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里的2023

2024-03-15 05:08明文
记者观察 2024年1期
关键词:时代传统文化

明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效卓著、文化自信愈加彰显、文艺事业勇攀高峰。2023年,在文艺的百花园里,剧集艺术生机盎然、绽放异彩,呈现出守正创新、百花齐放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涌现了一大批传递中华文化、反映中国气象、代表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中国风”作品在2023年焕发出新的气象。

剧集市场稳中向好锐意开拓

纵观2023年的国产剧市场,虽然数量上较2022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创作类型却比2022年更为丰富多元。表现在数据端上,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网播剧集市场新题材、新类型不断被开发,有效剧集数量为294部,虽然数量比2022年减少10.6%,但是播放量却显著提升,总播放指数达到了3861.2万,逆势增长7.7%;表现在内容端上,2023年的国产剧既有对时代风貌的描摹,也有对历史关键节点的回应,既有对行业群像的刻画,也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映。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的国产剧不仅在传统赛道上精品频出,而且在科幻、漫改剧等新赛道上也取得了创新和突破,尤其是部分作品填补了国产剧的相关空白。

开年热播劇《狂飙》创造了扫黑除恶题材作品的新可能,《三体》填补了国产科幻电视剧领域的空白,《去有风的地方》用温暖的叙事拉开了慢生活剧的大幕,《漫长的季节》以崭新的姿态将悬疑剧推向新的高峰,《我有一个朋友》《鹊刀门传奇》等唤醒了沉睡许久的喜剧题材,《少年歌行》《异人之下》等国产漫改剧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一年,国产电视剧在题材选取上更加丰富多元,在叙事表达上更加新颖,朝着深入提质减量、深耕垂类题材等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有两种创制趋势逐渐明晰。一方面,2023年的国产电视剧开始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让观众在观剧的过程当中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年代剧创新表达方式,以“小切口”呈现“大时代”。与此同时,注重对时代主题的表达,用影像刻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古装剧深挖传统美学富矿

2023年火爆出圈的《长月烬明》为观众演绎了一场东方美学与华夏神话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剧中的“敦煌风”也引领了新一轮的美学潮流。该剧不仅在美学设计上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文化特色,服饰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地借鉴了敦煌飞天壁画服饰的纹样和配色,将敦煌壁画再次拉入大家的视野,同时做出创新设计,将传统之美与影视剧创作进行深度融合,开启了仙侠剧的新风尚。

而另一部热播的玄幻仙侠剧《长相思》,人物设定根植于中国上古神话典籍《山海经》,其角色命名基本都有神话原型。例如,女主角小夭是轩辕妭和蚩尤的女儿,玱玹的原型是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涂山璟的原型是奇兽青丘九尾狐……除此之外,在场景布置、服装造型、音乐选取等方面《长相思》也都扎根于传统东方美学,充满国风意境。

除了《长月烬明》《长相思》以外,《七时吉祥》《长风渡》《莲花楼》等一系列古装剧都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展示中式美学的一幅幅生动画卷。创作者们摆脱了千篇一律的服饰造型和角色设定,在古装剧上开辟出了一条文化深厚、格局高远的新型创作路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国风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荧屏里有了价值归依和精神向度。

年代剧还原时代风貌

一直以来,年代剧在国产剧市场中都备受欢迎,它是集体的记忆,也是历史的余韵,更是时代变革的记录。2023年,几部代表性年代剧不仅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细节,还注重从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展现时代变化,通过对时代变迁中小人物的刻画,展现出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父辈的荣耀》以20世纪90年代林业改革为背景,以生活在“三道沟”林场的伐木工人顾长山一家的生活轨迹为故事主线,讲述了20年来不同时期的林业人追求理想、实现林业生态文明传承的故事;《梦中的那片海》以20世纪70年代北京青年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绘一代人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奋勇向上、共同追梦的奋斗史;《铁马豪情的日子》讲述了从民国初年一直到建国初期,康本善、王冉秋等一批铁路工人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实现“当大工匠、修最难的机器、造最好的火车”梦想的故事……这些电视剧通过对时代大潮下小人物的塑造,生动诠释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奋斗与奉献精神。

主旋律剧走向新高地

这一年,主旋律剧鲜活表达,聚焦不同历史节点,结合重大时代主题,将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完美融入电视剧中,相继推出一批优秀的精品佳作。

围绕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推出了《大道薪火》《鲲鹏击浪》《问苍茫》等多部作品。《大道薪火》讲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坚守初心、拨开云雾、寻求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历程,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经济建设和金融建设方面的空白;《鲲鹏击浪》讲述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塑造了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真实、饱满、进步的青年群体形象;《问苍茫》则讲述了毛泽东从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逐渐成长为成熟的革命领袖的人生故事。这些作品凭借青春化的革命视角、平视化的人物塑造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共鸣,让他们在面对现实的人生问题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及纪念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聚焦了一批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见微知著展现了中非医疗合作并肩作战的情谊,其展现的不仅仅是医疗援助工作,更是中国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时代主题,推出了《富春山居》《爱在青山绿水间》两部书写乡村巨变的作品。其中《富春山居》聚焦浙江省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深入时代发展肌理,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向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不断努力奋进的故事,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有对富春山居等传统文化符号的阐释,也讴歌了中国人担当、奉献、进取的精神与取得的重大成就;《爱在青山绿水间》则以环保、乡村振兴为主题,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从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倡导影视剧发展减量提质、降本增效后,国产剧逐渐从扎堆式、粗放式的创作走向精细化、特色化的创作,现象级爆款大剧不断产出,类似《狂飙》《去有风的地方》《人生之路》等电视剧更是带动了拍摄地旅游的兴旺,对文旅产业产生了显著的拉动效应,为新时代剧集创作带动文旅兴旺打开了新的渠道与可能。

与此同时,随着国产剧质量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产剧走上海外各国的荧屏。《狂飙》引发了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观众的追剧热潮,《三体》在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去有风的地方》在第十八届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上夺得“最佳电视剧”奖,国外头部流媒体视频平台Netflix买下《漫长的季节》版权并于2023年10月上线开播……

电影市场复苏回暖

|稳步前行|

2023年我国电影市场同样可圈可点,电影市场持续复苏向好。据国家电影局2024年1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电影票房为549.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元,占比为83.7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2.99亿;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国产影片50部,票房排名前10的均为国产影片。

可以看出,在众多电影人的努力下,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成绩亮眼,活力十足。在各类题材齐头并进的同时,也能欣喜地看到,在电影创作中传统文化内涵被更好地挖掘使用,同时电影创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现实主义题材成为主流。

与传统文化共舞

2023年國产电影以中国历史文化与古典文学为底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电影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国产片的原创浓度,多部影片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等多重意义上的肯定。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如梦江夏到繁华长安,从江渺烟波到田园烟火,从江南歌舞到边塞战歌,影片《长安三万里》通过对大唐建筑、历史风貌和壮丽景象的刻画,将唐代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画卷在这部将近三个小时的影片里定格,生动演绎了一场文化底蕴深厚的穿越之旅。

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的奇幻大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同样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影片融入了中国美学的大气磅礴和中华哲学的深邃内涵,带动了全民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潮,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大大增强。

古装悬疑喜剧片《满江红》以中国历史上著名民族英雄岳飞为主角,展现了岳飞忠勇报国的事迹,其体现出的军事文化、仁义精神以及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元素。

在过去,也有一些电影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但最终的呈现效果不尽如人意。2023年国产电影对古典文本进行改编和再创造,赋予其时代意义,释放出新的文化想象力,可以说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开了新的一页。

与时代发展同步

2023年国产电影的另外一个创作方向是不断挖掘现实主义题材,多部影片的主题设置来源于社会热点、民生焦点,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2023年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八角笼中》《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三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入围前10名,三部作品均以真实事件改编,从不同的视角展示着社会的不同切面,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除此之外,还有多部作品将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议题纳入电影创作,向观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热烈》讲述了普通人面对窘境仍然坚持着自己梦想的故事;《奇迹·笨小孩》讲述了普通人在深圳逆转人生的拼搏故事;还有《我本是高山》《不止不休》《三大队》等现实主义影片,从普通人物视角切入,讲述精彩的现实故事,成为2023年中国电影的一抹亮色。

与此同时,还有多部作品洞察当下大众的生活与情感。例如以“鸡娃”和教育焦虑为主题的《学爸》,关注家暴的《我经过风暴》,聚焦“网暴”及污名化女性的《保你平安》,反思东亚亲子关系的《涉过愤怒的海》,表达当下老年人群情感需求的《我爱你!》,引起打工人共鸣的年末喜剧《年会不能停!》等。这些电影真实地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触及到了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这一年的国产电影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亮眼佳绩,也在国际电影舞台上绽放光彩。春节档影片《流浪地球2》在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市场上映,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幻影片奇观;《热烈》登顶近三年中国电影泰国票房冠军;《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北美等地上映,累计票房突破2000万元。

2023年的影视剧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根植传统文化,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定格在一部部影视作品中。与此同时,多部具有中华美学的影视剧漂洋过海,用影像向海外观众传递着中国故事,在彰显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2023年,国产影视剧走得很踏实,2024年,期待更多属于中国也属于我们的故事。

猜你喜欢
时代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