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2024-03-16 10:12叶浩琪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浙北共同富裕浙江省

□ 付 荣 叶浩琪 刘 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想要推动共同富裕,则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1]。2021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标志着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探索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的省域,为其他省市迈向共同富裕提供先行示范[2]。《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中提到,要“科学设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评价体系和目标指标体系”[3]。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套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11 个城市进行测度与分析,希望对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所助力。

| 高质量发展内涵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个概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并且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2021 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5]指出,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在学术界,众多学者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何立峰(2018)[6]提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魏敏和李书昊(2018)[7]则将高质量发展归纳为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等10 个方面。张丽伟(2019)[8]认为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创新为主要着力点,共享为发展目标。王凯和姚正海(2020)[9]认为高质量发展集经济发展的有效、协调、创新、持续和分享为一体,涉及多个领域的质量提升,不仅关注物质产出,也注重精神建设。陈华宇(2022)[10]认为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协调为内在要求,绿色为发展理念,开放为必然要求,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张恬和杨宏翔(2022)[11]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并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绍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薛明月(2023)[12]基于新发展理念,立足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投入和产出维度,聚焦地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投入和产出效应来分析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水平。刘昊和祝志勇(2023)[13]认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理念,是协同发展增强、发展动能转换、发展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可持续性增强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模式与状态。

综上,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促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一体的综合均衡式发展,是以满足人们与时俱进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应该注重发展的量,更要注重发展的质。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努力做好其他方面的建设,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幸福。

| 浙江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参考王凯、姚正海(2020)[9]和张恬、杨宏翔(2022)[11]等学者的研究,本文从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系统层出发,选取20 个指标,构建了表1 所示的指标体系(其中属性为“+”为高优指标,值越大越优;“-”为低优指标,值越小越优)

表1 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测度过程与结果

本文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Rank-Sum Ratio,RSR)评价浙江省11 个城市(i=1,...,11)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涉及20 个社会经济指标(j=1,...,20),原始数据构成一个11×20 的矩阵。编秩公式如下:

若指标j为高优指标,则:

若指标j为低优指标,则:

利用上述指标的秩次计算第i个评价对象的秩和比,计算得出RSR 值:

基于2022 年浙江省11 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测度,得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情况(表2)。

表2 2022年浙江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从整体来看,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状况较好:一是各水平都在0.5 上下波动,协调水平、开放水平和共享水平呈现偏态分布。二是除了整体水平存在几个离群点(杭州0.7682,宁波0.7182,衢州0.3432,丽水0.3682)以外,其他水平都不存在离群点。究其原因,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资源倾斜使其发展领先,发达的工商业和外贸产业使宁波也发展较好,而衢州、丽水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符合现实情况。三是经济水平、创新水平和绿色水平的分布离散程度较大,其余水平分布都比较集中,说明在经济、创新和绿色方面11个城市两端发展差异比较大,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领头羊奋力发展,后排城市也要努力跟上,实现共同富裕。

| 浙江省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类分析

本文对浙江省11 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进行系统聚类,按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增顺序分为三类:第一类包含衢州、丽水、台州、温州和金华,第二类包含湖州、绍兴和舟山,第三类包含宁波、嘉兴和杭州。第一类的城市均处于浙南地区,其他两类则处于浙北地区。结合上述整体及各子系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得出如下结论:

(一)浙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高于浙南,杭州和宁波处于领先地位

排名前五的城市中有四个都处于浙北地区,说明浙北地区的发展整体高于浙南地区。从宏观角度究其原因:第一,经济地理位置上,浙北地区平原多,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区,毗邻江苏和上海,宁波、舟山等城市沿海,交通运输、贸易往来便利。第二,人才资源上,浙北地区拥有47 所本科类院校,占浙江省高校总数的78%,拥有的人才资源远高于浙南地区。人才带动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经济基础上,浙北地区的一些城市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基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重要中心杭州(0.7682)、重要港口城市宁波(0.7182),整体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地处浙西南地区城市衢州、丽水,远离省会及经济中心,资源较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二)各城市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

杭州经济、创新水平较高,但协调、绿色水平却偏低。其他城市发展均衡度欠佳,协调水平均有待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各城市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各城市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创新和绿色方面

经济发展方面,浙江11 个城市差异较大。经济水平最高的为杭州。近年来,杭州在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城市,因地形等客观因素,城市建设与发展均受到影响。

创新发展方面,浙江11 个城市的差异更为明显。创新水平最高仍是杭州。电商巨头阿里总部位于杭州,对杭州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他创新水平较低的城市,需要着重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方面,浙江各城市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的为丽水和温州,均高达0.8182。丽水自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环境建设,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温州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对重污染行业进行大力整治,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他绿色水平较低的城市,需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方面综合测度2022 年浙江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就推动浙江省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经济方面

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浙北地区本身拥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可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浙南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依赖传统产业,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多元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经济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方面

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浙北城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需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浙南城市则需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三)协调方面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落后地区加大支持力度,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鼓励城市之间协同发展,通过领头城市的辐射效应,促进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四)绿色方面

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使城市朝着绿色可持续的道路发展。像杭州提出“绿色杭州”口号一样,其他城市也要加强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

(五)开放方面

坚持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4]。浙江高质量发展很大一部分受益于对外开放,所以需要继续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往来,吸引外商投资,通过国际化的合作推动自身城市的发展。

(六)共享方面

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球型分配结构[1]。同时,通过推动优质共享资源和服务共享,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需求相契合的多元化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浙北共同富裕浙江省
浙北地区鲜食春玉米生物降解地膜栽培技术
共同富裕
《初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浙北医学中心建筑照明
农民维权行动的逻辑进路与分析框架*——基于对浙北优新村“群体性上访”的调查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