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言语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2024-03-13 06:21云南省红河县阿扎河乡中心完小普正林
天津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言语思维能力文本

■云南省红河县阿扎河乡中心完小 普正林

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本文首先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学生言语思维能力提升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言语思维,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言语思维,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注重开展多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言语思维,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假设、解释,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不是最终答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学生具有巨大潜能,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语文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知道知识的含义,并以具体的知识背景作为切入点。知识的学习具有主动构建性、情境性和社会互动性:主动构建性是指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构建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情境性是指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情境而单独体现,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中;社会互动性是指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来完成,而学生需要通过沟通、交流完成知识的储备和思想的升华。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符号是指“人们赋予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可以是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某种行为及场景的意义;“互动”是心灵、自我与社会产生相互作用的主要工具之一,个体应用有意义的符号实现社会互动。言语互动是社会成员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使用来实现个体言语交际行为,并以言语交际行为的成功与否来判断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语言符号,并将其运用到言语交际中,从而促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言语思维能力。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二是学生潜在的发展空间,通过系统学习能够达到的水平。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诵读理解中发展抽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还不成熟,大部分处于形象认知阶段,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考。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变,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诵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诵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其中有关“飞天”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代入文章中,通过优美的词句感受飞天的动作之美和形态之美,并有感情地朗读,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二)对比赏析中发展判断思维

语文教材内容包含两种语言形式:一是显性表达,二是包含在形式中的丰富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同义词和近义词等替换方式进行对比练习,通过对比赏析来发展学生的判断思维,增加言语理解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赏析,锻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揣摩内涵中发展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指从已有的事实或经验出发,经过分析、推理,并根据逻辑得出结论的能力。推理的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或自然现象进行合理假设和推断,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揣摩文章内涵,体会文章含义、形象及感情色彩,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四)在洞察矛盾中发展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概括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的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要以课文为例,从文字中找出“矛盾”,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揭示生活的一些道理,如“坚持与放弃”“理解与误解”“自私与宽容”等,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从言语表达的形式上分析和评价事物的本质特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言语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一)研读文本,挖掘教材的核心价值

1.研读文本关注读者视角。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为言语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读者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视角感受文章中无忧无虑欢乐童年的生活,走进作者内心,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2.关注课程视角。

首先,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和研究。其次,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要关注教材之间、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部的关联性,注重设置语言实践训练的目标梯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站在整个教学课程视角,理清不同学段的知识分布情况,明确各阶段对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把握教材核心价值,有效开展言语思维能力训练。

3.关注儿童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关注学生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搭建平台,创设具体的言语情境

1.知识融通,创设运用情境。

言语思维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活动,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开展相应的活动,引导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引用,夯实语言思维基础,提高言语思维实践运用能力。

2.链接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教师应积极创设交际情境,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并利用这些交际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乐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语言运用环境,让学生描述自己最熟悉的家乡,通过合理表达展现家乡的特色美。在这些情境中,学生学会表达的同时,学会了如何与人有效交流,从而提高言语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一些交际情境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3.关联经验,创设建构情境。

知识和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从而获得更多经验。例如,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由于识字量大、任务重、学生容易遗忘,教师可以采取相近字对比分析关联记忆,以“辩”“辨”和“辫”的教学为例,“辩”中间是言字旁,有用语言说明见解或主张之意;“辨”中间是一点一撇,有根据不同事物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之意;“辫”中间是绞丝旁,有将头发分开编成条条之意。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对形近字加以区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展思维,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积累更多的语言思维经验。

(三)多维联动,拓宽表达路径

1.指向思维提升的多元活动设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合理地进行活动设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开展民间故事分享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活动任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指向思维提升的活动框架设计

2.依托“学校大脑”的时空重构。

依托“学校大脑”整合资源,进行教学时空重构,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通过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整合,达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补。利用“学校大脑”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校要积极搭建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关注阅读对话,注重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

言语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资源,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语言训练、交流训练和写作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并在课后进行口头复述,对相关情境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诗歌和相关文章,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文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五)以评促学,设定评价量表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评价量表则是以学生言语思维能力为评价内容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积极应用多种评价量表,为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应用“一评、二测、三展”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一评”时,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评价;“二测”时,根据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评价;“三展”时,则是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言语思维能力。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学生言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要多途径、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如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思维方式;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辩论、故事分享等,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言语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言语思维能力文本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