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及相关性探究★

2024-04-02 08:24王金平
山西建筑 2024年7期
关键词:村落要素传统

王 琳,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使得晋中地区逐渐积累财富并大兴土木,形成晋中地区特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聚落遗产特色,这些聚落展现出当时高超的建造技艺与浓厚的文化色彩,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1]。2012年《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2]发布,传统村落一词正式出现,相关保护与发展研究逐渐开展。目前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内容可大致归纳为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3-6]、对传统村落人文社会的研究[7-9]以及对传统村落内公共空间及古建筑、民居的研究与保护发展研究[10-13]。对于本文关注的晋中地区,陆元鼎[14]、孙大章[15]、王金平等[16]学者都曾有所研究,涉及地域划分、类型、空间形态、营造技艺、平面布局、群体组合、材料构造、装饰装修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关性研究在传统村落研究中多集中于空间分布方面[17-20],层次分析法多用于构建评价指标时确定各要素权重[21],在传统村落研究方面使用较少。整体来看,较多研究基于传统村落资源禀赋及历史文化提出保护与发展理念,多聚焦于单个村落,较少进行地区内村落发展现状比较,也较少量化分析村落发展现状与产业、地理及交通等要素间的相关性。村落发展与诸多要素有关,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得出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情况,探究其与产业、地理与交通因素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思路。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介休市属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地处中部核心地带,贯通南北,自古便是经济往来必经之地,汾河穿境、土地肥沃的盆地环境造就经济全面发展的态势,使该地区形成了体现晋商文化以家族居住为主的堡院型传统村落的集聚。截止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6批,其中介休市有22处。这些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因资源禀赋不同而发展现状各异:部分村落现依托制造业和旅游业走在发展前列,另外一些仍以传统农业为主;部分村落因地处交通要道而繁荣,另外一些受交通与区位限制而发展受限。介休市传统村落分布图如图1所示。

1.2 数据来源

研究所选的介休市22处国家级传统村落均来自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共6批)。论文数据来源如下:1)利用奥维地图标注各传统村落点位后提取坐标,导入GIS形成传统村落点要素;2)村落相关要素数据通过查阅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与《传统村落档案》资料,借助高德地图处理分析,深入村落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得。

1.3 研究方法

1.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一般采用某个因素对比其他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来对2个因素进行重要性的定量判断,将各因素两两进行对比得到矩阵,通过分析矩阵确定各要素权重,构建评估模型,依据该模型进行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评估与分析。

1.3.2 相关性分析

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当中,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软件中的相关分析工具,探讨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产业发展现状、地势海拔、交通现状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2 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分析

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评估选取人口、经济、地域规模要素作为评估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判断要素间相互重要程度并建立矩阵,确定各要素权重,并根据原始数据对各要素进行分级赋分,构建评估模型。依据该评估模型分析得出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得分,得分越高表明传统村落整体发展越好。

2.1 评估要素选取

根据介休市传统村落情况以及其他学者大量研究,选取人口、经济、地域规模要素作为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评估要素,并对每个要素进一步细分,人口要素分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经济要素选取村集体年收入与村民人均年收入,地域规模要素考虑村庄规模与村域规模,尽可能细致全面衡量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人口是衡量地区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可以推动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人口多的地区通常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户籍人口是指在中国境内,按照户籍制度登记并持有户口簿的人口,通常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农业户口的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小,能反映当地人口情况。常住人口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长期居住并且有固定住所的人口,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与分布情况。

经济也是衡量地区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产力、创新能力、就业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传统村落来说,村集体年收入与村民人均年收入是经济方面的重要体现。村集体年收入是指一个村落所有集体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总收入,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收入,可以反映村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村集体年收入越高,意味着该村庄的经济活力越强,发展水平也更高。村民人均年收入是指一个村庄的所有村民在一年内平均获得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一般来说,人均年收入越高,意味着居民的经济状况越好,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发展也越好。

地域规模与该地区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村域规模是指一个村落的范围和边界大小,通常以村庄的土地面积或行政区划确定。一般来说,村域规模较大的村落可能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广阔的土地资源,能够为村落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村庄规模是指村庄的居住面积大小。村庄规模的大小可以反映该村庄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村庄通常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广阔的居住区域,这意味着可能有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也意味着该区域发展更好。

2.2 权重赋值与指标层生成

为确保指标层生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层赋值。1)将上述6项指标进一步条理化,层次化,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见图2)。2)构建3个子目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并得到各子目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K;分别构建6个指标层相对于子目标层的3个判断矩阵,求得各指标层相对于子目标层的权重值K(见表1)。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CR=0.018,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说明该判断矩阵符合要求(见表2)。4)结合传统村落原始数据对指标层进行分级,设置5级,分值为1分—5分,发展现状越好则分值越大(见表1)。

表1 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评估要素权重及得分标准

表2 目标层一致性检验结果

2.3 评估结果与分析

2.3.1 评估结果

依据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得到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总得分情况(见表3),总得分越高说明该村落发展现状越好。其中洪山村、北辛武村、龙凤村、张良村、张壁村处于发展前列;板峪村、旧堡村等村落需进一步发展;马堡村、小靳村、刘家山村、旧新堡村、大靳村等发展现状较差。

表3 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得分情况

2.3.2 讨论与分析

从评估结果来看,洪山村、北辛武村、龙凤村、张良村、张壁村处于发展前列。洪山村的发展得益于产业。洪山村古有“陶村”之称,源神泉水和洪山陶土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资条件。制香业是洪山村传统家庭手工业,据清康熙《介休县志》载:“香出洪山”。北辛武村现有居民7 000多人,为介休第一大村。冀家七世希字辈弟兄三人约于元末迁到北辛武村,后发展成为晋商十大家族,介休四大家族之一。过去该家族的繁荣促进北辛武村的繁荣,现北辛武村有三家驻村企业,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口,随之商业、教育、医疗等不断完善,成为发展较好的村落。龙凤村是龙凤镇政府所在地,张壁古堡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龙凤镇较为完整的商业服务为村民带来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张良村地处交通要道,地肥水美,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张良村名士辈出,文化兴盛,商贩云集,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张良村酿醋历史悠久,地下水质极佳,酿造工艺独特,陈醋质量上乘,该村陈醋酿造工艺传承至今。现村落周围分布有煤炭相关企业,村内也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态势好。张壁村是一个典型的堡寨村落,张壁古堡距今1 600多年,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设防村落,现为4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吸引了游客,为当地带来了收入,促进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

马堡村、小靳村、刘家山村、旧新堡村、大靳村等有待进一步发展。马堡村、小靳村、大靳村三村相距不远,位于绵山脚下,交通不便,以传统农业为主,周边第二、第三产业较少,发展吃力。刘家山村周围多山地,耕地少,资源贫乏,也缺少发展动力。旧新堡村以农业为主,兼有养殖业,但村落整体规模小,整体发展动力弱。综上所述,发展较为落后的村落在资源、交通、地理位置以及村庄原有规模方面有欠缺,缺少发展的根本动力。

3 相关性分析

通过以上讨论与分析,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可能与产业发展现状、地势海拔、交通现状方面存在一定联系,为进一步明确其之间的联系,整理传统村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村落及周边地势情况和海拔高度,村落距最近高速口距离、周边最高公路等级和向外延伸道路数量等数据,借助相关分析工具,探讨其相关关系。

3.1 相关要素选取

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的重要部分,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人口聚集度高,整体发展态势也越好。在选取产业方面要素时,按照三次产业划分,并根据介休市传统村落现状,第一产业发展现状选取耕地面积与养殖场规模为分析对象,第二产业着重考虑村落及村落周围企业情况,第三产业方面主要考虑村落及周边服务业发展情况。

地理要素对村落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地形地貌会影响村落和产业的布局和建设,山区村落发展多受地势起伏限制,而平原地区较容易进行规划和建设,海拔高度与村落发展可能也有一定关联。因此选取村落及周边地势与海拔高度作为分析对象。

交通条件对地区发展可能也有一定影响,发展较好的村落往往交通条件好。结合村落实际情况,选取村落距最近高速口距离,村落周边最高等级公路以及村落向外延伸道路数量来进行分析。

3.2 相关要素处理

介休市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现状、地势海拔、交通现状部分原始数据无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便于分析,结合其他研究与原始数据实际情况设置评分标准(见表4),按照该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量化赋分处理。

表4 介休市传统村落相关要素评分标准

3.3 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3.3.1 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原始数据处理后,借助相关性软件分析,得到各相关要素相关系数(见表5)。在产业发展现状方面,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性水平更高;在地势海拔方面,与村落及周边地势和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关系;在交通现状方面,与村落周边最高等级公路和村落道路向外延伸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距最近高速口距离无明显相关关系。

表5 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其他相关要素相关系数

3.3.2 讨论

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性水平更高。传统农业收入是重要经济来源,耕地的多少直接影响村民的收入,进而影响村民的生活水平和村落整体发展。务工收入也是重要经济来源,村落及村落周边的企业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收入,还吸引周边地区人口流动,实现资源的良好利用,有效促进传统村落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人口也多,服务行业,基础教育和医疗也发展较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为村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乡)镇政府周边的村落及其他人口规模较大的村落服务行业多,村民收入渠道有所拓宽,比其他传统农业村落发展快。旅游资源也是重要的创收渠道,对提高村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村落及村落周边的旅游资源能吸引游客,带动相关旅游服务业发展,如酒店、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总的来说,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村民带来收入,吸引其他地方人口流入本地,带动当地服务行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村落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村落及周边地势和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关系。介休市整体地势相对平坦,除个别村落周边有较多山体外,其他村落周边均有平坦土地能满足村落扩张需求与产业发展。另外介休市产业多以煤炭相关企业居多,企业选址时多考虑煤炭分布情况,受地形地势限制小,所以村落发展现状与村落及周边地势无明显相关关系。另外各传统村落海拔高度差别不大,气候相近,生产生活方式相似,因而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关系。

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村落周边最高等级公路和村落道路向外延伸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距最近高速口距离无明显相关关系。通常而言,人口、物资与信息的交流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道路是交流的基础,因此交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位于交通要道与高等级公路周边或有便捷道路与外界联系紧密的村落,以及向外延伸道路数量多的村落,与外界交流多于其他村落,发展速度也快于其他村落。另外,介休市共有高速口两处,传统村落距高速口距离差别不大,因而无明显相关关系。

4 结语

本文以介休市22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经济与地域规模为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要素权重,构建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评估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得到介休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其中洪山村、北辛武村等处于发展前列,马堡村、小靳村等有待发展。并进一步借助相关性分析工具从产业发展现状、地势海拔、交通现状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产业发展现状方面,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第三产业现状相关性水平更高;从地势海拔角度分析,与村落及周边地势和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关系;在交通现状方面,与村落周边最高等级公路和村落道路向外延伸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距最近高速口距离无明显相关关系。该结论为介休市传统村落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此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地区,对传统村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村落要素传统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