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心理辅导,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

2024-03-11 13:20于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于澜

摘要:当前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课上聊天、做其他学科作业等情况。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尝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运用心理辅导中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如自我开放技术、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疗法等,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关注自己的进步,不断在历史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实现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效果较好。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我开放技术;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5-0076-03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教给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历史学习的自信心,讓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变化,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到心里有学生,看到学生的真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策略,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的教学才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自我开放,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新的学期开始了,在我任教的四个初二班级中有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自初中入学以来基础就比较差,三分之二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们上课时纪律自由散漫,说话聊天是常事。如何扭转这一状况,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心理学中有一种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技术),是指心理辅导师在适当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成长经验与来访者分享,协助来访者反思自己当前的情况,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借鉴自我开放技术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以此来启发学生反思自身,获得启发,效果较好。

上第一节课前我做了一些功课,那就是提前和每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优点等。第一节课上课伊始,我先像其他老师那样做常规的点名,一边点名一边说出这个学生的兴趣或者一个小的优点。学生们先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继而脸上露出了微笑。我通过这一小策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班级氛围也变得融洽起来。

随后,为了消除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畏难情绪,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女生小学时不爱学历史,历史成绩也比较差,常常给她拉后腿,她很沮丧,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历史的料。老师了解她的情况后,鼓励她不要灰心,从每天课堂上认真听讲、用心完成作业做起,遇到不懂的可以问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一个月后,这个女生的历史成绩达到了60分,她非常高兴,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的历史成绩竟然达到了80分,完全超出了预期。初三毕业,她如愿考上了理想中的高中。

故事讲到这里,我停下来,看着学生们的眼睛。教室里一时静悄悄的,良久,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这个女生后来怎样了?”

我微笑着回答:“后来,她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成为你们的历史老师。”

“啊?原来是老师您?”学生们又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是啊,我相信老师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通过这个故事,你们觉得应该如何克服历史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进步呢?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写下来。”

我的“现身说法”犹如一个小石子在学生的心海里激起了波澜,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并形成了文字,第二天交给了我。

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历史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下游,我一度很灰心,选择了自暴自弃。听了老师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又有希望了,不能就这样放弃。接下来,我也要像老师那样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上下功夫,课后找老师查漏补缺……”

二、将人和问题分开,帮学生树立历史学习的信心

有些学生的历史学习底子过于薄弱,努力了一段时间后,还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便会再次自暴自弃。我班学生小A就是这样。开学一个月后的段考中,我发现他不仅成绩没有起色,人也变得懒散起来——课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老是趴在桌子上听课,课后作业也写得很潦草。

某天课间,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他耷拉着脑袋说:“老师,你说我这个人是不是很差劲,成绩总是提不上去。”说完,他眼里盈满了泪水。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然后对他说:“你只是在学习上暂时遇到了问题,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被问题打败了。但这并不能说明你这个人差劲,问题是问题,你是你。”

小A抬起头来看着我,“真的吗?老师,你是第一个和我这样讲的人,连我的父母都说我很差劲,是个笨脑壳。”

我说:“父母只是替你着急,有些口不择言,他们心里可不是这个意思。我想问你,你想不想打败这个问题?”小A点点头。

我接着说,“如果让你给这个问题取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小A说:“叫它‘烦躁怪兽’吧。当我课上听不懂,课后作业做不出来,然后又被父母责骂时,这个‘烦躁怪兽’就会跑出来,让我学不下去,心生烦躁。”

我说:“有没有什么时候它没有跑出来,你学习历史时很愉快?或者你战胜了它?”

小A说:“我作业得了A,妈妈夸奖了我,我心里美美的,第二天上历史课就没有烦躁。有一天上课时我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烦躁怪兽’就跑出来,老师给了我提示,我有了思路,又把‘烦躁怪兽’赶回去了。”

我说:“你看,还是有办法的。”

事后,我和小A的父母进行了电话沟通,告诉他们要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多鼓励孩子,遇到问题不要一味责骂孩子,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这样孩子才能进步。小A的父母表示愿意调整家庭教育方法,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小A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我让历史课代表和小A结成学习对子,多帮助小A。

一个月过后,小A的课堂学习状态越来越好,期中考试他的历史成绩破天荒达到了70分。

在对小A的辅导中我运用了叙事疗法的理念——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将人和问题分开,引导他找寻成功学习的“例外”,并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和同学的支持,帮助他战胜了历史学习中的困难。

三、体验成长蜕变,获得成就感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认为,改变一直持续且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微小进步,运用滚雪球效应引导他们积聚小变化,引发大改变,引导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朝自己的目标方向迈进。

学生的成长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一点一滴中积聚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持续的关注,用正向的语言促进积极改变的发生。例如,我班学生小B老是记不住历史概念,上课回答问题时常常张口结舌,但某天突然很流畅地背了出来。对此我这样问道:“这次是怎么答出来的?”小B说:“昨天晚上反复在纸上默写了几遍,今天早上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我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这两个方法不错,希望大家都能用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对历史概念掌握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课上举手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于是问道:“最近课上表现不错,在概念记忆方面又发现新方法了?”

小B得意地说:“我上周买了一本历史学习参考书,最近一直在看。”

我于是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看看小B,学习多主动。”

同学们纷纷向他投来佩服的目光,小B学习历史的劲头也越来越足,有时候课下也不出去玩,坐在座位上埋头看书。就这样,在不久后的历史段考中,小B竟然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次我不仅在全班表扬了他,还在家长会上提了他的名字,说他进步不小。

那之后,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小B的父母,他们对我说:“现在小B一放学回家就拿起历史书在那里看,有时候我们叫他吃饭他还觉得烦,说是打扰了他思考。对爱玩的手机游戏也放下了,真是大变样。”我笑而不语。

在对小B的辅导中,我引导他发现改变的可贵,并关注自身微小的改变,不断为他注入成长的动力,促进他继续重复、加强正向行动,提升他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主动学习,实现了自我成长。

除了语言激励外,我还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了积分制:关注学生在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课后作业、考试等各方面的表现,如有进步,由各小组长为其加分。学期末总结积分情况,八十分以上的可以到我这里兑换小礼物,有书籍、卡片、零食等。积分制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被大大激发起来了,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期末考试,班级历史学科的平均分较上一学年有了不小的进步。

四、小结

初中阶段,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在课堂上或做小动作,或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和学生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热情、过去受到的打击过多、没有成功体验等有关。这些都是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学技术来转化的。

综上,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借鉴心理辅导中的自我开放技术、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疗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主动学习、主动成长。学生只有主动去学,才能学得好,学得久。

参考文献

[1]刘鹏志. 自我开放技术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17-18.

[2]王妍.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4):53-56.

[3]许维素. 滚雪球效应:改变的推进[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9):44-48.

[4]徐艳仪.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教師,2012(1):7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诗词的引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在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选择性崇拜”
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讨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