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以随州市大明珠绿色低碳示范区为例

2024-03-27 07:52李帅鞠付栋郝伟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4期
关键词:示范区用地设施

李帅,鞠付栋,郝伟峰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1 引言

城市在建筑、交通、生产以及电力领域的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城市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1]。 要实现城市碳中和,重点在于减少碳排放和提升碳汇,对城市建筑、交通及各产业进行优化调整及转型升级,加强对碳排放的管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生态格局,通过生态修复等手段提升碳汇能力。 城市规划要从微观、中观、宏观3 个层面考虑碳减排[2],尤其是在中观层面,应建立绿色低碳示范区,衔接城市绿色低碳空间格局,优化微观层面建筑、交通的具体落位及绿色低碳措施,具有更高的示范性和可实施性,有助于建立可复制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板, 是推动双碳战略实践的重要途径[3]。

2 项目概况

随州市大明珠绿色低碳示范区位于市中心北侧, 西临厥水河,内有花溪河穿过,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条件(见图1)。项目以产业服务、生态宜居、教育医疗、孵化研发、商业休闲为核心功能,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依托蓝绿生态空间,以提升区域碳汇能力为重点, 通过优化碳排和碳汇空间布局, 在交通体系、绿色建筑、资源利用等多领域实施碳减排策略,同时结合功能特点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完善能源利用及管理系统,提供多能互补的能源网解决方案,建立能源清洁、高效、经济、安全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样板。

图1 用地范围及周边重要生态功能区

3 规划策略

3.1 优化空间布局

3.1.1 划分碳排与碳汇空间

碳排空间主要包括满足生活、生产需求的建设用地,土地要进行合理、高效的开发,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对地块内建筑容积率、高度、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开发强度限制区域碳排放,因地制宜地实现碳排放管理。

碳汇空间重点包括厥水河、 花溪河及两侧生态岸线与自然湿地,以及人工湿地、城市公园等绿色空间。 在保护原有自然用地不被破坏的基础上, 自然化修复受到人类建设活动影响的自然空间,改善乔灌草种植结构,增加高质量的绿色空间并合理布局,提升城市碳汇空间的碳吸收能力,降低城市整体碳排放。

3.1.2 重点策略

针对现状工业用地集中且规模较大、服务设施单一、绿地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通过优化工业用地布局,提升居住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提升混合用地功能用地比例,形成疏密有致、功能混合的空间形态,建立产城融合的低碳发展空间;增加小微绿地、景观绿道以完善绿地结构,保护和修复厥水河、花溪河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降低区域整体碳排放。

经过用地调整,示范区总用地面积增加254.33 hm2,其中,工业用地减少189.02 hm2,居住用地增加295.96 hm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39.74 hm2,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增加26.5 hm2, 绿地与广场用地增加37.75 hm2, 道路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及物流仓储用地增加43.39 hm2。用地调整后预计人口承接能力可增加5 万人, 综合考虑用地调整及人口增加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情况预测见表1。

表1 用地调整后年碳减排预测

3.2 优化生态安全格局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通过生态保护与近自然修复措施,完善“斑块—廊道—基质”生态结构。 通过修复自然湿地空间,增加人工湿地、公园绿地,提升生态斑块分布的规模及数量,促进区域生态功能改善与提升;推进厥水河、花溪河岸线近自然修复,打造滨水生态廊道;强化道路绿地廊道建设,提升绿化质量,通过蓝绿廊道串联生态斑块,形成可循环流动的网络系统,改善区域气候;基于自然本底条件,依托区域道路绿化、河流水系、公园绿地等生态资源,完善区域海绵基质框架,解决内涝积水、水污染、水生态以及水资源利用等问题。

预计提升生态功能空间201.45 hm2, 年碳汇量提升约2 921 t,结合区域景观设施的节能化改造,降低区域景观设施运行能耗,年碳减排量约1 000 t。

3.3 建立绿色交通系统

基于“小街区、密路网”模式优化交通路网结构,通过完善自行车道、步行廊道、共享停车等配套设施,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布局,降低私家车出行比例,形成以“公共交通+ 共享单车+步行”为主的绿色交通系统,降低交通出行的碳排放。

示范区内推广交通出行电气化,其中,公共交通全部电气化,私家车辆40%采用可再生能源汽车,优化电、油、气综合加能站和光储充一体化设施布局, 完善绿色交通出行配套设施;在道路照明方面采用风光互补新能源LED 路灯+智能灯控系统,提升示范区道路照明效率,结合厥水河、花溪河总长8.5 km的慢行步道,引入分布式光伏技术,提升交通系统能源自给能力。 通过交通系统及设施调整优化,碳排放情况预测见表2。

表2 交通系统优化后年碳减排预测

3.4 推广绿色建筑示范

基于“被动节能优先,主动能源优化”原则,推进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并对现有建筑进行节能化改造。 采用隔热性能更高的门窗及墙体材料,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遮阳,实现建筑节能效果最大化。 建筑内采用新风系统、热回收以及节能空调、高效照明等主动化节能技术,配合智能化能源管理,提升建筑能源管理与利用效率。 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通过建筑构件预制生产、现场机械化施工以及装修一体化,促进“五节一环保”, 预计在建筑全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放量超40%,节能减排优势明显。

示范区内建筑面积约1 689 万m2, 可安装光伏组件面积按照建筑面积比例计算,其中,公共建筑安装比例为25%、商业建筑15%、工业建筑25%、仓储建筑40%计算,片区可开发一体式光伏建筑面积约106.75 万m2,结合电厂余热利用及集中高效供冷、供热技术,碳排放情况预测见表3。

表3 绿色建筑推广后年碳减排预测

3.5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从源头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降低区域一次性产品使用比例,加强资源节约与垃圾分类再利用宣传,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优化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设施布局,建立生态化、智能化的固废垃圾回收、运输与处理体系,降低垃圾处理过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示范区内规划人口约15 万人,按照人均日产垃圾量1 kg,日垃圾固废处理量约150 t/d,通过采用固废焚烧处理技术,按照等效发电量计算,年发电量约21 900 MW·h,等效碳减排量约12 723.9 t。

3.6 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

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构建低碳高效的电力及冷热供应系统,实现多能互补下电、热、冷的综合能源供应。 以域外电力/ 火电余热利用为支撑,域外配套发展风光可再生能源项目,域内发展可再生电力及可再生热源,实现域内及附近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给占81.6%,公共电网约18.4%,域内余热供热占热力供给的64%,其他可再生能源热力供给占27%。

促进能源供应服务产业升级, 通过建立区域智慧能源数字化中心以及集中式、分布式智慧综合能源站系统,提升并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场景。 利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 传感器技术、AI 技术等打造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核心功能包括云平台的信息控制、分布式能源管理、能源智能调峰、数据实时采集、能源数据分析、能源供应服务等。 通过智控中心实时监测,收集各类建筑产能、耗能相关大数据,动态管理各类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及使用,实现能源互补利用的最大化。

4 结语

随州市大明珠绿色低碳示范区通过融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技术,从城市生态、用地、交通、建筑以及资源利用等多方面提出规划策略,降低区域碳排放量、增加生态空间碳汇,预计年总年碳减排量17.3 万t,碳减排比例约55%。 区域碳减排的量化与规划策略关系密切, 双碳背景下的园区规划应注重协调区域发展与绿色低碳, 从多方面统筹考虑制定工作目标及策略,形成更综合、更具体、更详细的实施路径,建立和完善双碳战略实践的示范样板,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示范区用地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