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03-28 12:42尚倩兰高福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饮食结构痴呆症认知障碍

尚倩兰 何 燕 谷 成 高福林 张 毅

1)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一种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升高的慢性疾病,涉及学习、记忆、注意力、执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1]。认知功能的受损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功能,给家庭及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及照料负担。认知障碍按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痴呆。痴呆症是指以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并引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征。目前虽然有药物可以改善痴呆症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功能和认知结果,但尚未发现绝对有效的药物及治愈方法。在缺乏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对痴呆症的研究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识别罹患CI的高风险个体上。因此非药物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常规的运动、音乐、游戏疗法等,生活习惯或饮食结构的干预也逐渐发展[2-5]。通过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延缓CI 的发展进程,降低CI的患病率,减轻疾病负担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成为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1 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大国,与老龄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明显较高。60 岁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达15.54%,65岁以上人群中MCI的患病率达20.8%,9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CI的患病率高达50%[6]。认知功能下降包括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等不同程度的认知受损,其中最严重的阶段是痴呆。全世界约5000万人患痴呆症,预计到2050年,痴呆症患病率将增加三倍[7]。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较复杂,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神经变性疾病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均可以引起认知功能的降低。认知功能的受损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功能。虽然目前有药物可以改善痴呆症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功能和认知结果,但针对认知障碍的治疗,用于预防或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药物却非常有限,目前尚未发现绝对有效的药物及治愈方法[8-9]。因此早期预防,如非药物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10]。有研究发现,对生活方式或饮食的干预,可以早期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11-12]。处于疾病前驱阶段的MCI患者可以从早期的疾病管理和护理中受益[13-14]。Cummings等[15]也强调了预防战略在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减缓进展方面起关键作用。

2 生活方式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2.1 运动与认知障碍研究表明,与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人患认知能力下降、痴呆和AD 的可能性较小[16-18]。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突触可塑性、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在预防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20]。Alejandro等[21]的荟萃分析指出运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2.2 知识储备与认知障碍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易表现出CI 的症状,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更大的认知储备。认知储备指大脑应对或补偿神经病理学或损伤的能力。相关研究提出认知储备可降低痴呆临床发作,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更大[22-24]。增加认知活动对认知功能的下降具有缓冲作用。

2.3 吸烟与认知障碍研究表明,吸烟与认知障碍风险显著增加有关[25-26]。虽然戒烟干预措施在降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风险方面的证据很少,但戒烟的其他健康益处是无可争议的[27]。

2.4 睡眠与认知障碍睡眠对认知功能存在潜在的影响[28-30]。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睡眠推荐量,65岁以上老人为7 h~8 h,将睡眠时长≤5 h 和≥9 h 定义为睡眠时长过短和过长[31]。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非单方面的,对大脑的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都有影响[32]。睡眠的变化作为认知功能下降的早期表现或可能的风险因素,对睡眠状态的干预可以作为降低痴呆可能性的一种方式[33]。

3 饮食习惯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饮食结构是与年龄相关疾病的一个关键的可调控因素[34-35]。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饮食可用于早期预防和延迟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疾病的进展[36-38]。寻找饮食结构与CI 间的关联,发现可调控的保护及危险因素,并以此指导合理饮食,可早期干预以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3.1 高盐饮食与认知功能下降研究指出过量的食盐摄入可能会通过增加脑白质高信号而促进脑小血管疾病[39]。Nowak 等[40]表明盐对认知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血管功能的变化来调节的。上述发现表明,降低高盐分食物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风险。

3.2 地中海饮食与认知功能下降以蔬菜水果、鱼类与红肉、五谷杂粮、红酒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结构通常被称为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MIND)。研究发现,坚持地中海饮食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总病死率成反比,且可以预防认知功能的减退[41]。坚持MIND 中的单一成分,如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也与减缓认知减退有关[42-43]。Haring等[44]的研究却证明坚持MIND 并不能改变65 岁以上老年女性的认知能力的下降。

3.3 炎症饮食与认知障碍虽然饮食与认知功能减退之间的联系仍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证明炎症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CI、AD 和血管性痴呆等[45]。助长炎症的饮食模式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46]。水果中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如酚类和抗坏血酸,其能减少中性粒细胞迁移到炎症部位并阻止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炎症,有益于保护神经。而糖果、甜点、薯条等食物的大量摄入似乎会增加炎症[47]。有学者也发现在炎症因子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认知功能减退有显著相关性[48-49]。

3.4 生酮饮食与认知障碍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KD)是以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饮食,通常被用于治疗癫痫。近几年有学者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坚持3个月的KD后,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得分较前改善。KD 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优化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以及减少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来改善认知功能[49]。也有研究发现酮体不仅能抑制Aβ进入神经元内,从而改善AD 模型鼠的认知,而且也可以降低Aβ、tau 蛋白的产生,促进Aβ在脑内的清除从而改善认知[50-51]。

3.5 饮食多样性与认知障碍研究结果表明,饮食是认知能力下降的一个潜在地可改变的风险因素[52-55]。全球防治痴呆会议提出老年人应该实施多重营养干预,较高的饮食质量与较低认知能力的下降风险相关,以延缓认知功能下降[56]。根据中国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库中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群中,维持较高饮食多样性与降低认知障碍风险之间存在保护性关联[57]。

4 总结与展望

老年人群是CI的高发人群,此前,饮食结构与CI之间的研究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中开展,而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我国与发达国家人群饮食结构存在显著区别,因此老年人群不同类型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与CI的关系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之一,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升高将会对老年人的总体寿命及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老年人群的饮食结构与CI 相关性的研究,对老年人CI的预防至关重要。通过对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与CI 相关性研究找到可控因素,后期通过控制相关因素,降低CI发病率,延缓CI的发展进程,减轻疾病负担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饮食结构痴呆症认知障碍
防衰弱也能防痴呆症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进展及照护建议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心理健康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居民的饮食结构与营养分析
研究发现早老性痴呆症新因素
鼾声如雷或为痴呆症早期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