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助产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

2024-03-27 15:48付娟黄世文陈小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工作坊情境教学

付娟 黄世文 陈小丽

【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助产专业7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名)与试验组(37名),2组均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对比2组教学满意度、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理论知识考核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判断及异常分娩处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胎儿电子监护技术、四步触诊技术、胎心音听诊技术及盆骨外测量技术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及学习策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可提高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关键词】 工作坊;助产专业;情境教学;教学满意度;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8-0010-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17;G424

助产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均较强的医学专业,在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助产士的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助产任务能否有效完成,且助产士工作能力与母婴安全密切相关[1]。助产专业实训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讲解和演示,不重视学生模仿练习,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忽略对学生价值观、情感及态度等非认知领域的培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机会,且学习效率较低,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2]。随着教学的改革,近些年出现一些新兴教学方式并广泛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中。工作坊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一般由10~20名学生组成学习团体,在1名核心成员指导下,学生通过讨论、体验等方式完成任务,学生为主导,教师协助,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3-4]。但目前对助产专业教学应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本次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助产专业74名学生,研究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助产专业7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名)和试验组(37名)。对照组男性1名,女性36名;年龄22~25岁,平均(23.59±1.15)岁。试验组男性2名,女性35名;年龄21~25岁,平均(23.46±1.1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每节课前由管理员参照教学内容完成实训物品准备工作,并检查所用实训设备,助產实训中心主任负责组织2名实训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工作,采用统一案例由教师设置情境并进行示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评价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试验组采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1)集体备课。组建学习小组,每小组由6~10名学生、3~4名教师和1名实验员组成,一同备课,主要环节为情境设计、问题设计、师生演习等。集体备课过程中需设置过关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引导性、分析性和开放性问题,实践能力分为理解与掌握、可灵活运用于实践、可就专业问题给出建议等。以“新入院孕妇问诊”为例进行情境模拟,工作坊为入院接诊台,各小组先设置问诊情境,后由组员提出问题,比如“停经4个月余感觉胎动是否正常,正常胎动是多少”“如何指导孕产妇自数胎动”,并给出实际案例,比如产妇凌晨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属于哪种情况,出现不规则腹痛是何种情况,临产诊断方法是什么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组内开展讨论,明确新入院产妇需完善哪些检查等。(2)实训教学流程。严格遵照情境预习、提前演习、教师示范、分组模拟、小组汇报、提问及总结等步骤开展实训教学。由教师于实训前1周将情境案例讲义发放给学生,学生于课前预习案例、查询资料、翻阅教材等,并开展小组讨论,解答情境中的问题,各组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包括场景准备、情境设置等。实训前1天学生布置场景并开展初步演习,必要时可由教师给予帮助。实训课当天由教师先示范,再组织学生开展情境模拟,演示过程中组长负责引导问题,其余组员介绍资料查询情况等,其他学生可补充发言或纠正错误。模拟结束后,由教师及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者经讨论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学生依据模拟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最后由教师点评模拟情况,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并总结案例所涉及问题。

1.3 观察指标

(1)教学满意度。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采用匿名方式填写自拟教学满意度问卷,15 min后当场收回,均回收为有效问卷。问卷包括理解度、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等内容,共7个条目,总分21分,评分>14分为非常满意,评分7~14分为基本满意,评分<7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2)理论知识考核。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统一开展理论知识考核,包括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判断和异常分娩处理4个模块,各模块分值0~100分,得分>60分为合格,得分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成正比。(3)实践操作考核。教学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考核,包括胎儿电子监护技术、四步触诊技术、胎心音听诊技术和盆骨外测量技术4个模块,各模块分值0~100分,得分与实践操作能力成正比。(4)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采用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于教学结束后评估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共计60个条目,总分为60~300分,评分与自我学习导向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教学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对比

试验组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判断和异常分娩处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对比

试验组胎儿电子监护技术、四步触诊技术、胎心音听诊技术和盆骨外测量技术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对比

试验组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助产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助产士在我国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此类人才时,需全面结合现代化助产岗位要求,严格按照高级助产士标准培养[5]。助产专业学生对助产理论知识有初步了解,但多缺乏助产操作实践经验,而产科危重孕产妇病情变化极快且难以预见,故对助产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助产士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母婴结局[6-8]。以往助产专业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仅开展单一理论知识学习或培训急救技能等,理论与实践缺乏关联性,且带教过程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9]。情境教学模式指通过创设与真实情况相近的临床情境,对事件或事物发生环境、过程等进行虛拟再现,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

本研究中,试验组采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结果显示,试验组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判断和异常分娩处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胎儿电子监护技术、四步触诊技术、胎心音听诊技术和盆骨外测量技术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可促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满意度。分析原因为,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将情境教学建立于工作坊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度更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病房及产妇等,可代替真实产妇对助产专业学生开展临床实践教学。基于工作坊的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临床实际情境中,查阅文献资料等于实训前解答问题,并通过设置不同层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10-11]。其次,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课开始前对案例内容进行预习,通过搜集资料完成相关项目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积极组织讨论,以案例、问题等促使学生思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不断发现并解决新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助产专业知识及技能[12-13]。此外,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情境模拟、问题解答、组内讨论和总结知识点等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助产专业教学应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并提高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工作坊情境教学
第三届“理解中国公共政策”工作坊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