分

5-6种→3分

E.当你在完成既定计划遇到困难时,你通常怎么做?

改变既定目标→1分

请他人帮助→2分

加强专业领域的学习→3分

F.你常常会感到踌躇满志,然后第二天照样吃喝玩乐?

是的→1分

偶尔→2分

不是→3分

G.常常会向自己妥协,以达到一种自由无压力的状态?

是的→1分

偶尔→2分

不是→3分

H.常常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感到懊恼?

是的→1分

偶尔→2分

不是→3分

I.你会如何向你喜欢的人表白?

当面说→3分

打电话→2分

发短信→1分

J.你常常会觉得他人所做的决定是浮夸的,是做不到的?

是的→1分

偶尔→2分

不是→3分

注:此问卷非严格编制的心理专业量表,它只是简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行动力

表现。

通过测评,学生对自身的行动指数有了较为准确的了解,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意愿进一步增强。

三、深入阶段:探寻“积极废人”背后的心理动因

请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邀请小组代表分享。

(1)请回忆一次曾间歇性踌躇满志的经历及感受;

(2)请谈谈曾经“躺平”时的心理感受;

(3)请思考自己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情。

生1:上周听老师讲述了高三学生逆袭的故事,周五放学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这个周末一定要把所有作业都完成好,然后再刷几套物理试题。结果周末被手机游戏迷住了,周日返校时作业还未完成,内心挺后悔和自责的。

生2:中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打算好好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兴趣培养课程,想得很完美,结果第二天睡觉起来就随心了。

生3:高二年级第四学段考试考差后自己就想“躺平”,但是又没有真正躺平,其实内心挺内疚的,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

生4:我觉得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情是爱自己的家人,我觉得亲情非常可贵,所以我平时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化解冲突,与他们和谐相处。

由此教师提出以下四点总结。

(1)《拖延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告诉我们:行动力不足,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是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反映。

(2)我们往往能够坚持一件事情,也源于我们在内心非常认同并珍惜它,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局限,积极面对冲突和挑战,并尽力坚持下来。

(3)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也能推测“积极废人”背后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没有清晰具体明确的目标,对预计的困难估计不够,奖赏和酬劳过于遥远,对于成功的信心不足等。

(4)所以,成长的第一步是:接受自己的“废”。值得肯定的是,“积极废人“心底是向往美好的,渴望成为积极上进的人,也愿意去改变和完善自己。

四、升华阶段:掌握“积极废人”的成长指南

(一)具体化目标

体验活动:“鼓掌”

A.请同学们鼓掌;

B.请鼓掌30次;

C.请你在10秒里鼓掌30次。

教师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语,请学生为自己鼓掌。然后询问学生在哪种情况下自己的鼓掌速度和行动力最高。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有了时间限制和具体化的目标,自身的行动效率最高。

教师分享具体化目标的原则:

A.目标少而精;

B.目标可执行,可测量;

C.目标不要太遥远。

比如,一年看50本书,不如一个月看4本书,一个星期完成1本书的阅读计划更具体;把“我希望新学期学习好英语”变成 “我每天晚自习快结束时熟记10个单词”;把“我想要更瘦”变成“我每周跑步或散步2次,每次2千米”。

(二)WOOP思维理论

WOOP思维理论是由美国纽约大学及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提出的,该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将乐观的想法付诸实践,它在不同的年龄段与生活领域之中都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具体内容为,W(wish,愿望):选一个对自己最重要的;O(outcome,结果):实现后的最佳结果;O(obstacle,障碍):自身最大的阻力是什么;P(plan,计划):如果障碍X出现,那么我就采取行动Y!

教师举例:

案例1:如何坚持每天跑步?

今天的锻炼愿望:傍晚跑步20分钟;

最佳结果:感觉身心舒畅;

障碍:放学后很累;

计划:虽然很累,我仍要换上跑步鞋出去跑步。可以把跑步时间延后半小时,或者可以把跑步时间减少10分钟,或者邀请同学一起跑步等。

体验活动:教师播放安静的背景音乐,按照WOOP思维理论的步骤,请同学们在脑海里面先想象一个近期自己想实现的愿望;其次,想象当我们的愿望达成后,自己的状态是如何的;然后,在实现这个愿望过程中自身面临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最后,请同学们思考,面对这个最大的阻力自己可以有哪些应对的方式。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将愿望付诸实践的行动力。

(三)提升自控力的九大措施

当一个人的自控力提升时,他抵抗诱惑的能力会增强,个人的行动力也会增加。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书籍中总结了提升个体自控力的建议,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

限制自己的选择;

加入有相同目标的群体;

预测诱惑,制定应对策略;

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坚持10分钟就放弃;

树立意志力榜样。

教师分享同龄学生制订的行动计划。(见表1、表2)

五、结束阶段:运用方法,积极实践

教師布置作业:请同学列出本学期最想完成的三件的事情,然后采用具体化目标、WOOP理论或自控力提升等方法,不断将目标行动付诸实践,逐渐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师总结:祝福同学们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巨人!

【活动反思】

本堂课是基于大量的心理个案辅导发现了高二学生的共性问题后设计的主题课堂。课堂具有以下四个优势:第一,辅导理念正确。本课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充分相信个体有自我实现的潜力,个体愿意成为“理想的自我”。以此为出发点,抓住高二学生普遍存在的“积极废人”共性点,并分享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想实现的目标。第二,设计思路清晰。从发现自身的问题到积极思考分析问题的原因,再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活动线索清晰有序,活动形式包括视频分享、心理诊断、冥想体验、鼓掌体验等。同时,方法多样,活泼生动。第三,活动过程氛围和谐。“积极废人”一词非常形象,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气氛和谐活跃。第四,辅导目标达成理想。通过“鼓掌活动”体验,学生明白了自己在生活中为什么经常完不成既定目标的原因;WOOP思维理论让学生提前思考在实施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并做好应对方案,进而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两位同龄学生的学习、健身计划又让学生们备受鼓舞,更有信心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本节课内容丰富,在课堂时间管理方面需要多注意。同时,关于行动力提升课堂,还可以设计系列课程。此次课堂主要让学生认清自身问题,并有意愿和信心去面对和改变自己的问题,从而不断靠近“理想的自我”。下一次课堂可以收集学生完成目标计划的情况,并做一些分享交流与指导。

参考文献

[1]惠成功. 莫让“积极废人”蹉跎了你![EB/OL]. https://www.sohu.com/a/231331126_186986.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传统女德与当代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