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闭环管理优化手术流程的设计与实践

2024-03-26 13:21周立恒朱小东陈倩楠李阿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扫码核查闭环

周立恒, 朱小东, 陈倩楠, 李阿敏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安徽 太和, 236600)

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部门,对手术的严格管理可确保医务人员准确了解患者情况,保障患者安全[1-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慧医疗在医院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4],由于国家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5]已无法满足手术管理的要求,特别是手术闭环。目前,通过人工核查的传统手术交接方式[6]不仅费时,还易出现人为差错等问题,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手术闭环管理流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手持式个人数字助理(PDA),即移动手持设备,是以医院现有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医院数据中心,应用移动终端完成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先进现代化护理设备[7-9],具有体积小、简便快捷、信息同步等优点[10]。本院从2018 年开始全面打造智慧医院,并于2023 年通过6 级电子病历审核,实现了闭环的数据管理,即通过PDA 改进手术患者的记录信息,实现手术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确化的闭环管理。现将本院基于信息化的闭环管理优化手术流程的设计与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1 传统手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务人员常以口头方式对围手术期患者情况进行交接。口头交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和缺陷[11],如一旦发生核查不清楚等问题,无法将问题定位到相关人员;手术交接过程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共享、不智能,缺少动态服务流程,导致无法实现手术闭环管理。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闭环功能框架

手术闭环管理系统[12-13]功能包括闭环展示、闭环质控、配置管理和后台管理4个功能模块。闭环展示模块提供可视化的业务闭环展示界面,展示的业务闭环可由配置管理模块灵活配置;闭环质控包括总览、主控视图以及各种闭环分析如闭环达标率分析、节点完整性符合率分析、节点时差符合率分析等;配置管理主要管理维护闭环的基本信息如闭环信息、闭环节点信息以及闭环的各类规则等;后台管理是维护闭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功能菜单、安全审计日志、数据管理等。

2.2 闭环系统架构

手术闭环管理的系统架构包括业务系统(数据源)、数据(资源层)、应用3 个部分。业务系统包含支撑医院正常业务运营的各业务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护理信息系统(N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是业务流程数据的数据提供源;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通过OGG(Oracle GoldenGate 支持Oracle 数据库和其他受支持的异构数据库之间复制数据)或CDC(Change Data Capture Oracle 数据库级别实现增量抽取的解决方案)等技术手段实时同步到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 操作数据存储)库中,再通过ETL(Extract-Transform-Load 抽取-转换-加载)等处理清洗装载进闭环库;应用部分包括闭环的展示、闭环质控、配置管理、服务、安全审计等内容。闭环展示以可视化界面展示业务流程的主要节点内容,主要包括业务流程项目的节点时间、发生地点、操作人员、节点名称等。闭环质控[14]是对业务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及分析,包括闭环质控数、主控闭环及相关闭环的统计分析,如达标率分析、时差性分析、完整性分析等;配置管理主要功能是为闭环的基础信息进行维护如闭环节点维护、闭环信息维护、规则配置等。

2.3 闭环流程

手术闭环主要是对HIS及手麻系统的扩展和补充,贯穿围手术期全过程[15],实现了手术管理标准化、精确化、信息化的闭环管理。该闭环借助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设定关键业务节点,将各环节定位到人,通过系统预设流程监管各环节,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具体过程如下:病房医生书写术前文书(术前讨论、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小结),医生进行手术申请,病区护士进行医嘱复核、手术室护士进行手术安排,麻醉医生术前评估(术前访视)及麻醉前文书(麻醉知情同意书)书写;病区护士PDA 扫码患者手腕并带出病区,手术室护士PDA 扫码入手术室,手术医生麻醉前核查和麻醉医生麻醉及扫码核对;麻醉开始后完善术前核查,至手术结束和麻醉结束,巡回护士扫码出间、麻醉医生记录入出复苏室;患者到病房后,由病区责任护士PDA 扫码患者信息接收患者、麻醉医生记录麻醉术后访视情况。见图1。

图1 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流程图

2.3.1 病区手术患者交接:主要包括手术患者从病区移交后勤人员时,通过PDA 扫描手术患者手腕带的二维码核进行患者信息自动核对,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及相关携带至手术室的文书、药物、材料无遗漏;在手术结束患者返回病房,护士再次扫描患者手腕带的二维码核对患者信息。

2.3.2 手术室手术患者交接:主要包括手术过程管理、三方安全核查、复苏过程管理等过程,手术过程管理具体包括麻醉开始、手术开始、手术结束、麻醉结束等状态,为便于家属及时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相关信息及时会同步到家属等候区大屏上;三方安全核查即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各自完成手术相关内容核查,为保证三方核查准确无遗漏,系统预设为三方全部通过某一阶段核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骤,直至所有步骤完成;复苏过程管理具体包括麻醉医生对患者入复苏室、复苏、出复苏室等状态进行管理。

3 手术闭环管理系统的作用

3.1 降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

通过PDA 扫描患者手腕带,实现了患者信息自动核对、三方(医生、麻醉师、护士)核查的动态过程管理,扫码后HIS 系统自动定位手术闭环节点,通过对手术闭环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动态记录了执行节点、执行者和执行时间,手术闭环限定了先后操作顺序,有效降低传统人工方式所产生的医疗差错。实现整个手术环节的全程可核对、可跟踪,为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管控手段。

3.2 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情况下,影响手术时间的原因有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等。手术闭环后,医护人员根据实时状态准备相应工作,可以避免盲目等待而浪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PDA 通过动态采集患者信息构建了全面、连贯、便捷的手术室信息化服务体系[16],病房及手术室医务人员不仅可实时关注每一级发出的指令,还可将下级信息反馈至上级,可使护理人员更具清晰的了解患者信息,解决了传统手术交接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护理质量与质控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均有重大意义。

3.3 提升手术台周转率

手术闭环记录了整个围手术期关键节点的进度,精确记录了每台手术所需时间。巡回护士可根据手术闭环情况,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报告手术室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手术安排进行手术台调度。手术闭环对缩短接台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室闲置、提升手术台周转率有重要意义。手术室通过定期分析闭环数据可以确定影响手术室周转效率的影响因素,手术闭环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4 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作为重要的现代化治疗措施,如何提高手术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目前本院所有手术均已进行闭环管理。与传统的手术管理相比,手术闭环优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手术闭环已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次优化调整,但目前相关系统还需不断完善,如由于PDA 扫码依赖无线网络,网络信号对接送效率有直接影响,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医院闭环管理仍然需不断优化完善。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扫码核查闭环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山之高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扫码看直播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