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外网服务化转型思路

2024-03-12 05:34智海峰吴玲
广东通信技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外网服务化专网

[智海峰 吴玲]

1 引言

电子政务外网(简称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政务部门的政务公用网络,同时也是数字政府信息传输的重要枢纽,为各级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以及政务数据的汇聚共享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政务大数据、城市治理、专网融合、移动办公等来自制度、技术、场景的变革要素正在加速涌现,持续挑战政务外网的服务能力,驱动政务外网进行变革。为应对数字政府发展需求,一些信息化水平比较先进的省份开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试点尝试对政务外网进行改革,获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具体实践以及向更广范围推广过程中确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阻碍,限制了政务外网改革成效进一步扩大,如何更好地推进政务外网建设满足数字政府快速发展需求成为了当前政务外网主管单位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2 调研情况

通过网上公开资料分析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广西、江苏等13个地区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对试点政务外网三个(1+N)运作模式的广东省相关单位开展实地走访调研,调研广东省下属广州、深圳、韶关、梅州、湛江等5个地市政务外网主管单位,了解当地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营情况;实地走访调研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司法厅、财政厅等6家省级政务单位,了解业务专网与政务外网融合情况和使用情况;实地走访调研广东省数字政府运营中心和广东省电信、移动、联通3家省级运营商,了解省域政务外网服务改革试点情况。

3 问题分析

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发现目前政务外网发展存在服务能力不足和运作模式僵化两个主要问题。

3.1 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政务外网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数字政府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网络设备性能不足,政务外网普遍存在设备老旧、承载能力固化、技术迭代不及时等问题,一般不能满足数字政府对网络低时延、高并发、大带宽的业务处理需求,难以满足业务专网融入政务外网实现政务信息一网承载的需求。

(2)网络架构韧性不足,政务服务应用系统集中迁移上云后,政务外网承载的业务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对网络的业务持续保障能力有很高要求,现有网络难以持续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承载能力。

(3)网络覆盖范围不足,目前仍有较多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行业机构尚未接入政务外网,且政务外网在移动覆盖能力短板明显,不能支撑不断增长的移动业务应用的网络需求。

(4)网络服务类型不足,目前政务外网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基础的网络接入服务,缺乏差分服务能力,无法提供可定制化的网络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单位、不同业务的网络差异化需求。

3.2 运作模式僵化

大多数地区采用网络自建自营兼合作的运作模式,由政务外网主管单位负责政务外网骨干网和城域网部分建设和维护,由本地运营商负责提供接入层服务,目前的运作模式僵化的具体表现有4个方面。

(1)管理水平不高,政务外网普遍缺乏精细化管理手段,资源利用不高,网络运行质量感知能力差,运维响应慢,缺少体系化的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2)保障能力不强,主管单位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能力难以应对网络规模扩张、技术能力提高、运维要求加大等需求,需要依赖外协单位提供协助。

(3)创新能力不强,主管单位一般属于管理机构而非业务单位,普遍缺乏服务创新的驱动动力和机制,难以应对数字政府对政务外网服务创新的需求。

(4)协作能力不强,网络分级管理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上下协同效率不高,联动不足,无法提供端到端的高质量服务,不利于专网整合。

4 服务化转型思路

在当前数字政府快速发展趋势下,传统政务外网一方面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应对专网整合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运作模式做出转变,满足网络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服务需求,打造能够提供按需服务的服务型政务外网。通过调研分析我国先进省份政务外网运作模式,并走访调研广东省政务外网改革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服务化转型思路,即“一网承载,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服务化转型思路。

“一网承载”是指为应对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需求,运用IPV6、SRv6等技术构建“一网多平面”的业务承载架构,满足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业务专网全面整合融入政务外网的需求,融合后的政务外网,各业务网络平面之间在物理上统一承载,逻辑上彼此安全隔离,实现政务业务统一承载,实现政务外网“一线接入、按需开通”,解决目前政务外网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是一种创新的政务外网运作模式,该模式将政务外网的管理与运营责权进行拆分,将运营服务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该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政企合作 管运分离模式示意图

首先,通过引入优质外部技术力量参与网络建设与运营,搭建一体化服务运营平台,连接网络管理者、网络服务供给方和服务需求方,形成全新的网络运作模式。一方面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缓解网络规模扩张、技术能力提高、运维要求加大等方面与管理单位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之间的矛盾,让管理部门有更多精力聚焦本部门的业务;另一方面良好的商业模式促使运营机构更有动力开展政务网络服务创新,既能做到网络服务的按需供给,同时创新开发端到端定制化的网络增值服务,达成网络管理者、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多方共赢的运作局面,促进政务外网创新且良性的发展,有效解决传统运作模式僵化问题。

其次,通过创新网络多方共管的管理模式,实现政务外网由主管部门的单边管理“专网”,转变为多个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共管、共用的“共网”,开创共网共治的新格局。通过合理划分各方责权,优化管理流程,打破单边管理模式局限性,打造“资产看得见、流量分得清、权限管得住、资源调得了”的数字化、精细化网络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多个业务部门对网络管理精细化的需求。

5 结论

我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务外网服务化转型符合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要求,满足网络管理精细化,网络服务高质量,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发展需求。未来政务外网主管单位可以参考一网承载、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思路开展政务外网服务化转型升级工作,促进政务外网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外网服务化专网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内网和外网间的同名IP地址转换技术及应用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管理研究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内外网隔离条件下如何实现邮件转发
我国警用通信专网与公网比较研究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PTN在京津塘高速公路视频专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