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背景下室内滑雪场建筑设计研究

2024-03-16 09:01李苗苗LIMiaomiao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1期
关键词:雪道客群滑雪场

李苗苗 LI Miaomiao

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分析我国室内滑雪场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建筑设计基本要素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案例及项目经验,提出总体策划要点和单体设计要点,为室内滑雪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设计;室内滑雪场;雪道

0 引言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三亿人上冰雪”口号加速了冰雪运动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不仅弘扬了我国冰雪文化,更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创造机遇。全国各地冰雪运动场地和场馆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长,冰雪建筑发展迎来了黄金期。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虽发展较晚,但后续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对助力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及推动全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室内滑雪场是冰雪运动项目的主要载体之一,对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室内滑雪场建筑概况

室内滑雪场指在室内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满足人们滑雪和娱雪等体育休闲活动需求的建筑物,其主要功能区包括暖区、冷区及设备机房区。

1.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室内滑雪场市场供应量急速攀升,但整体规模仍远低于篮、足球类体育设施,冰雪旅游的内需拉动能力突出。我国冰雪产业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北方冰雪资源具有先天优势,滑雪场市场占有率约为72.76%,但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南方冰雪市场需求提升,潜力巨大。由于北方客群专业基础良好,北方室内滑雪场具有规模大、难度高、专业性强、垂直落差大等特征。通过易观和腾讯联合发布的调研数据可知,南方跨省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高达650万人,2019年南方在建的室内滑雪场超过17家,南方室内滑雪场占有率逐年递增,其规模和专业性将赶超北方滑雪场的配置等级。在消费客群分布与城市等级关系方面,我国冰雪产业用户以一线城市年轻化人群为核心,因其兴趣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活品质及消费水平。

1.2 发展趋势

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陆续颁布一系列政策,逐步推进冰雪产业建设和发展,冰雪运动从小众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利好政策与广泛客群刺激使室内滑雪场迎来建设高潮。室内滑雪场数量的激增导致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其开发策略与设计逻辑需从前期快速低质标准化建设中寻求优化升级和多元转型。基于各大开发商及设计院的研发趋势,未来室内滑雪场的运营模式将迎来三大变革:①全季化运营周期,强化青年客群吸引力,拓展亲子客群;②复合化的“冰雪+”主题,利用地域资源打造多元化主体,实现业态互补升级,提升消费黏性;③营销渠道网络化,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和网红效应,提升品牌流量。

2 总体策划要点

2.1 选址因素

1)城市等级 城市等级决定人口基数、消费水平、辐射人口和外来商旅流量,对滑雪场客群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一线城市开发趋于饱和,目前二线与新一线省会城市成为各大地产商布局重点。

2)与市中心的距离 与市中心的距离影响土地成本、可达性和客群基础,同时文旅城的规模与市中心的距离具有正相关性。

3)交通 优越的交通资源是滑雪场运营的主要驱动力,邻近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场地成为首选。

现存室内滑雪场的选址包括:①城市核心型,距市中心<1 0 k m,总建筑面积(1 ~5)万m2;②新区型,距市中心11~25km,多位于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3~8)万m2,旅游型城市(如海口)可达10万m2;③新城区型,距市中心>26km,多位于新城或城市副中心,总建筑面积>10万m2。

2.2 规模类型

1)单体型 以滑雪、娱雪为主的单体建筑物,规模(1~3)万m2,主要辐射本地客群,以零基础,初、中级滑雪者为主,宜设置初级道和中级道,雪道长度<300m,一般不设置高级道。

2)综合型 集滑雪、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规模(3~5)万m2,以“冰雪+”模式为主,如“冰雪+商业/潮流体育/水乐园”,主要辐射本地及周边城市客群,涵盖零基础,初、中、高级滑雪者。规模适中,雪道类型丰富,宜以中、高级道为主,一般设置1条初学者道和2条长雪道,最大雪道长度300~400m,宜设置索道。

3)冰雪乐园型 以冰雪为主题的游乐园,规模约(5~10)万m2。客群辐射范围可达整个城市群,包括零基础,初、中、高级及专业滑雪者。雪道以中、高级道为主,一般设置1条初学者道及多条长雪道,最大雪道长度建议400~600m,须设置索道。

3 单体设计要点

室内滑雪场建筑由暖区、冷区和设备机房区三大功能区组成。暖区主要功能为接待、休闲和滑雪前服务;冷区主要功能为滑雪和娱雪;设备机房区主要功能为制冷和造雪,以维护雪场正常运行。暖区与冷区常毗邻布置,设备机房区应位于负荷中心。雪场动线设计应遵循畅通、快捷、按使用流程顺序前进的基本原则(见图1)。

1 功能布局

3.1 暖区设计

暖区主要包括雪具大厅(面客区)和运营办公区。雪具大厅(面客区)为游客提供进入冷区前的准备和服务,由客票区、雪具租赁区、寄存更衣区、公共服务区和餐饮零售区等功能区组成,雪具大厅动线宜采用“一”字形、L形和U形布局(见图2,3)。运营办公区包括各部门办公室、员工卫生间、更衣室、会议室等,并设置员工专用餐厅、员工专用出入口及去往冷区的独立气闸间。

2 暖区平面

3 西安融创滑雪场暖区寄存处实景

3.2 冷区设计

冷区面积通常占滑雪场总规模的60%~80%。其中滑雪区主要由滑道、出发平台、缓冲区组成,根据坡度划分为初级道、中级道、高级道及专业雪道(见图4)。滑雪道宽度设计应遵循宁宽勿窄的基本原则,初级道应平整宽敞,平均坡度≤10°;中级道平均坡度宜为11°~18°,最大坡度≤22°;高级道平均坡度应>19°,最大坡度应>22°。滑道高区出发平台与过渡平台宽度均应≥10m。滑道终点应设立缓冲区,并安装安全防护设施,新建初级道的缓冲区长度应≥40m;在已建成雪场中,停止区长度若<40m,需在原有防护措施基础上加装防护措施。

4 西安融创滑雪场冷区雪道4a初级道4b高级道

娱雪区是为游客提供除滑雪外的雪上娱乐活动区域,以真冰真雪游乐为核心体验的沉浸式游乐项目集群。总结现有室内滑雪场项目得出,专业型滑雪场娱雪与滑雪面积比为1:9或4:6;娱雪型滑雪场娱雪与滑雪面积比为6:4,且人均使用面积应≥15m2/人。娱雪区主题类型包括:①情景主题类,如长沙大王山滑雪场;②自由探索类,如西安融创滑雪场。有飘雪体验的娱雪区空间高度不宜<9m,飘雪机的设置应具有一定高度和密度以保证飘雪的最佳体验,距飘雪口2~5m为最佳体验区。

4 结语

在后疫情时代,探究冰雪建筑设计要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冰雪建筑设计规范及消防安全设计原则正逐步完善,但对于建筑方案设计原则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分析我国室内滑雪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案例及项目经验,提出总体策划要点和单体设计要点,为室内滑雪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雪道客群滑雪场
冬奥来了
客群维护,集成商都在怎么做?
滑雪场的雪橇犬
稳中力求创新,思路源于实际
浅议社区超市的运营问题与深耕方向
浅议社区超市的运营问题与深耕方向
加拿大三大滑雪场攻略
购买一个度假产品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雪道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